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郑森轶  林妍 《经济与法》2001,(10):20-21
“临时禁令”是在民事诉讼中应原告的请求,由法院发出的迫使被告在诉讼终结前临时停止对原告的侵权行为,从而对原告的权益进行合理保护的命令。其目的是在实质争议解决前,防止侵权行为的重复或预期发生,保护当事人正当权益。临时禁令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李澜 《电子知识产权》2008,(7):46-49,52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美国法院就永久禁令特别适用的是“一般规则”,即对有效专利的侵权事实一旦确立,法院几乎“自动地”签发永久禁令。美国最高法院在eBay案件中认为这种特殊的禁令规则并不合理,重新确立了传统禁令适用的“四要素检验标准”,使永久禁令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的签发比以往要严格许多。为建立与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专利法制度,我国专利诉讼中侵权民事责任的适用也应有其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和实际需要,尤其在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时,即便专利侵权主张成立,法院仍可以判决不支持专利权人要求停止侵权的诉讼主张,而要求侵权行为人赔偿已经实施的行为及将要继续实施行为给专利权人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法院对侵权证据收集的是否全面、准确、充分,直接关系到法院最终的事实认定和裁判结果,是认定构成侵权与否和计算赔偿的主要依据,在整个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处于核心的环节。我国民事诉讼法把“谁主张谁举证”确定为民事诉讼的一般举证原则。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作为民事诉讼的一种,理应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即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法院证据的取得,应主要由原告承担。但是,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法律所保护的客体具有无形性、时间性和极易复制性等特点,权利的来源一般来自于国家的批准,表现在侵权诉讼中为原告不容易…  相似文献   

4.
【裁判要旨】专利侵权行为发生在专利权转让(许可)之前、无证据证明侵权行为持续在转让(许可)之后,原专利权人(转让人、许可人)为适格原告,受让人(被许可人)不是适格原告。受让人(被许可人)单独提起诉讼的,原告主体不适格,法院不予受理。若已经受理,经法官释明仍坚持单独提起诉讼的,裁定驳回起诉。  相似文献   

5.
“封网禁令”是指版权人向法院提出申请,并由法院签发命令要求并无过错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封锁侵权网站的一种禁令措施.这是立法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该担负的防止侵权行为继续发生的义务.国外已出现多起适用“封网禁令”的判例,并且多个国家相继修改版权法增加封网禁令的内容.作为一种由立法特别规定的版权侵权救济方式,其强势保护版权的初衷,必然引发对禁令签发合理性的质疑.因而,法院签发禁令的前提、需要考量的因素、诉讼程序以及成本负担都是研究的对象,也是未来国内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禁令是英、美国家法院授予的一种特殊救济方法。美国专利法第283条规定,法院在专利诉讼案中认为有正当理由时,依衡平法原则下达这种救济令以阻止侵犯专利权的违法行为。禁令主要有两种:临时禁令和长期禁令。前者是法院在诉讼开始时作出的,旨在阻止被告继续正在进行的侵权行为,或停止行使有争议的权利。后者则是对前者的确认,其效力直到诉讼案被最后裁决后方才失去。  相似文献   

7.
诉前禁令和诉前证据保全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到目前为止,上海法院共受理申请诉前责令停止有关行为(以下简称诉前禁令)的案件2件,其中一件为专利纠纷,申请人为美国公司。该公司同时申请诉前证据保全,法院依法作出诉前禁令裁定和诉前证据保全裁定,并在法定期间内执行完毕,申请人也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另一件为著作权纠纷,法院依法在受理申请的第二天作出诉前禁令裁定,并在裁定作出的当天执行完毕。受理在起诉的同时申请禁令的案件一件,系专利纠纷,法院依法作出禁令裁定并执行后,被告主动向原告请求和解,原告因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而撤诉。从作出禁令裁定的3…  相似文献   

8.
8月,苹果公司成功地从德国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取得禁令,下令韩国三星公司应在欧洲除荷兰以外的其他地区暂时停止销售其最新的平板电脑产品GalaxyTab10.1。苹果公司在该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声称三星的侵权行为将使其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不过,经过三星公司的上诉,该法院临时取消了禁令对欧洲其他地区的效力,而在德国境内则继续有效。  相似文献   

9.
唯冠公司申请临时禁售iPad被驳也许符合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但在侵权行为的发生存在极大可能性时,仅因诉讼的长期性导致权利人必须长期承受更多的侵权行为,是对权利人的不公。重新认识知识产权临时禁令制度的价值功能和现实需要,并以此为基础,将我国的知识产权临时禁令细化为新的诉前禁令和诉中禁令。二者适用不同的程序,有助于克服我国目前适用知识产权临时禁令时的矛盾,有助于强化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玛瑞瓦禁令是英国法院首先采用的一种诉讼保全措施,原告在担心被告可能将其财产转移出法院管辖范围以外时,可申请法院发出玛瑞瓦禁令,禁止被告将其财产转移,玛瑞瓦禁令常常用于海事诉讼保全中,在海事诉讼时该禁令不仅针对船舶,其他属于被告的财产,例如银行存款、保险金等都可能被列入禁止转移的范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法院20号指导案例打开了研究若干专利细节问题的大门:(1)当购销行为跨临时保护期时,是适用《专利法》第13条,还是适用第60条,取决于“销售”的完成时间.(2)后续实施行为是否为《专利法》允许,应考虑临时保护制度的目标宗旨.在临时保护期内许诺提供专利产品的售后服务,在专利授权后,能否继续提供售后服务,取决于售后服务是否构成再造.(3)实用新型专利权人放弃其专利权后,能否就弃权前的侵权行为主张权利,取决于主体的诉权是否仍然受保护.(4)如何界定专利善意侵权中的“善意”?在被告提交了合法来源证明并说明产品提供者的情况下,应推定为行为人不知道,除非另有证据证明.  相似文献   

