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网络反腐信息传输渠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反腐信息传输渠道已经成为影响网络反腐效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网络反腐信息传输渠道仍存在传输渠道技术缺乏整合、民间网络反腐信息传输渠道有待规范、政府与民间两类网络反腐信息传输渠道互动性有待增强等问题。因此,要构建以网络反腐信息输入、处理、输出及反馈为主要环节,以反腐信息HBU系统为核心,兼具开放可循环特征的反腐信息传输渠道,采取信息分级、加强政府—民间网络反腐信息传输渠道的对接与信息反馈等具体措施,为进一步完善网络反腐渠道,提升网络反腐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行政论坛》2019,(6):14-22
大数据反腐的本质是执行大数据技术,提升权力监督的制度绩效。从技术执行视角分析,大数据反腐技术执行的要素包括情境、结构和绩效。大数据反腐技术执行的情境包括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客观情势、反腐信息不对称克服的内在需求以及反腐进入攻坚期的策略选择。大数据反腐技术执行的结构包括组织结构、制度安排以及相应的主体行动介入。大数据反腐技术执行的绩效主要体现在堵塞监督漏洞、规范政府行为、精准追查腐败、有效预防腐败。优化大数据反腐技术执行,需要推进标准化设计,提升大数据反腐技术的制度嵌入性;兼顾区域和系统,打破反腐数据资源共享的技术壁垒;规范使用范围,防控大数据反腐技术应用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回顾十年来的网络反腐历程,基于"政府-公民"的发展路径发生了巨大变迁,既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但也制约了网络反腐的进一步发展。要突破当前网络反腐的发展瓶颈,必须以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视野,注重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和对网络反腐的公共治理,并广泛运用大数据技术,以推动网络反腐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络反腐已成为我国反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看到,虽然当前我国网络反腐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一直面临着很大的困境。造成困境的原因主要有民众缺乏举报的动力、民众发现腐败行为的难度大、网络舆论的压力强度有限及官方反腐败机构回应的自主性强等四个方面。为了摆脱网络反腐的困境,提高网络反腐的成效,应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网络反腐的激励机制、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衔接机制、民间反腐与官方反腐的合作机制、网络与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联动机制以及政府对舆情民意的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5.
网络反腐反映了广大百姓的政治诉求,形成了较强的反腐威力,并逐步成为国家反腐机关的反腐行动路径之一。但缺乏制度规范的网络反腐,在促进反腐败斗争的同时,也可能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及其他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也可能与网下反腐脱节,影响反腐成效。因此,必须加强网络反腐的法治化进程,用制度来保障公民网络监督权的实现和参与政治生活渠道的畅通,大力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要不断完善网络信息收集、处理及反馈机制,正确引导舆论,最终促进网络反腐的有效、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是网络反腐的助推力,赋予其独特的优势,吸纳民意表达,达到监督和约束政府腐败行为的目标。以20122015年较有影响的10个网络反腐案件为依托,从案件共性、多参与主体互动、"舆论诉诸"式过程三个维度分析网络反腐运行逻辑。相对于传统反腐模式,网络反腐存在着技术、道德、法律和制度上的困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社会工程,需要在公共权力运行的体制内部通过技术标准化、网民理性化、法律规范化、制度有序化等途径,不断提高网络反腐的科学化水平,促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1)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致命风险,在我们党狠抓反腐倡廉建设的同时,网络反腐也作为一支新兴力量登上了反腐败的舞台。网络反腐以其开放性、便捷性、安全性等优势弥补了传统反腐的不足,促进了我国反腐工作的发展,同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反腐也存在着很多弊端。因此推动网络反腐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实现网络反腐与传统制度反腐的优势互补,是网络反腐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网络反腐的利弊分析,提出我国网络反腐制度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网络反腐制度构建核心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注重预防"的伦理原则,缓解个人价值实现与领导干部培养机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体现党和政府对领导干部实现个人价值的伦理关怀。预防伦理原则的实现要发挥网络在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上的巨大优势,政府、网络运营商和网民等多方主体应完善网络反腐的信息收集、案件处理、查处制度,坚持发展和完善电子政务,加强网络廉政伦理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让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的过程中"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相似文献   

9.
网络反腐,在"信息化时代"是一种有效的反腐工具。与传统的反腐模式相比,网络反腐具有主体多元化,结构扁平化,监督主体化等特征。但当前网络反腐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诋毁、敲诈勒索、侵犯他人权利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在新形势下对网络反腐工作的分析研究,积极探索更为有利的反腐策略。使网络反腐成为国家反腐的有效组成部分,更好地发挥网络反腐的正能量,促进我国反腐工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反腐及其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反腐包括民间网络反腐和官方网络反腐两种类型。民间网络反腐是广大网民借助于互联网,利用博客、微博、网络论坛、QQ群、网站新闻的跟帖、手机微信等形式揭露、举报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和政府部门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的活动。官方网络反腐担负着监督执政党组织、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运作公共权力,进行公共管理的各项活动的责任。政务公开则是各级政府开展网络反腐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实现官方网络反腐和民间网络反腐的有效衔接,使之真正成为政府纪检、监察等机构反腐败功能强有力的补充。网络反腐更重要的功能应体现在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