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毒性案件是法医学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中毒法医学鉴定的任务主要是解决是否中毒、中毒时间、毒物种类及毒物量、案件性质等。然而随着人们的医疗意识的增强.近年来由中毒后产生的医疗纠纷案件时有报道.尤其集中在患者的死亡是由中毒直接导致.还是由医疗行为的不当引起。这为中毒的法医学鉴定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中毒性案件的鉴定有时本身就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病史采集的不确定性及中毒者不配合治疗又可使这类案件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2.
441例中毒案例尸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41例中毒案件尸检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其中投毒杀人占35.37%,服毒自杀占49.21%,意外中毒占15.42%.毒物以有机磷最多,占43.54%,其次为磷化锌,占25.17%.中毒途径以口服为主,占95.92%,中毒者男性占45.58%,女性占54.42%,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21-41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 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 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常常会出现化学中毒的伤员,现场处理难度大,很容易造成中毒人员的伤亡,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本文从中毒机制.中毒表现、现场急救三个方面就苯、氟化氢、一甲胺、氢氰酸、苯胺等5类危险化学品的相关内容作了系统的阐述,希望能对一线抢险救援的人员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李伟  罗成生 《法医学杂志》1995,11(3):122-122
豆薯子中毒死亡2例李伟,罗成生(1.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南平3530002.福建省建瓯市公安局;建瓯353100)豆薯子中毒死亡在法医检案中少见,国内仅见一例尸检报道[1]。笔者曾见二例豆薯子中毒死亡案例,其中尸检一例,现报告如下:1案例死者郑...  相似文献   

6.
刘敏  易旭夫 《法医学杂志》1996,12(2):106-106
一氧化碳中毒迁延死亡1例刘敏,易旭夫,吴家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系,四川610041)急性CO中毒死亡与中毒时间关系密切,根据尸检发现及毒物分析结果易于作出诊断。对于CO中毒迁延死亡者.由于死亡距中毒时间有一定间隔,此时尸检难于发现急性中毒病理改变,毒...  相似文献   

7.
《刑警与科技》2004,(3):105-106
泄漏中毒事故同火灾事故一样,在2003年全年发生的所占的比例较小,从2003年7—10月国内安全事故数据来看,泄露中毒大约占2.1%。  相似文献   

8.
百草枯(Paraquat)是中等毒性农药,对人毒性极大且无特效药,中毒死亡率高。因其大量食用后一般不会立即死亡,中毒症状元特异性,事件初期往往不被重视.导致后期的死因鉴定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9.
8例眩晕停中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眩晕停中毒多见于儿童误服,自杀、他杀者少见报道,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共收集眩晕停中毒死亡者1例,误服中毒者7例,并进行了系统的法医学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分析1.1一般情况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29岁。其中自杀1例(29岁女性),服药量2625mg;误服中毒7例,为3~4岁儿童,服药量为445mg~650mg。1.2临床表现和尸体征象8例眩晕停中毒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除表1中所列症状、体征外,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3例,临床症状例数临床症状例数口咽部干燥2躁狂或躁动不安4声音嘶哑或构音困难3意…  相似文献   

10.
磷酸三邻甲苯酯中毒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玲  邓军虎 《法医学杂志》1996,12(4):226-227
磷酸三邻甲苯酯中毒1例郑玲,邓军虎(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检察院;陕西7100152.西安市公安局法医检验中心;陕西对0003)本文报告了1995年4月6月发生在西安市北郊的一起磷酸三邻甲苯酯集体中毒事件的法医学鉴定。同时对磷酸三邻甲苯酯的中毒症状,中毒机...  相似文献   

11.
毒鼠强中毒9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毒鼠强中毒案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观察了9例毒鼠强中毒案例,拟通过中毒后临床症状、中毒死亡尸体征象的观察,对现场案件性质、中毒原因的分析以及现场抢救有所帮助。1资料介绍收集的9例中毒人员年龄在2.5岁53岁,其中男性5人,女性4人;死亡6人,存活3人,死亡6人中男性5人,女性1人,存活的3人均为女性;9例中毒人员中,被他人投毒而中毒(死亡)8人,服毒自杀1人。2临床症状中毒死亡6人中,有3人分别在医院抢救3h、36h、20d后死亡,2人为当场死亡,1人中毒后死亡时间不详。中…  相似文献   

12.
11例毒鼠强中毒死尸检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近年来毒鼠强中毒死的案例在法医检案中经常遇到,已有个案报道,视系统报道11例。1资料分析本文资料选自青田县1996年1月至1998年6月检验的11例毒鼠强中毒尸检案例,其一般情况和中毒症状、尸检所见等见表1-表4。表1毒鼠强中毒发作时间(min)2讨论2,1毒鼠强特性毒鼠强又称没鼠命(Tetramine),四二四,化学名称:四次甲基二矾四胺,其理化性质为无臭无味,白色粉末状,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稍溶于丙酮和氯仿,化学性质稳定。该药毒力极强,比磷化锌毒力强15倍,为氯乙酸胺毒力的1.8倍『‘],小白鼠LDS。致死置为0.2mg/kg。毒鼠…  相似文献   

