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主持的社会性别与法律研究项目的研究表明,虽然在中国政策和法律中几乎看不到直接的歧视,但是,大量的看似性别中立的政策在实际中对妇女发展不利。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妇女发展的环境,在政策和法律中制定积极政策和措施十分必要。同时,还应当鼓励法律/政策的执行者从积极的角度解读政策并创造性地工作,在现有政策框架内尽最大可能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2.
民族和性别平等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权利之一,关注少数民族妇女贫困问题是实现民族和性别平等的基本要求。少数民族妇女贫困问题叠加了民资妇女和贫困概念,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产生缘由减贫机制。本文论述了少数民族妇女多维度视角下的贫困,从国家和相关部门整体的扶贫规划和实践出发,评价了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贫困区域的扶贫政策,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和措施中的贫困问题进行了评述和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劳动法律和政策制定中的社会性别平等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中国以及国际劳动法律和政策进行回顾分析,认为在法律和政策制定层面实现社会性别平等是消除劳动领域性别歧视的基础,主张在中国劳动法律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强社会性别平等的立法理念,把性别平等原则和方法纳入立法程序,逐步完善妇女劳动权益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世妇会以来,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实现全球性别平等做出贡献的进程中,中国不仅关注妇女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且重视建设有利于性别平等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除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实现性别平等同样重要的还有国际环境。在2015年9月27日召开的全球妇女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特别提出"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的主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与国际环境共同组成了中国对实现性别平等的环境因素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是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六周期国别方案社会性别平等项目重点关注的主题,也是中国维护妇女权益的重大关切领域之一为进一步整合、拓展和深化近年来有关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干预经验,扩大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社会影响,推动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法律政策、研究与行动,全国妇联社会性别项目计划于2009年11月25-26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政策性别分析理论与方法工作坊"2009年4月27日-5月6日在西安举行。本次工作坊由陕西省委党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西北工业大学妇女发展与权益研究中心主办,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协办,香港乐施会资助。该活动旨在提升参与者对政策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能力,培养并扩大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是政治过程的产物,体现为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的分配,一般是政府为解决现实和潜在的社会问题所做出的决定和措施.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许多新的政策和立法已经或将要出台,将会对一代乃至几代人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使我国现行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社会性别意识,推动妇女与社会协调发展,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于6月4-5日主办了"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专题研讨会,有关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沿着两条主线探讨运用社会性别观念分析社会政策,一条是探讨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以及国际政治的宏观走向,一条是审视和讨论我国的有关政策和立法,并与国外的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研讨会的情况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4.
子荷 《中国减灾》2012,(9X):8-9
<正>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面前,女性比男性更易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如何在全球环保减灾行动中纳入性别视角,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强调减灾决策过程中的性别视角在2009年4月召开的由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联合主办的"性别与减灾国际会议"上,来自43个国家、联合国妇女和灾害管理高级官员、国际非政府组织及学术团  相似文献   

15.
2004年7月7-11日,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为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大会共设立了97个专题论坛和5个特别论坛,其中涉及性别、性和妇女问题研究的论坛共9个,足见这类主题正逐渐成为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9个论坛分别是:“妇女和公共生活中的权力”、“全球化与妇女问题”、“酷儿理论”、“不同社会中的性别”、“社会运动中的妇女”、“性关系、民族主义与社会变革”、“亚洲国家的性别政治”、“改革中的中国的国家、家庭和性别转型”、“变迁世界中的家庭、婚姻和儿…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二孩"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育儿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妇女发展议题愈发引起中国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育儿问题不仅与性别平等、妇女发展紧密相关,也是关系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2017年9月16-17日,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让妇女回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堂平 《长白学刊》2005,2002(4):79-81
在围绕"让妇女回家"的争论里,男女之间的差异和平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从表面看,"让妇女回家"是关于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劳动分工问题,但它隐含了女性与家庭权力,女性与私领域,以及女性与性别本质等多个层次的问题.从社会性别角度解析"让妇女回家",表明其本质还在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18.
亚太经合组织妇女领导人第六次会议于2001年8月22-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在全球化过程中亚太妇女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来自亚太经合组织21个经济体的妇女领导人、女企业家、学术界的专家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400多人,研讨了以下四个议题:女企业家与国际市场;与女性经营的中小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妇女在科技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将社会性别观点融入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进程.此次会议通过的一个<声明和建议>要提交到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部长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正式会议,从而进一步推动APEC各经济体重视经济发展中的性别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培养选拔女干部政策措施评估和社会性别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选拔女干部的政策措施中,针对妇女的倾斜政策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别敏感,对在新时期促进妇女参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某些带有一定性别盲视的政策或有歧视后果的政策对妇女参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选拔女干部政策进行回顾和分析,是克服性别盲视和使政策趋向更为平等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妇女与社会政策--论妇女地位在北欧国家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性别角度研究福利国家,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把握妇女和国家社会政策之间复杂联系的方法。这一维度的研究被北欧女权主义学者所发展,它强调妇女对发展福利国家的巨大贡献。然而本研究将考察妇女与国家联系的另一个方面:即国家的社会政策是如何影响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本研究将讨论妇女作为家庭主妇、母亲、配偶和公民的角色,揭示北欧国家社会再生产体系的转型,考察北欧国家的社会政策发展及其如何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使她们成为社会公民。由此,本研究为思考在中国实现男女平等的现实道路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