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票据的流通性在于票据的背书转让制度,背书是票据权利转让的重要方式,而背书的连续性是影响票据权利人的票据权利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背书连续的含义、背书连续的认定及效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如何走入票据法世界,票据效力确认可以作为一个简单易行的参考路径。首先要明晰票据关系的独特属性,是与原因关系相独立的以金钱支付为标的的抽象的债权与证券相结合并辗转流通的法律关系,这是票据效力确认的起源;票据上形式真实高于实质真实,票据外观解释、客观解释和有效解释都是票据效力确认的基本规则;区分票据效力与票据效力,是票据效力确认的外在表达。  相似文献   

3.
邱帅萍 《法学杂志》2012,33(6):157-160
有价证券是表示一定财产权利的票据,行使或处分该证券所表彰的权利必须以占有该证券为必要,虽然大多数有价证券具有流通性,但流通性却不是有价证券的共通要素。印花税票、邮票、车船票等票据,以及支付用电磁记录物宜认定为有价证券,而支付用磁卡的电磁记录不宜认定为有价证券。  相似文献   

4.
<正> 确定原则,是英美国家票据法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原则,这项原则要求票据上所记载的重要事项,即金额、时间和当事人,应当确定。确定的依据在于票据记载内容的本身,需要借助于票据记载以外的资料或证据加以补充、印证或计算的,不构成票据记载的确定。这项确定,在适用上不求绝对,但求合理。一项记载内容,是否已合理的确定,属于事实问题,由法官在诉讼过程中,根据个案原则,分别认定。 票据上记载的金额、时间或当事人不确定,将对票据的基本属性即流通性构成破坏,从而使票据从根本上丧失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5.
票据流通性贯穿于整个票据制度中,所以票据流通性乃是票据制度的灵魂。票据流通的基础是票据无因性,而票据流通性的实现还依赖于人的抗辩限制和票据善意取得这两大制度的有力支撑。因此,票据流通性的基本理论研究主要围绕票据无因性、人的抗辩限制以及票据善意取得这三个方面展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恰如飞机的发动机和双翼,缺一不可,其中票据无因性犹如飞机的发动机,它解决了  相似文献   

6.
我国《票据法》本身没有明文规定支付密码、单纯交付以及票据流通性,对此三者须基于法教义学原理准确理解和适用现行法。但以“2013 年度上海金融商事案例7”为代表的有关法院判决与理论见解对于支付密码、单纯交付、票据流通性的认识,存在诸多偏差和相互矛盾之处。在我国现行法体系中,支付密码的经济及法律功能不容否认,它是绝对必须记载的特别法定事项,支付密码欠缺或错误会造成票据效力的瑕疵;而单纯交付不具有合法性,单纯交付支付密码欠缺或错误的支票不能设定或转移票据权利;较之于持票人利益及票据的流通性,出票人利益及票据的安全性应居于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论票据关系无因性之否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法赋予票据关系以无因性,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票据信用功效发挥的前提。但是,票据关系无因性一旦被用作割断与票据基础关系联系的手段,或遮盖无实质性权利存在的地位及达到其他非法目的时,将导致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失衡和社会利益受损。而票据关系有因性又会破坏票据的交易安全,严重影响票据信用,而且使票据效力及其基础异化。有鉴于此,为保障票据关系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和法律正义价值的实现,并且达致票据流通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和谐,应从一开始就在绝对维护票据关系无因性的制度中,注入票据关系无因性否认之要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票据越权代理的立法和学说的梳理、对照得出票据越权代理追认制度问题的实质是票据流通性和票据交易安全性的价值冲突,并依托原有学理制度设计了持票人的撤销权规定,试图使法律制度超越票据流通性和票据交易安全性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9.
我国票据法的颁布施行,为人民法院正确审理票据纠纷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审判实践中,准确适用票据法来认定票据的效力,对于规范票据行为,保障票据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票据的正常使用和流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票据无效的认定及审判实务研究》一文就无效票据的认定及审判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票据的流通性是票据的杜心内容,我国票据法自颁布并实施以来,在规范票据的流通方面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票据流通性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票据立法。  相似文献   

