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朱德与南泥湾垦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雨佳 《世纪桥》2009,(14):12-14
这首名叫《南泥湾》的歌,当年不仅唱红了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还唱红了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且至今仍然流传九州东南西北中。此歌之所以如此博得广大人民的喜爱与传唱,就是因为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当年南泥湾的沧桑巨变,给人以鼓舞和力量。那么,这一巨变又是怎么得来的呢?这与历史伟人朱德军垦屯田南泥湾,有着极为紧密地联系。  相似文献   

2.
首垦南泥湾     
延安大生产运动虽然过去整整半个世纪了,但对我们今天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延安精神仍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有幸访问了当年南泥湾的勘察、设计者刘宗义,他详细地忆述了自己当年勘察南泥湾以及中央军委直属炮兵团首垦南泥湾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吴志菲 《党史纵览》2010,(12):10-14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陕北是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脍炙人口的歌曲——《南泥湾》.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之口.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得家喻户晓,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陕北有个好江南——南泥湾.然而,人们并不知道朱德与当年开垦南泥湾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是开垦南泥湾的倡导者和决策者。  相似文献   

4.
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南泥湾位于延安东南约百余里,荒无人烟,给部队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三五九旅在开进南泥湾以后,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下,迅速掀起了生产热潮。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  相似文献   

5.
在毛泽东同志视察南泥湾53周年的时候,由省委宣传部、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共同举办的“经济建设与南泥湾精神”研讨会,金秋九月在长沙举行。大家一致认为,南泥湾精神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1、当年南泥湾体现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柏林,在今天仍然十分值得提倡。首先,这是由现阶段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耕地面积少、资源相对不足而经济文化又很落后的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更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艰苦奋斗,才能建立完…  相似文献   

6.
去延安之前,我就决心要去看看南泥湾。不管昔日的南泥湾是怎样的情景,在我看来,它早已被热热辣辣风风火火甜甜蜜蜜的歌曲唱神了、唱醉了!正是有了这样的“神”和“醉”,埋在我心里的南泥湾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一种象征,一种精神的依托和期冀……真是难以尽述如愿以偿后荡漾的心怀。当我乘坐的汽车向南泥湾飞驰时,心中的歌与鼓点同时响起来,同时敲起来。路两旁的沟沟岭岭,按不规则的序列,组成一个又一个画面,在视野里变幻,又在视野里消遁,高高低低的草木和庄稼,在那画面上涂着绿、抹着黄。色彩的点缀,心潮的激越,我敢说,…  相似文献   

7.
作为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之一,"南泥湾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助推了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开展,深深影响了中国革命进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术界从形成过程和内涵、历史和现实意义、弘扬途径等方面对"南泥湾精神"进行了研究,今后学者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南泥湾精神"的研究,多方面研究"南泥湾精神"的现实意义,重点研究"南泥湾精神"与中国梦的关系,推进"南泥湾精神"研究成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正花篮的花儿香,听我们唱一唱,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往年的南泥湾,到处是荒山,没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般。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  相似文献   

9.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脍炙人口的《南泥湾》,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之口,唱得家喻户晓,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陕北有个好地方——南泥湾。然而,人们并不知道朱德与当年开垦南泥湾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是开垦南泥湾的倡  相似文献   

10.
<正>小时候郭兰英唱的那首《南泥湾》早就深深印在我的心里了。随着那一遍又一遍深情、明快的歌声,我展开了对南泥湾的想象:清澈的河水、芬芳的枣花,四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真是陕北的好江南。是啊,南泥湾在我心中是美丽的,在陕北那片荒瘠的土地上,共产党人硬是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一片米粮川。读过丰富的历史,看过无数的资料,那些生动的文字,那些有力的影像,让我对南泥湾的印象越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发起了大生产运动。半个世纪之后,笔者有幸访问了当年南泥湾的勘察、设计者刘宗义同志。他详细忆述了当年勘察、设计、首垦南泥湾的历史情景。现呈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2.
1943年7月,南泥湾遍地是一番丰收的景象,一声声绿没没的稻田,一片片玉米,大豆,在微风中摇动。山上的海棠,红枫,桑子树,衬托着山下的田园,使得美丽的南泥湾显  相似文献   

