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略论东盟在未来亚太格局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7月,东盟成功地接纳了越南,并决心在2000年前让所有的东南亚国家都加入这一组织,从发展的趋势看,东南亚一体化即将成为现实。随着东盟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和安全机制的确立,在21世纪初期,有可能成为亚太地区继美、中、日、俄之后的重要一极。 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是东盟成为亚太新一极的基础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国际行为主体发挥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实力强弱。以实力作后盾的东盟有希望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90年代以来,东盟各国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以GDP年均增长速度为例,从1991年至1995年,新、马、泰、印(尼)、菲、越的平均增长率超过了7%,预计今后几年东盟各国的平均增长率仍然保持这一水平,仍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1995年东盟7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6867亿美元,人均约1560美元。争取加入东盟的老、柬、缅三国近两年的经济增长率也都超过了6%。目前东南亚10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  相似文献   

2.
1995年7月,越南加入了东盟,使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相互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后几年,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将可能先后加入东盟,到那时候,东南亚地区原来的“东盟6国”和“非东盟4国”,就将形成一个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东南亚新经济圈”。这种形势将带给中国大西南与东南亚各国经贸合作与交流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将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大东盟”带给大西南的新机遇 90年代,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新时期,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增长率为世界平均增长率的3-4倍,为拉美、南非和加勒比等新经济增长区增长率的1-2倍。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居世界前列。1994年东南亚的东盟6国(新、马、泰、菲、  相似文献   

3.
王士录 《东南亚》2007,(2):39-46
今年是东盟成立40周年。经过40年的发展,东盟已经从原来的6国发展成为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10国,GDP总额接近1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1.3万亿美元,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国家集团。在2003年底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东盟峰会上,东盟各国领导人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巴厘协定》,决定到2020年将东盟建设成为东盟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社会和文化共同体。目前,东盟的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4.
老挝:2009年发展回顾与2010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老挝政治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增长,GDP增长7.6%;吸引外资创历年新高;外交上,奉行“与各国交朋友”并“突出周边”的务实政策,积极参与东盟事务和区域经济合作,成功主办第25届东南亚运动会。2010年老挝政府将继续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力争2010年GDP增长7.5%。  相似文献   

