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除了依靠物质资源市场等客观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比尔·盖茨坦言:“如果把我们公司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对于人才济济的微软公司,顶尖人才尚且如此重要,对于一般性公司来说,极少数的顶尖人才完全可以决定公司的生死。近年来尽管各大公司裁员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全球80%的企业领导人仍认为今天的人才问题比3年前重要得多,而且其中68%的人认为留住人才远比补充新鲜血液更为重要。留住人才已成为决胜市场的一枚重要筹码。面对人才竞争及优秀员工跳槽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如何留住优秀人才,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深思。联想…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通过分析人才不断流失的原因,各企业应着手创新人才管理的方法,例如:制定科学的录用制度、建立先进的留人机制、搭建广阔的留人平台等。  相似文献   

4.
丁绍卿 《发展论坛》2000,(10):53-54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资源中最具能动性的活的资源,是企业获得永久性竞争优势的源泉。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传统的人才管理体制正在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管理体制转变,企业如何适应这种转变,深入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才,已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更新。传统的人事管理侧重于眼前的事务性管理,其管理方式以从上到下的调配为主。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企业成为“四自”主体,传统的人事管理方…  相似文献   

5.
在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高绩效的人才团队是企业应对挑战、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企业高绩效人才团队的建设及开发在企业中尤为重要。本文从战略角度提出了高绩效人才团队的管理及人才内部提升和外部培训的方法,并提出一种绩效管理的模型以及如何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魏昌斌 《唯实》2002,(6):73-76
加入“WTO”以后 ,中国企业面临着“国际竞争国内化 ,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激烈竞争局面。如何适应世贸组织的规则章程的要求 ,积极应对国外企业的挑战 ,在竞争中不断求得发展 ,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眼下 ,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 ,其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在人力资源国际化的今天 ,招揽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共识。故而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 ,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管理之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用人…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日益显现.国家、地区、企业间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欠发达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竞争压力和人才资源流失的困惑。如何加大人才战略的实施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选拔、引进、使用和管理工作,不断增强地区发展后劲,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经济欠发达的阿克苏地区,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如何利用人才资源、创新人才发展思路、科学调整人才结构,使人才战略与经济结构战略相互协调发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它是企业综合素质的标志之一,是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因此,大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促进国有企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现状与问题(1)规模不够。截至1994年底,我国具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达83业家,还有22万家外商投资的企业具有外贸经营权。但在众多的外贸企业中大型外贸企业却不多。1994年进出口额在5599万美元以_匕的仅有500家,在1亿美元以上的仅有287家,在10亿美元以上仅有22家。不仅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就是与韩国、台湾等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都相差甚远。(2)内耗严重。我国外贸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使彼此元气大伤。我国外贸企业为了适应传统体制按行政规划设置的结构趋势,“大而全”和“小而全”的企业居多。其专业化协作程度低,产…  相似文献   

11.
智慧用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优秀人才的识别、选拔、使用和培养;二是广大员工潜能的合理配置与挖掘。人才是组织之本,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组织的第一竞争要素,人才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管理者如何提高智慧用人的能力成为伯乐,是现代企业用好人才、发展壮大的决定性战略。  相似文献   

12.
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国有企业人才的严重流失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成为国企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如何留住人才是许多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留住优秀人才应在建立新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靠事业留人、靠企业文化留人、靠优厚待遇留人,从而给优秀人才创造适合其发展的优良环境和平台。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张娜 《求贤》2008,(12):30-31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不仅要在招聘、吸引、选拔的基础上不断发现合格人才以充实其队伍,更重要的是对现有员工潜能的管理与开发,这就涉及到培训与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战略性资源,同时又是企业的主体。企业问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面对激烈竞争的运输市场,要全面增强铁路企业的竞争力,保持经济效益高速增长,除了不断深化改革,进行战略和结构调整外,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抢占人才制高点,始终如一地坚持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构筑以规模宏大、层次居高、  相似文献   

15.
管理好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其有效途径就是实现企业人才管理规范化、法制化。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实现企业人才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劳动合同、企业人才激励合同的签订和管理,以及建立健全企业人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6.
王刚 《发展论坛》2000,(10):63-63
人才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成为竞争之本、创业之本、发展之本。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实施正确的人才战略。   一、聚集人才   聚集人才,就是通过制定开明的人才政策和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合理有效地选拔、引进和留住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为企业发展服务。   (一 )求真务实,克服偏见。一是克服唯学是才、见才就引的倾向。企业是经济实体,引进人才要有效益观念。要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按需引才,择才而用,而不是不管企业是否需要见才就引。二是要克服完美主义思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相似文献   

17.
企业党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引领企业调整激励机制,发掘员工积极作用,是当前企业党建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上海市杨浦商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例,企业党支部必须引导行政,从转变观念以制度保证同工同酬奖勤罚懒、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挂钩、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实现党管人才的目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群雄角逐,先夺人才。一部三国演义,也是一部人才演义。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正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竞争。竞争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中,要处理好收入、公平和效益的关系,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杨国才 《求贤》2007,(4):40-41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环境恶劣,流动性大,安全性差,加之多数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对人才激励措施相对单一,缺乏实效性等诸多原因,建筑行业的人才流失严重,“跳槽”也成为正常现象。如何从管理机制下手,建立起适合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人才需求的激励体系,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张文 《求贤》2009,(11):36-37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人才的竞争也成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竞争的焦点。国有企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在这场人才竞争战中普遍处于劣势地位.普遍面临着人才流失频繁的窘境。由于国企在人才培养方面付出了巨大的组织成本和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