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未成年罪犯所具有的特点,对未成年罪犯执行自由刑的方式与内容也有别于成年罪犯的自由刑,在美国未成年犯罪人的释放安置是指只在监禁期后在社区里监督未成年人。释放安置是未成年人被关进行刑机关(原始刑罚)的最后成份,而不是由法官判处的刑罚,它的最基本功能是在社区里监督未成年人。紧随具有严格时间表的监禁刑之后,设计释放安置是要帮助未成年人过渡到“真正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监狱作为官方对犯罪的正式反应之一,在改造罪犯的同时,客观上又存在着各种不利于罪犯改造的因素。如何尽量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发挥监狱的改造功能,是我国当前监狱改革所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监狱干警对青少年罪犯实施“人文化矫正”,要明确青少年罪犯的角色渴望着监狱干警的救助,监狱干警应该是一个充满善心爱心的人,对青少年罪犯重新犯罪问题不容回避,要誓志让更多的青少年罪犯走向新生,使其永远远离犯罪。  相似文献   

4.
中英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保释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的规定》(《北京规则》)规定:“少年司法制度应强调少年的幸福,并应确保对少年犯作出的任何反映与罪犯和违法情况相称。”对未成年罪犯在审判前慎重适用强制措施即是此一规则的司法要求,被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所认可。一、中国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强制措施的立法规定中国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编总则第六章规定了“强制措施”。强制措施分为五种,即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从适用的对象看,既可适用18周岁以上的成年罪犯,也可适用已满14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罪犯。从…  相似文献   

5.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我们不应当把罪犯放在封闭的大墙之内就罪犯研究罪犯,而应当把罪犯放在社会的大系统中联系整个社会的变化来考察,动态揭示罪犯中新发生的倾向和趋势。 据此,我们采取综合分析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押的3200名故意犯罪的罪犯进行了研究,总体上概括出以下的特点和趋势。 一、犯罪意识,随着社会信息量的增大趋向复杂 由于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播手段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多层次渗入,人际交往的频率增多,社会的信息量空前增大。真假、对错、良莠、正误等各种信息冲突使罪犯“信息选择”迷惘,“参照榜样”紊乱。由于认知、情感、需求、动机等的选择性,他们往往自发地吸收各种消极信息,从而使头脑中的消极信息量空前膨胀和复杂起来,并且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大多数罪犯兼收并蓄了各种腐朽思想,社会信念的迷外主义,人生信念的享乐主义,道德信念的利己主义,法制信念的冒险主义,人际信念的哥们义气,价值观念的拜金主义,等等。不同的罪犯按照自己犯罪的需要有侧重地选择消极信息,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信念体系,成为引发犯罪的思想基础或行为动机,直接或间接地支配个体走上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罪犯的假释率远低于减刑率,其实,假释时罪犯的激励作用大于减刑。为了充分发挥假释的积极作用,应当在现行的“酌定假设”的制度基础上,补充“法定假释”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论洗钱犯罪     
洗钱,旨在试图掩饰犯罪所得的来源,既是一种古老的行为,又是一种新型犯罪。全球反洗钱制度形成于1990年,是一种以责成金融机构和相关专业人士对所掌握资金的来源和运用进行调查,以此破获案件和抓捕罪犯的新尝试。虽然有些罪犯确实需要洗钱者的服务,但很多犯罪所得并未被“清洗”,而是用于罪犯的正常生活开销。提供洗钱服务的市场没有规律而且大相径庭,这为评估洗钱市场运作以及反洗钱的有效进行带来许多困难。洗钱行为是随反洗钱系统的发展而改变的。反洗钱在某些案件中的影响只不过是给罪犯带来某些不便,而并未对其产生真正的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8.
邓笛 《法制博览》2008,(20):32-33
一群孩子看一张家庭合照。照片里,一个小男孩的肤色和其他家庭成员不一样。于是,看照片的孩子中有人说,这个男孩一定是这家人收养的。“什么是收养?”另一个孩子问。“我知道,”一个女孩抢着说,“我就是收养的。收养就是,你不是被妈姆际在肚子里,而是怀在妈妈的心里面。”  相似文献   

9.
“存在决定意识”.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现象的确立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过程,既以其生机与活力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社会理想和价值、道德、法制观念的历史性进步,也以其社会变革过程过程必然出现的负面效应以及社会重组中带来困难和不适应诱发了某些人在上述方面的历史性锐化.由于罪犯本能地抵制其正面效应和自发地吸取其负面效应.因此市场经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现象往往直接或间接地被罪犯所吸纳,成为干扰罪犯改造的不利因素,由此导致了改造难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监狱对罪犯实施的记分考核、减刑、分级处遇的激励措施和办法为促进罪犯积极改造及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监狱工作的发展和变化,监狱罪犯矫正激励也出现了对矫正激励定位不准、归属不清,没有形成独立的监狱罪犯矫正系统;考核奖惩激励失灵;分级处遇激励失效;激励不足的问题。“立体矫正激励模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文中最后对未来监狱罪犯矫正激励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皑峻 《工会博览》2010,(2):41-43
近几年,黄丹妮的名字频频出现在一些主流媒体上,这位出生江苏南通、刚满20岁正在南京艺术学院读书的倩丽女孩,以其独有的音质、出众的悟性、天资和灵气,博得广泛好评,并逐渐被社会所熟悉,被业内人士所认可。著名词作家李幼容评价说:“丹妮这个孩子,声音甜美,悟性好,是个可塑之才。”  相似文献   