11.
在德国兴起的新抗辩理论以权利外观理论为基准,对票据抗辩重新进行分类,即在从前的物的抗辩和人的抗辩之外,再承认一种独立类型的抗辩——有效性抗辩。新抗辩理论体现了对票据抗辩的正当性认识,使抗辩理论有所完善,显示了抗辩理论的发展方向,但是新抗辩理论自身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应辩证地看待这种新抗辩理论。  相似文献   

12.
票据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华 《法学研究》2000,(6):76-92
票据犯罪主体因罪而异 ,有的票据犯罪一般个人主体、一般单位主体不能实施 ,只有特殊个人主体、特殊单位主体才能实施。有的票据犯罪主体必须具有票据当事人身份 ,非票据当事人不能成为该项犯罪主体。票据犯罪罪过形式是故意和过失 ,模糊罪过和混合罪过的观点并不适用刑法所要求的票据犯罪。银行结算凭证虽然不是票据 ,但是应该归属票据犯罪对象范畴。我国刑法应当承认票据无形伪造。  相似文献   

13.
李庭鹏 《现代法学》2000,22(3):66-68
本文提出票据权利的构造理论,即在传统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二元构造的基础上,以票据法理论和票据立法为依据,论证以实质票据权利和形式票据权利为内容的另一种构造。  相似文献   

14.
担保法与票据法关于票据质押的规定不协调,因而使得票据质押的要件构成不明确,而解决这个问题必 须从一全新的视角即票据质押的定性出发。票据质押在理论上存在定性为票据行为的可能性,在价值上亦存在定性为 票据行为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认为票据行为的要件就是票据质押的要件。  相似文献   

15.
对票据行为的性质的认识,不仅事关票据行为在民商法体系中的定位,更有助于我们了解票据上的义务如何发生,以及有关当事人的人的抗辩和物的抗辩问题的解决。从有价证券的一般原理出发,采创造说更符合有价证券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6.
票据无因性原则之理论探讨及其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制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背景为依托,对票据的无因性的历史根源、逻辑起因及内涵、合理性、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票据法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从而使我国的票据的无因性更趋合理,与国际票据法接轨。  相似文献   

17.
董玉庭 《河北法学》2004,22(7):27-28
借条是一种债权凭证,窃取借条行为的法律性质如何界定是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的问题,借条虽然不是典型的动产,但是在特定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借条应被拟制为有价证券,债务人以消灭债务为目的窃取借条应认定盗窃罪。但借条的特殊属性对此种盗窃罪的犯罪形态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柯昌辉 《北方法学》2011,5(2):29-40
票据丧失后,如何及时有效地防止票据金额被他人冒领,这是设置挂失止付制度的基本目的。我国现行的挂失止付制度存在很大问题,在今后《票据法》的修订中,可救济的票据范围要严格局限为有权票据,尤其要注意不能将转账票据排除在可救济票据的范围之外。至于通知人,应当是享有票据权利或票据权利行使权的持票人,而受通知人只能是付款义务人。  相似文献   

19.
票据无因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票据的无因性原则是现代票据法的通例 ,惟我国票据法第 1 0条等条款作了有因性规定。无论从立法例的参考、司法机关的态度、票据法理本身 ,还是从票据法条文之间的协调 ,以及维护票据和票据法特性上考虑 ,有因性对于票据是没有存在理由的。该第 1 0条相关规定应予删除。今后票据有因性无因性的讨论应跳出该第 1 0条的羁绊 ,提升研究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电子票据是新兴的金融工具,尽管实务中对电子票据有着强烈的需求,电子票据本身也在迅猛发展,但既有的以纸质票据为调整对象的票据法并未规定电子票据。电子票据能不能纳入现行票据法调整,理论上还有很大的争议。如果能把电子票据的规则纳入到票据法的框架内,无论从立法资源还是从法律适用上都是很经济的。类比《票据法》与《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管理办法》关于票据行为的相关规定,从票据法理论的角度分析电子票据行为与传统票据行为的契合性,大胆尝试以契约说解释电子票据行为,合理解说电子票据行为的正当性,可以为今后电子票据法的未来走向做些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