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原心定罪"的刑罚思想虽源起西周,但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原因,其表述仅流于观念.在儒家心性学说兴起及深入发展的前提下,才使其有了更充分的理论保障和逻辑支撑,并在儒家学说尊为封建正统思想后而得到长期贯彻.  相似文献   

2.
"应受刑罚惩罚性"是学界普遍认可的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但对该特征的理论精髓却缺乏深入的剖析和阐释.笔者从确认其刑法地位入手,分析了该特征的深刻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认定是否应受刑罚惩罚的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法治社会中,刑罚的存在是必然的.它必须同时具备形式正当性和实质正当性.刑罚的意义和目的要通过适用刑罚带来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来体现.  相似文献   

4.
<唐律疏议>规定了官员家人受贿罪.官员家人受贿罪在唐律中有十个罪名,犯罪主体是官员家人,犯罪行为包括受财、乞物、借贷、役使、卖买有剩利等行为.刑罚包括对家人的刑罚和对官员的连带刑罚,两者均比官员受贿的刑罚要轻.唐律官员家人受贿罪的规定和<刑法修正案(七)>"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规定有许多不同点,但也有相通之处.唐律对官员家人受贿罪的犯罪行为规定得细致周详,而且追究家人受贿的官员的连带责任,这对于完善现行刑法"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规定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刑罚观念的转变和对刑罚功能局限性的认识,刑罚谦抑性以及刑罚经济思想成为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非刑罚化处理的理论溯源;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非刑罚化处理的现实根基和强劲支撑;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非刑罚化处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保留死刑、少杀慎杀"是我党长期坚持的死刑政策,体现了刑罚的改造功能价值,可以尽量避免错杀,保存活证据,使反腐斗争深入.同时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既符合我国的实际,也顺应了世界刑罚的发展潮流.在我国的死刑适用中,仍要坚持"少杀慎杀"原则,废除经济犯罪的死刑,积极适用死缓制度,鼓励犯人立功受奖.  相似文献   

7.
刑法理论界关于刑罚个别化的定位问题存在着较大的争论,主要有几种观点:"肯定论"、"否定论"、"并行论"及"包容论".从实际出发,应持"并合论"的观点:即将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刑罚个别化统一起来,以罪刑相适应原则为基础,刑罚个别化是罪刑相适应原则在刑罚阶段的具体体现;刑罚个别化又有其独立存在的意义;罪刑相适应原则不能完全取代刑罚个别化.  相似文献   

8.
相继出土的甘肃居延汉简、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等竹简填补了对西汉初期法律制度研究的空白.近十年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刑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刑罚体系研究和具体刑名考证为内容的刑罚法律制度的研究,对刑罚适用一般原则和具体刑罚的适用原则为内容的刑罚适用方面的研究,以及汉初刑罚法律思想的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对刑罚的执行和刑罚的消灭制度研究不够;与同时期的其他简牍文献的比较研究尚且不够,并且对一些问题必须重新审视并考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这位当今世界的一代伟人,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法学家.毛泽东的法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法制建设上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基础.毛泽东个人的法律思想,是毛泽东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是新中国法律理论、立法和司法活动的理论基石.其中,毛泽东个人的刑罚思想,曾经对新中国的刑罚及其适用产生过巨大的直接影响,为现行刑罚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较之毛泽东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作为上层建筑的刑事法律和刑罚观也必然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当今的中国社会,改革作为时代的主流正猛烈地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然也涉猎到我国的现行刑罚,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我国的刑罚制度已成为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问题.因此,深入地研究毛泽东的刑罚思想,正确领会毛泽东刑罚思想的精髓,无疑对我国刑罚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个人的刑罚思想是毛泽东在长期革命的生活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它主要包括毛泽东的刑罚本质观、刑罚方法论、死刑观和毛泽东的省刑慎罚思想等.一、毛泽东的刑罚本质观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人学内涵.从"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来看,它着眼于社会和人的变化,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变化,可以说,人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逻辑起点;从"三个代表"思想的内涵来看,它蕴涵着"人民本位"、"人民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刑罚的选择,是人类社会理性而又无奈之举。随着社会的发展,刑罚理论也相继出现了报应主义、功利主义、并合主义。20世纪70年代,由于对现实的刑罚哲学和实践的不满,还出现了报应观念的重新复活。激烈而富于理性的争论给我们带来理论繁荣的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刑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刑罚使包括犯罪人在内的普通民众更加冷酷无情;刑罚是用诚实人的钱为犯罪买单;刑罚干涉了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及正常性;刑罚造成情感的创伤。  相似文献   