12.
在一起由笔者代理原告提起的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虽然涉案的侵权产品系被海关直接查获,侵权证据确凿,但是为尽可能保护原告的利益,笔者的诉讼策略是以间接证据,并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说服法院采纳笔者代理原告提出的被告的侵权是长期和持续的观点。因缺乏直接证据,笔者运用了多种证据采集方式,尽量收集有效的间接证据,从而给法院认定损害赔偿数额提供尽可能多的参考因素,为最终的判决结果奠定了较有利的证据基础。本案现已审结,原告获赔20万元(不包括原告预先支付的海关保证金10万元),而且被告已在《国际商报》上向原告赔礼道歉并消除影响,本案取得了圆满的结果。笔者拟通过对这起案件的分析和总结,希望对商标侵权诉讼的实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详述了英国及香港法院在处理提单中外国管辖权条款,特别当原告在提单列明的管辖地之外起诉时所适用法律原则及司法实践。总的原则是法院对于管辖权异议的申请有裁量权,且通常情况下法院要允许中止诉讼的申请,除非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管辖权异议不应被支持,而该举证责任由原告承担。重点探讨了法院通常要考虑的各种因素,也简述了英国及香港法院如何处理提单中仲裁条款,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没有裁量权而只能允许中止诉讼的申请。  相似文献   

14.
王卫东 《法治研究》2006,(12):62-63
一、滥用法律诉讼的法律概念 滥用法律诉讼主要是英美侵权行为法的概念,是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大陆法国家的实体法并无滥用法律诉讼的明确规定,并不把滥用法律诉讼作为一个法律概念,而往往是通过判例或者在程序法中对其作出相应的规范。在英美法中,如果被告恶意地、没有合理根据,而对原告提起诉讼;诉讼的结果有利干原告,即被告造成的诉讼失败;原告因此受到损害。在这些情况下,原告可以提起滥用法律诉讼的侵权行为诉讼,从被告那里获得补偿。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诉讼中的禁止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诉讼中禁止令的界定禁止令的原始含义是停止侵权。禁止令(Injunction),也称禁令、强制令,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侵权行为明显成立的情况下,法院要求侵权当事人实施某种行为,或禁止其为一定行为的命令。目的是在实质争议解决前,防止侵权行为的重复...  相似文献   

16.
许少波 《法律科学》2014,(1):194-200
诉前证据收集的指导理念是实质公正,诉讼程序一体论、诚实信用论、诉讼预防论及诉讼程序促进论则构成了诉前证据收集的基本理由。诉前证据收集是存在风险的,基于对申请人利益与被申请人利益、本案利益与案外利益、当事人利益与法院利益、当事人私益与社会公益平衡保护的考量,妥适的做法是通过法院在诉前收集证据,并将其条件设定为有利于预防诉讼和减免诉讼,以及裁判案件需要的关键性证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公司法》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衡平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法院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股东作为原告提起诉讼时不应要求这些股东在被告不法行为时是股东。公正性和充分性应成为原告股东提起诉讼的条件。原告应否对诉讼提供担保由法院依申请视情况决定。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范围应定位于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以及公司外部侵犯公司权益者,即包括侵犯公司利益的所有人。上述人员四大类型的行为属侵犯公司利益的行为。公司的法律地位应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其他股东在一定时间内提起诉讼的应列为原告。  相似文献   

18.
二重派生诉讼制度是在公司重组、集团化发展运作中,完善公司集团治理机制,堵塞法律漏洞,保护投资人基本权益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对二重派生诉讼适格原告的科学规制,是二重派生诉讼制度构建的核心。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充分控股是二重派生诉讼适格原告的前提要件。具有母公司股东资格是二重派生诉讼适格原告的实质要件,在现行制度层面,这一要件表现为法律对原告持股比例和持股时间的规定,二重派生诉讼适格原告的持股规则应当与现行公司法的规定相协调,但在股份交换或转移等特殊情况下,这一规则应当变通适用。派生诉讼前置程序是确认公司诉讼法定代表人怠于履职诉讼行为的必要措施,也是股东取得二重派生诉讼适格原告资格的程序要件。  相似文献   

19.
刘红兵  卢山 《知识产权》2007,17(5):60-64
方法专利侵权诉讼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不同于产品专利侵权诉讼。对于新产品的制造方法,专利法规定了一定条件下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对于非新产品的制造方法,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仍实行"谁主张谁举证",但对于有初步证据或者证据线索的案件,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申请采取证据保全措施,以弥补原告举证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在解释权利要求时,可以结合说明书及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的记载,但不应当用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来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也不应当用从属权利要求来限制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适用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的案件,审理的基础应当是一审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如有证据证明被告的侵权行为在诉讼期间持续发生,原告有权对被告诉讼期间的实施行为另行起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