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韶昱  陈曦 《传承》2010,(6):80-81
股份化是中越两国国有企业改革共同与必然的选择。中越两国国企股份制改革的相同点是政府推动、渐进式改革、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和改革公司治理机构,不同点是策略不同和速度不同。对中越两国国企的股份制改革做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10,(18):28-29
新世纪以来,中越两国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加强两国青年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中越两国友好往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黄骏 《桂海论丛》2011,27(2):12-16
中越两国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本国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两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创新中,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对两国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创新进行比较研究,既有利于在理论上拓宽马克思主义本土创新的研究视野,促进中越两国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创新,也有利于正确认识并更好地应对当前中越两国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创新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中越两国边民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互通有无,文化上广泛联系,这种自古以来久盛不衰的社会经济文化关系成为边境贸易牢固的基础.历史上,中越双方的边贸友好交往是主流,但也存在领土争端和战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越边境贸易机会与挑战并存,只要双方立足长远,以史为鉴,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就一定能把中越边境贸易推向新的发展台阶.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的积淀,中越两国具有不同的民族心理特征,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文化优越感、民族自豪感和"中国中心论",而越南则是对中国既依赖又戒备并欲确立地区中心大国地位,这种民族心理的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两国领导人在20世纪50-70年代处理两党、两国关系的态度和外交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两国关系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越建交60周年。 8月25日的广西凭祥友谊关前,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仪式正式启动。中越两国官员共同推动时光轴,时光轴的指针从1950缓缓指向2010,寓意中越建交已走过60年历程。以“中越友好、青春携手、世代相传”为主题的中越友谊,在3万多名中越青年增进相互了解的笑声和活力中,青春永驻,万古长青。  相似文献   

7.
1991年中越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的经贸发展迅速。通过从双边贸易的流量特征和贸易商品的结构两方面描述两国贸易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1992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中越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发现两国的经济规模、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和贸易开放度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关键因素,而运输成本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研究与交流》2006,(3):40-40
自1980年代以来经过多次改革,但国企的基本性质仍没有变。国企的委托代理机制既不同于完全私有的民营企业,也不同于股份制形式的公众企业。完全私有的民营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统一,没有委托代理关系;股份制企业主要依靠会计契约来维系;  相似文献   

9.
江淮 《今日广西》2007,(2):17-19
中越两国在解决北部湾划界争议后,合作步伐不断加快。从渔业资源合作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从海上渔业联合监管到两国海军联合巡逻,再到建设环北部湾经济圈,北部湾,这个昔日曾频繁引发中越争议之湾,已成为中越两国之间的和平、友好、合作之湾。  相似文献   

10.
<正> 西方国家的“私有化”运动,实在说就是要“放弃”一部份国企和“卖棹”一部份国企的股权.而考察其操作手法,西方政府似乎又格外地有情有义、理性十足,给国企、给国企的“买主”提供了一条条诱人的“生路”。——先从盈利性或资产质量较好的国企开始“股份化”改造.西方国家八十年代“私有化”之时,政府面前都有一大批长期亏损、包袱沉重的国有企业。但英、法、德、美等国的“股份制”却大都先绕开了这些企业,先从赢利性或资产质量较好的国企开始转让股份.道理很简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07,(6)
中国和越南于1950年1月18日建交.中越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全力支持越南抗法、抗美斗争,越南视中国为坚强后盾,两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越关系恶化.  相似文献   

12.
吴远富 《桂海论丛》2006,22(3):83-85
中越“两廊一圈”经贸合作议题的提出,既是对多年来蓬勃发展的两国经贸关系的肯定,同时也显示两国经贸交往还潜在着巨大的可开发空间。“两廊一圈”性质上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下的中越自由贸易区,它在内容和实施步骤上将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关协议为蓝本和框架,其建设进程不会快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时间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提出了必须不失时机地整体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大力发展股份制经济,继续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放开搞好国有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国有企业的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亏损严重等矛盾仍很突出。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98年共有国有企业323户,其中15%处于停业状态,30%以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亏损面达70%以上,国有企业的改革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而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支持国企股份制改革,已成为各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边疆民族地区对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革和产权流动等方面还缺乏应有的理论认识和感性认识,股份制的改革和实践远落后于内地发达地区。本文就边疆民族地区中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发展股份制经济做一探讨。一、利用资本市场发展股份制经济,可以获得极强的资本扩张能力和兼并实力1股份制经济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财产组织形式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边疆民族地区国有企业同全...  相似文献   

14.
莫小莎  刘深 《桂海论丛》2012,(3):116-120
广西中越国际河流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成为关系到广西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成为关系到中越两国边境和睦与边境和谐的大问题.进行边境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分析,有助于为边境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施水资源安全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越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节于6月16日至6月18日在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举行。这次旅游节本着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旅游促销的方法,以中越两国18个文艺团体800余名各民族文艺工作者文艺展演、联欢为主,结合穿插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物资交流、旅游促销活动。对增进中越两国传统友谊,加深相互了解,优势互补,加强边境贸易、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发展跨国旅游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收到了圆满的效果。这次旅游节,是由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越南老街省人民委员会联合主办。两国两省的有关领导亲临河口参…  相似文献   

16.
覃雪源 《传承》2010,(3):76-77
由于历史的积淀,中越两国具有不同的民族心理特征,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文化优越感、民族自豪感和"中国中心论",而越南则是对中国既依赖又戒备并欲确立地区中心大国地位,这种民族心理的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两国领导人在20世纪50-70年代处理两党、两国关系的态度和外交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两国关系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赵双全 《传承》2008,(24):134-135
中越两国边民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互通有无,文化上广泛联系,这种自古以来久盛不衰的社会经济文化关系成为边境贸易牢固的基础。历史上,中越双方的边贸友好交往是主流,但也存在领土争端和战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越边境贸易机会与挑战并存,只要双方立足长远,以史为鉴,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就一定能把中越边境贸易推向新的发展台阶。  相似文献   

18.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点是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造。近年来,股份制改造使得国企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当前的国企企业文化建设还缺乏适应性和主动性,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和方法手段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条件变化的要求。要把国企改革好、发展好,客观上要求大力推进国企企业文化生态变革。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越南具有较为理想的投资营商环境,正受到越来越多我国投资者的青睐。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规模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这不仅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发展,同时也符合中越两国实际国情的需要,更是中越两国双边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和中越两国稳定的国际政治关系共同促进的结果。在越南设立企业是开展对越直接投资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结合2014年新修订实施的越南《企业法》(法律编号:68/2014/QH13)对越南可设立的企业类型、受理申请机构、基本设立程序进行介绍,分析我国投资者赴越南设立企业的风险(尤其是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越两国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土相邻,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两国的合同法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特点。通过比较两国合同效力认定比较研究,有助于减少贸易纠纷,促进两国经济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