12.
《刑法修正案(八)》对我国死刑制度进行了完善:适当减少了死刑罪名;增加规定一般情况下适用死刑的年龄上限;调整了死刑与生刑的结构关系。此次刑法修正对于死刑制度的改革体现了立法者对于死刑适用进行控制的态度,实现了我国刑罚结构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体现了我国法制建设坚持积极与稳妥并行的思维。现行刑法关于非暴力性贪财图利犯罪和风化犯罪的死刑规定仍有待废除。  相似文献   

13.
死刑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所共同关注的刑法问题之一,而其受到诘难的重要理由在于其反人道性。本文以“人道主义”为基线和评判标准,从刑罚人道主义、死刑的一般预防目的、刑罚的人道关怀三个方面对死刑进行逐一考察并得出基本结论:死刑是残酷的、不人道的以及蔑视人权的首要刑罚手段,是违背刑罚人道主义的;死刑的适用超过了罪与刑的相当性,一般预防不应成为我国刑罚的目的,更不应成为我国适用死刑的理由;减少乃至废止死刑的适用是刑罚人道关怀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死刑有逐出刑罚体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死刑不引渡原则是现代引渡制度的产物,是随着人权观念的兴起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在实践中,对于死刑的界定却存在着争议,并且请求国与被请求国也常常对是否需要判处死刑存在不同的看法,这些都会对死刑不引渡原则的适用产生影响。另外,死刑不引渡原则是否构成了国际习惯法也没有定论。由于我国现阶段不可能会完全废除死刑,所以在同废除了死刑的国家进行引渡合作时就有可能产生纠纷,为此,我国《引渡法》也应引入死刑不引渡原则。  相似文献   

15.
死刑存废之争在世界范围内沸沸扬扬,然而坚持适用死刑的国家无论面临来自国际还是国内的废除死刑压力和呼声,仍在适用死刑。我国适用死刑的总趋势是减少,甚至逐步被替代,替代是接受彻底废除死刑观念的过渡。事实上,我国刑法大部分适用死刑的犯罪不存在替代问题;另一方面,替代也可能会带来某些负面效应,并对立法和司法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死刑价值选择与中国死刑政策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关于死刑的价值选择是生命权高于一切,严格限制死刑罪种;保障和尊重人权,严格限制死刑适用或执行对象;尚未废除死刑的国家应当坚持严格的死刑适用程序和严格的证据标准,并确认死刑犯享有赦免权和减刑权;同时号召成员国逐步废除死刑.我国应最大限度减少和控制死刑.  相似文献   

17.
"赔钱赎刑"是司法和谐的表现,应从司法和谐理念出发,运用思辨的方法,以实证为视角,对"赔钱赎刑"进行"三追问"与"二考察";进而得出其符合司法和谐正当性与合法性的理由是:人权保障理念对当事人双重保护的趋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促进刑罚轻缓化的实行;与修复性司法的国际接轨视野的催动;体现出一般公正下的个别公正的刑罚个别化的追求,以及在司法和谐技术上对法律潜在的认同。并对司法和谐的"赔钱赎刑"制度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转化和现实的具体构建进行了技术性考察。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中所有的主刑和附加刑(除驱逐出境外)均没有对犯罪人的国别作特别规定,但是剥夺政治权利不应该适用于外国人。对犯罪人适用缓刑不应把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作为条件,是否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也不应以主刑是否缓刑为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死刑存废问题的研究历来是刑法学的研究重点。我国经济刑法中大量规定了死刑的适用。文章通过对死刑演进历史和经济犯罪概念的探讨,根据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经济犯罪的特点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分析了经济犯罪中死刑适用存在的诸多不合理,提出应该废除死刑并采取其他刑罚措施替代其适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不应废除死刑,并从物质条件与人文背景来分析死刑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死刑制度的必然消亡,但是死刑废除的过程是一个死刑限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