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蒋卫武  郭芳 《小康》2008,(2):42-44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很稀罕一种东西,叫爱情。 经年之后发现,我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的,可能是另一些人。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恩格斯这么说的时候,我们已经不道德了数千年,还经历了一个最不道德的年代。  相似文献   

2.
性爱     
谁为爱情作证? “爱情”的存亡,在婚姻法中该怎样判断,这的确是一大难点。 当代男女对婚姻的期待更多的是夫妻感情。男女双方以感情为结婚的基础,又以“感情破裂”为离婚的理由,“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这句恩格斯的名言,被广为引用,这些都表明,时代进步了,婚姻观念确实在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在婚姻法修改中,人们争论得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便是所谓“第三者”、“婚外情”问题。一些当初因“爱情”而结合的夫妻,其中一方后来又与另一异性产生了新的“爱情”,于是就单方宣布前一次爱情“破裂”,好以第二次爱情取而代  相似文献   

3.
《小康》2008,(2)
我们甚至有过那样一个时期,性是被严格压抑的,而爱情是羞于启齿的。法国社会学家穆勒在分析了婚姻基础的基本内涵后认为:人类历史上的婚姻有三大动机:即经济、子女与爱情。在上古时期,经济第一,子女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期,子女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到了现代,变为爱情第一,子  相似文献   

4.
一段只有过程的爱情,或许是如同镶花玻璃一般,美丽却脆弱不堪,或许是如水中明月一般,容易获得却更容易消失,或许它是实实在在的,只是没有结果罢了。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仍然在期待或者曾经拥有过热烈如火的爱情,一些人愿意沉浸在爱情的过程中,并不强求一定有结果,号称只要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另外一些人,非常重视结果,不愿意轻易冒任何风险,不会付出无谓的代价,希望爱情稳固通向婚姻殿堂,有一个美满结局。少数人非常幸运,能与相爱的人白头偕老,一些曾经的恋人却因心生嫌隙从此形同陌路……情海中却漂泊着另外一些个体,全心全意付出,也让对方深深体会真情的滋味甜蜜,两人携手走进爱情之门,但最后享用成果的,却是另一个人……我们把这些个体称为"启爱者",因为他(她)们,就像导航者一样,引领自己的爱人进入一个缤纷的世界,最后却悄然而去,对他(她)们而言,究竟是要取过程之绚烂,还是结果之辉煌?  相似文献   

5.
永不放弃你     
当"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高调唱起,当越来越多的婚姻遭遇背叛,当劳燕分飞几乎成为婚姻的宿命的时候,这一份如此忠贞的爱情佳话令我们热泪盈眶,内心温暖。他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行动,演绎着世间最高洁的真情之歌。不离不弃,生死与共,爱情得以升华,生命可以延续……  相似文献   

6.
文武 《广东民政》2009,(6):48-49
当我第一眼看见她的时候,我就喜欢上她了,并暗暗发誓,要把她追到手。22岁对一个男孩来说,生活是一首美丽的诗,若冰则是诗里最美的句子。毕业后,我们迫不及待地结了婚,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们以为自己创造了人生最美丽的童话,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却不料走入了爱情的坟墓……  相似文献   

7.
婚姻需要爱情,更需要爱情结晶。孩子是增进夫妻感情,让婚姻之舟顺帆满航的催化剂;没有孩子,婚姻路上便会少了许多欢乐,多了几多坎坷。当然.生活中也有另类.有一些年轻人.他们只愿意享受两人世界的风花雪月,不愿意孕育新的生命来增添家庭生活的快乐,是谓“丁克”。当丁克的女人与不丁克的男人结合后,冲突便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8.
郑艳玲 《前沿》2009,(4):167-171
元杂剧中有一些作品对商人的婚姻爱情进行了描写,这些作品丰富多彩,反映出商人的不同侧面的生活面貌。元杂剧对于商人婚姻爱情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批判商人以财力破坏他人爱情的错误行为,二是对商人在爱情中的犹豫和彷徨报以同情,三是肯定商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大胆追求。  相似文献   