13.
罗本 《警界科海》2003,(3):50-51
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上存在着难以计数的化学物质.仅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就达近10万种。这l0万种化学物质在维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伤害。有关资料显示,每年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毒物侵害的人数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在去年我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所列举的十大案件里,中毒案件就占了两起。广泛普及中毒防治知识、切实提高公民的防毒意识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浅述由中毒性案件引致的医疗纠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毒性案件是法医学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中毒法医学鉴定的任务主要是解决是否中毒、中毒时间、毒物种类及毒物量、案件性质等。然而随着人们的医疗意识的增强,近年来由中毒后产生的医疗纠纷案件时有报道,尤其集中在患者的死亡是由中毒直接导致,还是由医疗行为的不当引起。这为中毒的法医学鉴定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中毒性案件的鉴定有时本身就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病史采集的不确定性及中毒者不配合治疗又可使这类案件更加复杂,因此,中毒引起的医疗过失的判断主要还是遵循中毒性疾病的诊治原则。笔者就我院发生的中毒救治医疗纠纷案件,结…  相似文献   

15.
中药“细粉零号”中马钱子中毒引起小儿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细粉零号”中马钱子中毒引起小儿死亡1例张国华,汪德文,陈怀芳,李如波,闫立志(1.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辽宁1100012.辽宁省公安厅刑科所;辽宁110032)马钱子系属剧毒中草药,引起中毒死亡已有个案报导[1-4]。本文报告一例34种中药复...  相似文献   

16.
猪甲状腺俗称“洋子”肉,位于猪气管上端,接近喉头甲状软骨腹侧。通常体积为4-5cm×2~2.5cm×1~1.5cm,呈暗红色。它所分泌的甲状腺素与人甲状腺素活性相似(在670℃才能被灭活,一般烹饪处理,不能使其丧失生物活性),人误食后容易导致急性中毒,其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某些农药、鼠药中毒的表现相同,在实际案例中容易混淆,影响案件的准确定性。本文对1起因食用猪甲状腺致20余人中毒,2人死亡案例的有关临床学资料进行分析,与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家兔急性有机磷中毒死后玻璃体液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家兔急性有机磷中毒死后不同时间眼玻璃体液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用5%敌百虫制作家兔急性有机磷中毒动物模型,在死后0~72h内不同时间点,采用留置微量重复取样法吸取眼玻璃体液,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眼玻璃体液中钾、镁、磷、钙、钠、氯浓度的变化,统计数据进行二项式回归方程拟合分析。结果家兔急性有机磷中毒死后72h眼玻璃体液中钾、镁、磷随PMI延长而逐渐升高,舻分别为0.9818、0.9700、0.9458,与PMI相关性好,其中30h内镁的相关性更好;钙、钠随PMI延长呈降低趋势,砰分别为0.7124、0.7355,相关性较差;氯表现不稳定掣仅为0.0869。结论家兔急性有机磷中毒死后玻璃体液中钾、镁、磷、钙、钠等离子浓度随PMI延长而改变,72h内总体衡量,钾与PMI最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作者通过小白鼠动物试验,结合实际案例,初步证实了中草药丝穗金粟兰中毒的病理学变化,主要靶器官是肝脏、肾脏和全身血管,表现为弥漫性变性、坏死与充血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曲马多在中毒家兔体内死后分布规律,为曲马多中毒检材采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家兔经口给予10倍LD50曲马多,待家兔死亡后迅速解剖取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FTD法测定其体液、脏器、大脑及右上肢和右下肢肌肉中曲马多的含量,比较其变化规律。结果血液和肝脏中曲马多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5μg/mL和0.05μg/g,提取回收率为97.60%±0.65%~103.10%±1.24%。曲马多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为:肾〉胃〉肝〉脾〉肺〉脑〉心〉上肢肌肉〉下肢肌肉〉〉体液(尿〉胆汁、心血〉玻璃体液)。结论大剂量曲马多中毒致死后在体内分布不均匀,组织中曲马多含量明显高于心血、胆汁等体液。  相似文献   

20.
1案例简介 1.1案情 张某。女性。70岁。2003年1月6日,张某因CO中毒去某卫生所接受治疗。后被诊断为C0中毒迟发性脑病。张某的家属认为卫生所在对张某施行的治疗中存在过错。2003年9月17日,某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结论为:诊断明确,为CO中毒,诊所在发病早期没有将病人转移到上级医院行高压氧治疗,在治疗措施上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