5.
60年代以来,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1960年—1970年东盟五国平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6.4%,高于西方发达国家,1970—198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7.8%,比发达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高出一倍以上。80年代以来,由于通货膨胀,石油价格下跌和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冲击,东盟五国的经济有所下降。1981—1986年,东盟五国经济年增长率分别为:1981年6.9%,1982年4.5%,1983年4.8%,1984年4.1%,1985年2.75%,1986年3%左右,1987年4.5%。尽管下降,但仍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6.
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东盟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在1997年的前30年里,东盟平均经济增长率为6.2%,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东盟各国采取积极措施,经济步人复苏。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上毗邻,近年来双边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交往日益频繁,经济合作快速推进。目前,中国与东盟已互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对象。在双边贸易方面,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1997~2006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从251.6亿美元增长到1608.44L美元。其中,出口从127.0亿美元增长到713.1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例相应从7.0%上升至7.4%;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东盟10国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研究东盟10国的经济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自由贸易,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及支柱产业各不相同,本文试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评价东盟各国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9.
一、东盟加快经济合作步伐 1996年4月27—2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经济部长第3次非正式会议,就加速推进区内经济合作做出一系列新的决定: (一)将经合领域从贸易扩展到投资。7国部长签署《东盟工业合作计划协定》,以取代收效甚微的《东盟产品互补优惠计划协定》和《东盟工业联营计划协定》。根据新的协定,参与工业合作计划的公司在东盟内部的跨国贸易可立刻享受0—5%的优惠关税(即提前享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惠待遇);各国政府对有关申请必须在60天内做出答复,而东盟秘书处收到参与国批文14天内必须给有关公司颁发资格证书。此协定不仅鼓励来自区外的投资,而且鼓励区内各国的相互投资。新加坡贸工部长明确表示,其主要目的就是与中国和印度争夺投资:1989—1994年,中、印在亚洲新兴市场中所占投资份额从23%升至59%,而东盟则从44%降至28%。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东盟国家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进一步恢复;但印尼、菲律宾政局不稳,影响了两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和外资对东南亚的信心。东盟组织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东盟国家下一步如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国内政治的稳定,特别是印尼、菲律宾、泰国的政治经济改革将对东盟的发展前景产生决定性影响。一、当前东盟政治经济情况主要特点  (一)东盟国家经济恢复进一步巩固。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东盟平均GDP增长率为-63%,1999年恢复到4%,2000年进一步恢复为6%。[1]近两年全球经济形势好转,美…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从进出口额、进出口增长速度及进出口额占各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几个方面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日益增强.同时,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之外的第三方市场上的出口相似度指数进行测算,表明中国与东盟出口结构趋同态势越来越显著,意味着中国与东盟在出口上越来越强劲的竞争性.文章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2003~2009年间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和直接投资面板数据,用实证方法研究中国和东盟各国间的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对缅甸、印度尼西亚、老挝、新加坡、越南的FDI及新加坡对中国的FDI促进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出口总贸易;中国对文莱、柬埔寨、菲律宾的FDI及文莱对中国的FDI促进出口贸易;中国对柬埔寨的直接投资促进进出口总贸易;泰国对中国的FDI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出口总贸易间存在替代效应。此外,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具有极强的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扰,再次回到高增长的轨道,增速居于中国各大贸易伙伴前列且年内较为平稳;中方从东盟的进口额与速度均高过对东盟的出口额与增速,逆差扩大;除中菲贸易外,中国与其他东盟国家的贸易额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双方贸易的增长面宽、增长点多,体现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良好开局。数据检验分析显示,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与东盟的贸易具有协整关系,相互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亦惠及亚太区域贸易。结合定性分析与数学模型,预测2011年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在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方法对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影响因素,抓住问题关键,提出对策建议。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在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方法对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影响因素,抓住问题关键,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该文基于国别贸易数据,采集和整理了东盟10国以及东盟外8国的年度对中国贸易数据,利用改进的倍差法模型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标志性事件对东盟与中国贸易规模影响的净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政治与经济合作的标志性事件对于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有极其显著的正的影响效应,而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领土、政治纠纷和国际灾害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国际性经济危机对东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总量也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并依据以上实证结果提出有关发展中国—东盟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2000~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1个国家保险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分析11国保险服务贸易的现状,计算TC、RCA以及CA指数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11个国家的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都较弱,虽然中国是保险服务贸易大国,却是以进口为主,竞争力不如东盟绝大部分国家。本文提出了提升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是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适逢东盟成立40周年和《东盟宪章》签署,因此对东盟来说,2007年是不平常的一年。尽管遇到区域内外多种不利因素的干扰,2007年东盟经济总体上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对外贸易增长加快,个别国家进出口创历史新高,东盟与中国的贸易获得突破性进展,东盟再次成为世界资本的投资热点。展望2008年,东盟面临不少挑战,但从主导因素来看,从影响东盟经济趋势的动态因素来看,新的一年东盟经济有望获得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关系: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4年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呈阶段性持续发展,尤其上世纪90年代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贸易紧密度不断加强。目前,马来西亚已经取代新加坡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场。无论是中国对马来西亚而言,或是马来西亚对中国而言,其重要性都不断提高。双方政府都致力于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经贸关系,尤其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双方的经贸关系将更上一层楼。同时,双方也应正视中马经贸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面临的挑战。本文将就中马经贸关系的发展状况、竞争性和互补性、以及中马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逐年增加,在对方贸易伙伴中的地位也逐年升高,本文选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方法,对中国和东盟十个成员国从1995~2009年的出口商品进行全面的显性比较优势分析,借助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实证数据,得出中国和东盟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及其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比分析其纵向横向的变化,并提出中国发展与东盟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3600亿美元,增幅回落但仍在高位,中方逆差扩大且呈进一步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商投资企业、资源类产品以及东部沿海省市等方面集中的趋势。一般贸易、外资企业、机电产品等方面均占中国—东盟贸易的一半。私营企业对双方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突出,而加工贸易、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等方面所占比重则在下降。数据检验分析显示,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与东盟的贸易具有稳定的协整关系、关联程度。计量预测2012年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将保持持续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