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乡村旅游扶贫何以“更上一层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深度实施,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产业扶贫的生力军。然而,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开展的乡村旅游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扶贫效果的实现。对此,我们需要通过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共同参与机制、加大乡村旅游配套性内容建设、推动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等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正>1.什么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六个精准"是哪六个?一是扶贫对象精准;二是扶贫目标精准;三是扶贫内容精准;四是扶贫方法精准;五是扶贫考评精准;六是扶贫保障精准。3."十大要件"是哪十件?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与进驻旅游企业存在"分配不均""不愿带、带不动""扶强不扶弱"等问题,导致乡村旅游难以实现精准扶贫。因此,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要发挥政府、企业、社区三者的能动性,加强政府监督和引导,建立社企"合作社",推行生态补偿和社区特许经营等机制,保障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成效。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7,(8)
<正>光伏精准扶贫,因其具有发电收益的稳定性、新能源推广的现实性、节能减排措施的创新性等诸多优点而倍受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的重视。作为光伏产业大省,江苏省政府对于光伏精准扶贫尤为关切,颁布《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分解下达2016年度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和组织编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江苏省光伏"领跑者"项目优选暂行办法》(2016),制定了针对扶贫  相似文献   

5.
正到2017年年底,我国贫困人口在3000万左右。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方,自身发展能力弱,脱贫难度较大,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我国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精准扶贫总体效率不高,帮扶措施还存在"大水漫灌"现象;二是扶贫开发责任没有完全落到实处,项目带动没有精准到建档立卡户中;三是扶贫合力还没有形成,相关扶持政策衔接不够,社会力量动员不充分;四是扶贫资金投入不能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6.
株洲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构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以分类分批为工具,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产业扶贫、社会扶贫、住房保障、健康扶贫"四大精准扶贫模式为框架,以内源扶贫为内生动力,取得了精准扶贫巨大成效,贫困县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株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功实践,为我国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点工程。党的十九大做出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并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别强调"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要做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8,(16)
正精准脱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脱贫攻坚高质量、高水平完成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创新精准扶贫机制,探索符合江苏实际的脱贫攻坚举措。创新精准识别机制,着力解决识别不够精准问题精准识别贫困户是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省基层扶贫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诸如"五看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扶贫新背景下,创新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当前高校培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创新和实践,既是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驱动高校学生创新就业必然选择。教育扶贫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但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着拉低乡村振兴效果、脱离扶贫工作实际、就业价值缺失、缺乏长远规划等现实问题。为此,有必要提出全面推进学生就业与乡村振兴协同联动、针对化促进教育扶贫与高校就业工作精准施策、深度化重塑教育扶贫与高校学生就业创新格局、长效化建立教育扶贫与高校学生就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9,(13)
<正>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在建设现代院所全过程,持续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农业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政治建设统领工程,明确科技创新方向。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担当起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开展"乡村产业、精准扶贫"等专题调研,不断完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瞄准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加强科研攻关,植物品种权授权总量位列全国教学科研单位第一;"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将统领乡村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之间的内在逻辑涉及因果逻辑、主体逻辑、实施逻辑三个方面,在实践中要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及规范理念和产业思维。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是要精准规划乡村振兴方案和市场营销方案,创新利益分配机制;二是要精准识别客源市场和贫困农户,提升地方经济效益;三是要精准开发特色商品和"三农"人才,培育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光伏扶贫是精准扶贫理念和扶贫实践探索的扶贫手段创新。本文以精准扶贫的视角,概括了光伏扶贫的内涵,总结了其类型、模式以及在扶贫实践中的应用推广,进一步基于应用推广问题,分析了光伏扶贫面临的一些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精准扶贫理念下做好光伏扶贫,要做到精准统筹、精准机制、精准监管以及精准聚焦。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而社会保障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重要组成,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我国政府有必要充分肯定社会保障的作用,以社会保障助力精准扶贫,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8,(16)
正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特别是脱贫攻坚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四化"同步发展需要出发,进一步精准目标、聚心聚力,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通过提升整体发展水平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仗,关键在苏北、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苏北地区实现精准扶贫与农民增收,是新时代江苏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南北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8)
现阶段消灭贫困工作的重点是精准扶贫,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总动员,大学生通过乡村支教为精准扶贫贡献一份力量。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造就人才的奠基工程,加强基础教育是乡村脱贫的长效机制,因为贫困乡村学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所以大学生可以通过乡村支教的形式为填补贫困乡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大学生乡村支教有助于精准扶贫目标的早日实现,精准帮扶贫困村民的下一代,彻底改变贫困面貌。大学生乡村支教的实施策略可以从团队组建、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与信任、根据学生的特点事先准备支教教学内容、大学生支教团队要争得自己所在学校的支持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是一种精准扶贫新体系,是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及产业的开发,提升农户的内在发展动力,进而带动其脱贫。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成为当前我国精准扶贫的中坚力量。但是,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政策、产业、发展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7.
正贫困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我国反贫困工作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尚未摆脱贫困人口多、贫困区域分布广和贫困程度深的局面。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成为热词。那么,如何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来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是有条件的农  相似文献   

18.
<正>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以"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总目标,以"四个三"("三通三改三治三提")活动为农业农村工作总抓手,以解决群众的诉求、回应群众的期盼、化解突出矛盾为突破口,在基础设施改造、人居环境改善、社会风气改变、特定群众关爱、发展能力提升等方面,高位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政策溢出效应,即"外部性"。从公共政策外部性视角看待精准扶贫政策的政策间外部性、跨域外部性和利益分配外部性,有助于加强对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效果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改善政策顶层设计、拓宽政策分析领域、提升政策执行成效,从而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0.
集体资产收益扶贫是近年全国各地解决贫困地区村集体和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家庭增收问题而探索出来的一种创新性扶贫措施。2012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实施这一措施中探索出"三变"改革、光伏扶贫和小水电扶贫、财政扶贫资金入股、担保金贷款等四种典型模式,积累了四条经验:一是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及引领作用,二是紧密结合农村各项制度改革,三是高度结合产业发展、借力企业开展工作,四是积极发挥村委班子和农村带动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