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纯良 《春秋》2009,(4):54-54
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发表意见,寻找中华思想文化之核心和灵魂。有的说是“和”,有的说是“仁”、“仁爱”,还有的说是“礼”、“中庸”。但是,“根”的含义更准确些。从公元前21世纪的中华圣贤之人大舜身上,明显看到了这个根—和、善,我认为这就是中华优秀思想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2.
王晓鹏 《前进》2014,(10):51-5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四书之厚重,承载着祖国千年的文明演义,延伸着炎黄子嗣们永不停歇的“中国梦”。何谓“梦”?何为“中国梦”?习近平主席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个中国梦,凝聚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奋斗;这个中国梦,蕴含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家国天下”的情怀;这个中国梦,更包含着中国走向未来的自信。  相似文献   

3.
别了,“青天”情结朱付新“天”这个介乎自然与人之间的形象,历来为国人所推崇。“夫为妻之天,君为臣之天,官为民之天”,“天”所拥有的支配权曾使芸芸众生为之顶礼膜拜。人们对于“包青天”的敬慕正是这样一种情结。然而,包青天这一艺术形象毕竟有自己生活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陶短房 《同舟共进》2013,(10):33-35
近年来津巴布韦的政治动荡、政党缠斗和大选乱局,使得这个国家成为“阿拉伯之春”中可供解剖的一只“完整麻雀”。  相似文献   

5.
组工文化是千百万组工干部心中圣洁的雪莲花,是组工队伍的精气神,集中概括为一个字,那就是组工战线的“魂”。有了这个魂,我们就能永葆忠诚之心、公道之心、奉献之心、平常之心;有了这个魂,我们就能活力无限、创新无限、业绩无限;有了这个魂,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攻克不了的难关;有了这个魂,我们就是一支永远前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保持旺盛战斗力的铁军。  相似文献   

6.
公共决策自古被认为是“肉食者谋之”,意即是当官掌权者考虑的事。绝大多数普通百姓往往视之为“铁律”。然而近段时间以来,这个“铁律”正在逐渐被打破,随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开,公共决策“非肉食者也谋之”的风气在广大农村悄然成风。  相似文献   

7.
“绿主妇”爱心编织公益活动,是全市开展“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的首批6个推荐项目之一。今年,“绿主妇”还先后荣获中宣部“全国最美人物之节约之星”和“感动上海十大人物”称号。当“绿主妇”三个字映入眼帘时,这个略带“萌”意的名字,让人经不住好奇:爱心编织的活动内容并不复杂,许多社区都有开展,为何要首推“绿主妇”?带着疑问,记者实地探访了一番。  相似文献   

8.
从近几年新闻媒体披露的某些案例看,审判官、检察官、警察官中的犯罪率有逐年上升之势,且层次渐高,表明“三官”这个层面的普法工作实际存在“死角”现象。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把这个重点对象的普法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9.
说“赋闲”     
记得过去读“贤书”时常见到“赋闲”这个词儿,当时觉得对“赋闲”者挺安逸,优哉优哉!而今自己也属“赋闲”之辈了。但我没有古人那种闲情逸致,也没有文人雅士优哉游哉之感,倒觉得闲得难受。何谓“赋闲”?西晋时有一个叫潘岳的人,为官多年,后来不知为什么辞官家居,用现在的说法可能因年龄关系退休了。此人颇有点文才,回到家作了“闲居赋”一文。这篇文赋究竟是赞闲居之美,抑或是抒不堪忍受仕途的污浊毅然辞官归隐,像陶渊明那样坚决不与仕族社会合作之情,本人没有查过,大概是赞美闲居之乐吧。眼下只说后来出现了“赋闲”这个词…  相似文献   

10.
汉字中的“九”,本是一个尊贵、吉祥的数字:老天称为“九重”,皇帝称为“九五之尊”,器物之华丽称为“九华”,北京的名园北海有“九龙壁”,吉祥图案有“九九消寒图”,等等。但这个“九”字前面若加个“老”字,成为“老九”,就带上了江湖气,甚至是匪气;而若在“老九”前面再加个“臭”字,变成“臭老九”,那么,我们就只会闻到牛棚气,甚至一些血腥气了。中国的知识分子曾与“臭老九”之称,结下过长时间的牵缠难解的“孽缘”。  相似文献   

