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省永州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自2007年选举产生以来,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监督重点,突出“三子”监督,即突出对财政“票予”的监督,城建“图子(规划图)”的监督和信访“案子”的监督,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人大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监督,是最具法律效力的监督.60年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在探索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在前进中提高,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突出监督重点、创新监督形式、健全监督机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3.
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践必须要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既是新形势下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新征程践行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监督”作为动力的科学内涵,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以人民监督为基础,实现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有机统一、良性互动,不断开创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正>“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人大要统筹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各国家机关都在宪法法律范围内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全面实施监督法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在监督选题上,必须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在监督方式上,必须坚持运用各种法定形式做好经常性监督工作,突出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这一主要监督形式:在监督过程中,必须提高监督工作的社会参与面,增强监督审议这一透明度,依法做好向社会公布和代表通报的工作,接受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的监督;在监督工作的目标上,必须突出监督实效,加强对“一府两院”整改工作的跟踪检查,推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相似文献   

6.
寻找一条突出人民监督特点、强化监督效能的好的途径由人民来监督自己的政府,这是一项十分浩繁的系统工程,需进行长期的坚韧不拔的努力'从当前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其中的一个重要环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大作为人民的代议机构其地位日益凸显,参政议政能力逐渐增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维护人大的政治权威,让人大当好人民的代言人,监督人大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一、人民监督人大:天经地义代议制即人大代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社会事务,所以人民对自己的代表是否称职进行监督,应是题中应有之义。人民监督人大既契合宪法的人民主权精神,又防范了人大权力失衡的风险,遵循了监督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规则,符合社会发展要求。1.从宪法的角度看人民监督人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8.
贯彻监督法应该着重于深刻领会监督法的内涵,把握监督重点,提升监督实效。 把握监督工作的主要形式。监督法对人大监督政府工作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体现为三个特点:一是突出人大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这种主要监督形式;二是突出人大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应当直接反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要求解决的问题;三是突出监督实效。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相似文献   

9.
2004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部分检察院推行了人民监督员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法律效果。笔者发现该制度取得一片叫好声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质疑,而检察系统一年来的实践却让这种质疑逐渐转化为“有监督总比没有监督好”的喝彩声。这些质疑在一些地方人大对“两院”系统进行“个案监督”工作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如何从人民监督员制度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将其运用到人大对“两院”的监督工作中去,甚至尝试将人大的监督和“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新时期的人大监督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案监督制度和人民监…  相似文献   

10.
励奎铭 《政策瞭望》2004,(11):20-21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 是我国人民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共中央要求进一步加强这种监督,人民大众希望切实开展这种监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搞好这种监督。近几年来,宁波市各级政协在党委的领导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认真开展民主监督,创造了许多好的形式,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从总体上看,正如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所说,民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肥城市人大常委会在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突出监督工作重点,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纳入监督工作重要内容,通过强化监督措施,提高监督质效,支持政府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2.
把村干部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村干部是最基层的干部,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干部,其行使的权力也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然而,不断曝出的"小官巨贪""村干部微腐败"等事件正突出了加强村务监督的必要性。当前,一些村级组织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上还存在某些短板,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个别地方出现了流于形式现象,少数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存在监督不力,"老好人"思想严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学习贯彻监督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监督工作,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四个特征”.突出“四个注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襄樊市人大常委会将监督触角伸向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三乱“问题,运用视察、听取审议报告、个案监督等监督手段整治“三乱“,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疆人大》2013,(9):45-45
近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了检察院关于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这也是该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进行专题审议。2011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决议》要求,通过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着力解决执法司法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汤阴县是河南省委书记联系的“三讲“教育试点县,人民群众对“三讲“教育的期望值很高。汤阴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在“三讲“教育活动中,广泛征求了广大干部群众和人大代表的意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的监督不力的问题,汤阴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班子在自我剖析中认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反映我们监督不力.就意味着我们的失职。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作用,加大监督力度,强化监督效果。于是,山西、山东、河北省及本省林州市代表工作活跃的县、市都留下了汤阴县人大常委会的取经队伍的足迹。在综合兄弟市县代表工作的先进经验后,汤阴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建立代表议政室的设想。县人大常委会把突破口选择在议政素质相对较高的县直代表组上,把代表按行业分组,每组设立一  相似文献   

17.
如何才能提高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效果,使人大的监督工作内容更贴近当地实际,很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权,增强监督实效的关键所在。2005年以来,砚山县人大常委会将群众反映强烈的“关于拖欠农业人口独生子女保健费问题”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进行监督,改进监督的方式,加大监督力度,提高了监督工作实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18.
<正>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既是对宪法法律负责,也是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山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把做好监督工作与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努力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人民监督是防治官僚腐败的根本途径1945年7月 ,毛泽东在同黄炎培谈到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时明确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已经找到了新路。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人民监督在廉政建设中具有其他监督形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是人民监督的性质和下列特点决定的。(一 )、监督主体的广泛性。就我国人民监督的主体来看 ,既有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专门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和调查委员会等 ,又有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和群众组织 ,还有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个体工商业者和其他爱国者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20.
一、充分认识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宪法还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