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悦 《前沿》2007,(10):107-109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是指一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结构的总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是健康有序的,但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无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大生态环境中,还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小生态环境中都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正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决定的,包括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建设应当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政治生态化     
《新东方》2006,(8):7-7
所谓政治生态化,其实质是把生态环境问题提到政治问题的高度,进而使政治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一体化,把政治与生态有机辩、辨证地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全球政治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市场外部性等因素导致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表明,单独依靠传统市场力量已无法解决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西方国家借助非市场力量即政府和第三部门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产生了探讨生态环境与政治关系的生态政治学说。本文立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事实,借鉴西方生态政治理论,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天人合一"思想,探讨中国化的生态政治理论,尝试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动态和谐的"天人合一"中国生态政治。  相似文献   

4.
资料库     
《新东方》2006,(8)
政治生态化所谓政治生态化,其实质是把生态环境问题提到政治问题的高度,进而使政治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一体化,把政治与生态有机辨证地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全球政治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环境在宏观上影响着政治区域的结构、功能和政治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制约着政治区域系统的运行以及政府高层决策者的政治举措。因此,政治生态化的提出就是要正确地解决政治与环境的关系,把环境问题纳入到政府决策、公民政治参与、国际政治行为和政治教育等过程中,使政治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有机协调起来。这样政治与环境的内在关系就成为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5.
秦立春 《求索》2014,(6):11-16
中国共产党1949年建政至今,其生态政治思想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建国后,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客观实际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政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孔玲 《当代广西》2012,(5):47-47
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诸如交通、能源、水利设施等一定的物质条件,还需要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体现,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环境好,就能够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看 ,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的变化可以划分为 1 949~ 1 972年、 1 973~1 983年、 1 984~ 1 992年、 1 993年以来共四个阶段。当前 ,中国生态环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制约作用在更深层次上被广泛认同 ,中国开始把生态环境问题有机地融合到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 ,开始谋求可持续发展。但是 ,社会运作的机制尚没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形成有力的保障 ,中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问题。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制度问题。要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仅仅停留于技术层面,还必须在政治层面加强全球合作、经济层面超越资本的逻辑、社会层面摒弃发展主义政策、文化层面批判消费主义观念、科技层面关注技术的人道化使用,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科技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走一条生态环境问题的多维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9.
资料卡片     
中国政治生态环境的新变化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已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密切联系。目前,我国网民已上亿人,而且数量还在迅猛增长,网民在网上言政议政成为网络上的主要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所依赖的生态环境逐渐失衡。本文在阐述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的内涵与实质的基础上,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出发,结合贵州省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地调查,分析其现状、问题和原因,探讨了如何优化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问题,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因素,在实践中要注意保持其平衡。  相似文献   

11.
郇庆治 《人民论坛》2012,(30):71-72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已不再仅仅是欧美西方国家的事情,我们需要一种更加积极的生态社会主义变革的"主人翁"意识与心态"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首先在欧美西方国家兴起的新型社会主义思潮或环境政治理论流派,是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依据生态环境问题政治影响日渐突出的事实逐渐形成的、在社会主义视角下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理论分析。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新进展一是对"马克思的生态学"或"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理论探索。这方面主要以美国学者为代表。世纪之交,詹  相似文献   

12.
孔玲 《传承》2012,(1):54-54
优化政治生态环境是一个政治实践的过程,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人是主体。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主体是人,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干部队伍中处于带领和引导地位的“领导干部”则是重中之重,是最重要的主体,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英剑波 《群众》2021,(3):28-29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投入不是无谓投入、无效投入,而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这一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环境投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保友 《人民论坛》2010,(1):116-117
要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观念僵化、教育功能窄化、教育环境分化、教育方式板化的问题,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教育生态环境进行优化与整合,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生态性选择与拓展。  相似文献   

15.
正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视野里,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因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是《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青山绿水》的解说词,观看后使人难以忘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生态环境系统重要的组成成分。合理配置水资源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政治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和谐,也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彤  杨秋菊 《前沿》2012,(17):39-40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时代问题.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理念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拓展了研究视野.它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及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倡科学的生态理念,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建立健全保障制度,丰富生念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8.
王忠军 《传承》2009,(2):144-145
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植根于优良的政治生态环境中才能有所成就。干部利益本位恶性膨胀、官本位无限强化、潜规则在政治生活中畅通无阻、公民民主基本权力虚化、地方政权"类苏丹化"等是导致当前政治生态呈现某种病态的最突出问题。为保证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效顺畅进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危害之重,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宏观政治生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从各方面给党的整合功能带来了诸多挑战。科学应对挑战,党必须消除自身的肌体"毒素"与"杂质",消除扭曲的政治关系下权力私有化的政治问题,实现自我净化。因此,考察党内政治生活与其赖以生存的政治生态环境,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杰 《中国发展》2014,(2):7-12
该文通过对辽宁省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综合整治情况等进行的实地调查,找出了目前辽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主客观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