9.
关于婚姻应当以爱情为基础,人们已经说得很多了。关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人们也已经说得很多了。这两种说法显然是互相矛盾的。如果婚姻的确是爱情的坟墓,而爱情又的确是婚姻的基础,那就等于说,婚姻必然自毁基础,自掘坟墓,真是一点出路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7)
正"爱情美丽,婚姻实惠。爱情需要纯度,婚姻需要容度。"先生王威杰再三强调,夫妻要齐心,有爱就欢心。适当的时候换一种心态,用放大镜看优点,用远视镜看缺点,这会是我们能过上好日子的前兆。因为——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春天踏着细碎的步子不急不缓地来了。随着徐徐暖风细卷,群花香气扑鼻,我有幸倾听了一对两岸有情人跨越海峡、"再续前缘"的爱情故事,这是用欢乐与泪水、包容和珍惜的音符谱写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参不透爱情,正如我们猜不到命运。爱、鄙视、冷漠、难舍,这些复杂的情感会在两个人之间轮番上阵,最后筋疲力尽了,终会有一个结果。但这结局早已经出乎了预料,男人和女人在婚姻中相互折磨,等到爱意渗透了彼此时,命运却已失控。  相似文献   

12.
闺中密友的婚姻再一次宣告失败,在我不知如何劝说她的时候,她在MSN上对我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即便遍体鳞伤,也要去寻找那份真正属于我的爱情,我一定要找到那个上辈子埋我的人。"  相似文献   

13.
郭芳  孙晓青 《小康》2009,(2):50-55
这是一个过剩的时代。滞销的商品被剩下了,在婚姻情感上滞销的那部分人也被剩下了。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有这么一段假设: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苍茫人世上寻找那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  相似文献   

14.
于靖园 《小康》2010,(7):74-75
“以往我们觉得婚姻必然是爱情的结果,婚姻的前提是要有爱,隋做它的必要条件跟充分条件。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相似文献   

15.
一棵花树     
爱情不是花,而是花树。 常有人易感伤逝去的爱情。也曾流行过一种观念——爱情随着婚姻走进了围城,犹如被葬的落花一样湮埋了,这种观念只能使人真的走入爱情的围城。因为他们只给自己选择了一条道路——一条铺满败花的路。甚而有人怨天尤人地怪罪命运不公让自己过早地失去了爱情,这样一边自掘爱情的坟墓一边感叹生活在婚姻围城中的苦闷,这是真正不幸的婚姻生活。  相似文献   

16.
原来素不相识的男女,因了某种缘分走到一起,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结婚,此后几十年的时间要厮守在一起,这简直是人类创造的最大奇迹。但这个奇迹,也有破碎的时候,也有进退两难的时候, 无数的悲欢离合和爱恨情仇,不是一个离,一个分就能解决掉的, 怎么办?怎么能让我们的婚姻从苦海中挣脱出来,奔向幸福的彼岸?能不能让我们的恋爱婚姻多一些平静、安详、快乐、幸福,少一些剑拔弩张冤冤相报? 慢生活运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范式,三个拯救婚姻的法宝和境界……  相似文献   

17.
马丽娟 《前沿》2013,(6):143-144
简·奥斯丁是18到19世纪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她的《傲慢与偏见》作为一部以描写日常平凡生活为素材,以爱情与婚姻作为探讨对象的浪漫主义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傲慢与偏见》通过对四个婚姻关系的具体描述,阐述了简·奥斯丁本人的婚姻观点,这种观点乃是凡是建立在只有爱情或只有财产的基础上的婚姻是得不到幸福的,只有爱情与财产融合起来才能组成一个美好的婚姻。作者这种反映当时英国社会择偶标准的婚姻价值观,在今天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和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来到新沂市婚姻登记处,你总会看到这样一个忙碌的身影,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会热心地把你引领到前台工作处;在你迷惑的时候,他会耐心地为你解释婚姻法规和政策;在你办理登记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尽力帮你协调处理,让你满意而归。他的真诚、亲切、谦逊,给无数前来办理登记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更深深地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就是新沂市政协委员、市婚姻登记处主任伏斌。  相似文献   

19.
当爱情已成为“快餐”,婚姻不再让人相信时,人们不禁要怀念曾经岁月里那些让人难忘的爱情。时代是一面镜子,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和烙印。五十年代的爱情,充满了革命的豪情;六十年代的爱情,仿佛就是一首蹉跎岁月里的老歌;八十年代,人们的爱情像复苏了的春天;九十年代到现在,爱情已不再那么令人相信……  相似文献   

20.
《松州》2007,(4)
在我还是少女的时候,小说里的爱情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文学作品所展现的色泽斑斓的爱情生活使我羡慕,令我向往,并如临其境地沉浸在故事情节当中。在我心中,爱情是美丽的玫瑰花,而婚姻就是使这些玫瑰生长和开放的锦绣花园,经过甜蜜的恋爱之后,一旦履行了结婚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