12.
七十年代末,“多动症”这一名词被引进国门,立刻引起我国教育界和儿童心理学专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很快在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和关心少年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人士中得到传播。“多动症”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常碰到的新词汇。然而,这个新词汇的传入,也引起了一些争端和困惑。“多动症”所惹起的争议有位工作责任心颇强的小学班主任教师,发现自己所教班级中有十来位学生上课时经常做小动作,屡教不改,便告诉这些学生的家长:“你们的孩子有‘多动症’。”要求他们带孩子去看专科门诊。他的话引起了这些学生家长的强烈反感。他们…  相似文献   

13.
监狱行刑与青少年罪犯尊严保障是一个亟需关注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命题,监狱行刑在青少年罪犯尊严保障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青少年罪犯尊严保障是监狱行刑执法价值的出发点;是监狱行刑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精神的前提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国家的文明水平。在新形势下,监狱行刑须以人的尊严为纲,切实在保障青少年罪犯尊严上下功夫,其保障的路径选择主要有:把青少年罪犯当人看,平等对待每一个青少年罪犯,切实保障青少年罪犯的合法权益,重视青少年罪犯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目前,我国关于罪犯重新犯罪的心理问题研究,往往只停留在一般性描述的水平上,很多学者对再犯者和非再犯者在心理特征,尤其对个性特征上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这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总是停留于定性分析;而不进行定量研究,会使研究成果的说服力大打折扣,而且也不利于对重新犯罪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基于这种认识,笔者选用国内外校有影响的性格测验量表,从我国监狱服刑的罪犯及刑满释放后未重新犯罪的社会成员中,随机抽取再犯组和非再犯组,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揭示两组在性格特征上的差异,为重新犯罪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的社会犯罪中,有一种犯罪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即以熟人为侵害对象的犯罪。这种犯罪的特点是犯罪者与被侵害人在犯罪前已经相识或熟识,犯罪行为是依业已存在的确定社会关系而进行的,不具有陌生人之间犯罪那样的“随机性”,因此该类犯罪较准确地反映社会关系内在的矛盾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为了对该类犯罪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对天津市1995年入狱的2189名罪犯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调查,调查发现全部罪犯中以熟人为侵害对象的占24.1%,以陌生人为侵害对象的占39.1%,其余36.8%的罪犯是以非自然人为侵害对象的犯罪,如盗窃公有财物、贪污、受贿等。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现已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比率较高,案件性质的严重程度近年来不断加大。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问题,回溯他们的人生成长轨迹,在众多的致罪因素中,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家庭教育功能嬗变而引发的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它直接影响孩子的社会化和未来的健康成长。因此,是青少年犯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几乎所有的大人都给自己的孩子讲过“狼来了”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教育孩子不要说谎的,然而,以生命为代价的教育实在是有点太残酷了。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耳边都不能不响起那个孩子在被狼吃的时候那撕心裂肺的惨叫。  相似文献   

18.
假释在刑罚中的运用成绩斐然,被誉为是近代刑法的宠儿。对于少年犯而言,假释不仅具有很强的法律激励功能,而且还是避免少年罪犯被监狱犯罪因子过度污染的有效机制。在比较法的视野上,在世界上有诸多国家或地区对未成年罪犯进行了区别于成年罪犯的明确的假释立法规定及实践做法。可以看出针对未成年罪犯的假释已经成为一种普适性的价值体现,从而成为一种司法共识,这在我国也不例外,少年罪犯假释应当成为我国刑罚制度构建的重点考量之处。  相似文献   

19.
监狱警察权力伦理,其权力行使就是要体现出监狱警察行使权力的合理性即合乎伦理道德。监狱警察权力伦理在青少年罪犯权利保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监狱警察权力伦理反映了青少年罪犯权利保障的内在需求,是临狱警察行使权力保障青少年罪犯权利的价值基础,是决定青少年罪犯权利是否切实得以保障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对青少年罪犯权利的具体保障做出合理的权衡选择和评判。为了更好地发挥监狱警察权力在青少年罪犯权利保障中的作用,就要注重监狱警察权力伦理的培育,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监狱警察权力伦理的制度保障,把以德治警与依法治警有机结合,重视监狱警察个体德^生的自塑。  相似文献   

20.
前些天有一个关于“富家子弟”的议论。据说是学者陆学艺先生在北京城市志愿者论坛上说了这样的话:“应像引导企业家和高收入者参与光彩事业一样,组织富家子弟做义工”,并称“富裕人群子弟多帮助弱势群体,不仅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还可以帮助富家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大概只是一个“场面话”而已,富人子弟去不去做,是另一回事。但这里隐含的两个问题就很有意思:一个是对富家子弟的“道德关怀”,另一个是“缓和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