11.
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这话出自大文豪郭沫若之口。1963年,郭沫若游览广西兴安县灵渠时,盛赞它“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可见灵渠在大文豪心中的地位多么神圣!灵渠——这个钟灵毓秀的地方,让多少华夏儿女魂牵梦萦、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13.
林思翔 《福建通讯》2002,(12):45-46
初秋时节,我们来到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这里一马平川,遍地金黄,一派丰收景象。广告牌上赫然写着“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这个历史上官宦流放之地,如今被当地人自豪地称为:“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的台湾,似乎已很少有人关心和了解曾经的少帅张学良被软禁之地——“禅园”了。相较于许多人头攒动的知名景点,这个如今已改作花园景观餐厅的“禅园”甚至有些车少人稀、门庭冷落。如果不是特别留意,匆匆的过客很可能会与这个不起眼的挂着黄色题匾“禅园”的门庭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5.
世相谈屑     
“红二代”这个词“红二代”一词,不知何人所创,近年颇流行,市井及菜鸟记者喜用之。查其语义源流,初为元勋后代之谓,后扩至一般老高干(新高干不在内)之后代。然细审之,此词实不通不妥,乃殊不科学之用语,故官方文献绝不采用。“红”指何人,父辈乎,二代乎?传代乎?“红”乃革命、革命者、革命传统之谓,然高干二代必红乎?而工农子弟不红乎?非工农子弟不红乎?若认可工农子弟、各阶层子弟亦红,何不也称为“红二代”?然绝不可以。若皆称之,则此词亡矣。  相似文献   

16.
看好“后院”曹宪阁披览古史,笔者注意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不少权臣显宦对自身这个“前院”节律颇严,一生为官谨慎,不失勤政廉政之大节。可叹的是,他们往往对妻室儿女这个“后院”看管不严,结果导致“后院起火”,不仅自身的清名遭到站污,甚而祸及家族。历史上赫赫...  相似文献   

17.
蓝色,和平之色。 “蓝线”,联合同在黎巴嫩和以色列边界地区划定的临时分界线。 在“蓝线”,世界有个和平之梦。1978年3月,鉴于地区冲突加剧,联合国通过决议,派遣维和部队进驻黎南部地区。30多年来,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语言的各国军人,集聚在这里,共同追逐着这个和平梦想。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1,(12):41-42
2008年12月23日,满载着大陆同胞深情的“熊猫专机”从成都飞抵台北,万众瞩目的大熊猫“团团”、“圆圆”终于走进台北木栅动物园。这个源白上世纪80年代初的建议,曾令当时多方人士为之叫好,也由此开始了大熊猫跨越海峡的“征程”。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08,(7):5-5
一百年前,“奥林匹克”这个事物出现在刚刚“睁眼看世界”(毛泽东论魏源语)不久的国人面前时,这个词,大约是可以跟当时中国之外的生产力相对比较先进、科技文化相对比较发达的那一部分世界划等号的。认识和接纳“奥林匹克”,意味着向来以自己为天下之中心的中国人知道了世界是一个大家庭,而谁也不是中心,只是其中的一个成员而已。当时的国人,也一定渴望办一次奥运会,可惜,彼时之中国,神州积弱,民生凋敝,这只能是一个梦。  相似文献   

20.
杨林 《求索》2005,(12)
“是其所是”这个哲学命题可以在五个维度上展开,即自然之维、因果之维、差异之维、超越之维、生活之维。这种展开不仅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话语诠释,亦可归属为“事实解释学”的范畴,因为这个命题对为什么是、何以如此的究问不仅是“形而上”的,更是日常话语形式的哲学凝缩,如“自然而然”、“该是什么是什么”等等,本体之思与生活世界的际遇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