13.
肖舟 《党史文苑》2000,(4):34-37
南泥湾 ,本来没有这个名字 ,它不过是延安县南郊一块沼泽纵横、草木丛生、丘陵起伏的处女地。时势造就英雄。4 0年代 ,伴随着延安一场大生产运动 ,它诞生了 ,并被推到时代的潮头 :歌曲唱它 ,美术画它 ,电影放映它 ,连 1 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的《辞海》 ,也将“南泥湾”列入了辞条。字数不多 ,却十分具体扼要 :“在陕西省延安市南部。 1 94 1年至1 94 4年 ,八路军 1 2 0师 3 59旅响应党中央号召 ,在此垦荒生产 ,开展大生产运动 ,被誉为边区‘发展经济的先锋。’”那么南泥湾是谁发现的 ?是谁向中共中央决策者提出开垦南泥湾的科学依据而得到了…  相似文献   

14.
高子果 《党建》2023,(3):64-66
<正>“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这首家喻户晓、优美动听的《南泥湾》,反映的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轰轰烈烈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艰苦斗争、夺取胜利”南泥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15.
南泥湾里的牧羊人邢玉琳1994年9月22日国家科委扶贫开发中心主任宋泽厚在南泥湾指着一对鬓发斑白的老者介绍说:"这就是《陕北马海毛山羊选育》课题主持人──陕西省农科院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畜牧研究员张永平、副研究员杨蔼云夫妇。为了培育我国自己的马海毛山羊...  相似文献   

16.
南泥湾精神是革命先辈们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秀精神品质。它的本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 ,更需要用南泥湾精神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1、勤俭节约是青少年实践南泥湾精神、继承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基础内容。艰苦奋斗是南泥湾精神最本质的内核和最有价值的思想精华 ,是我们必须世代相传的光荣传统。邓小平同志说过 ,“中国搞四个现代化 ,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 ,底子薄 ,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 ,这就决定了我们还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对当代青少年来讲…  相似文献   

17.
南泥湾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今天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 ,将历史地肩负起在下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在青少年中进行南泥湾精神教育 ,有利于引导他们正确地了解历史 ,认识国情 ,坚韧不拔 ,发奋学习 ,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根据本人在一些中小学的调查 ,在青少年中宣传南泥湾精神 ,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用南泥湾精神教育青少年 ,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提高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技能。现在青少年中独生子女多 ,一些学生从小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  相似文献   

18.
龚仕建  张丹华 《奋斗》2022,(11):63-64
<正>“如今的好光景,都是当年三五九旅的指战员们一镢头一镢头刨来的……”一座农家小院里,76岁的老党员侯秀珍穿着红毛衣,倚着墙正为来访者讲述南泥湾的故事。窑洞外墙上,“南泥湾精神代代传”几个大字格外耀眼。1941年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昔日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树立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辉旗帜。随着歌曲《南泥湾》传唱大江南北,体现和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南泥湾精神家喻户晓。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泥湾精神成为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解放日报》文化版对南泥湾精神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十多年前的南泥湾大生产,不仅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建设了"陕北好江南",确保军队能够顺利执行保卫党中央和边区的神圣使命,而且孕育和形成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南泥湾精神。《解放日报》文化版以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对南泥湾大生产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报道,广泛传播了南泥湾军民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奉献精神,极大地激发了边区人民的生产热情,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0.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南泥湾精神的核心内容。坚持和发扬这些精神,对前一段搞好抗洪救灾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后,南泥湾精神仍然是我省救灾工作的一个强大思想武器。一、在救灾中广泛宣传南泥湾精神,有助于提高人们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今年,我省由于灾情重、损失大,救灾工作的困难也特别大。因此,要广泛发动群众搞好救灾工作,必须针对一些人的畏难悲观情绪,逐步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大家战胜困难的信心。在这个工作中,可以结合开展“三大讲”、“三个主义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