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是秦法吗?张建国某些中国法制史教材或论著中,为说明秦法严惩盗贼,经常引用如下内容:《盐铁论·刑德》说:“秦之法,盗马者死,盗牛者加”。可是,如果查阅一下《盐铁论·刑德》篇,首先就会发现,原文中根本就没有“秦之法”3个字。请看《盐...  相似文献   

2.
贾谊《新书·过秦》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文,司马迁曾全部采入《史记》。作者以“过秦”名篇,目的在于批评秦统治政策的错误,以为汉家统治的借鉴,这在下篇的结尾说得非常明白:  相似文献   

3.
最近读了蔡义江、陆成侯同志分别发表的《稼轩词论两题》、《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两篇论文(以下简称“蔡文”“陆文刀),深感他们对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这三首脍炙人口的词篇(以下只标  相似文献   

4.
刖刑是我国古代一种非常残酷的肉刑。《国语·鲁语》:“中刑用刀锯”。《汉书·刑法志》颜师古注引韦昭曰:“锯,刖刑也。”《易·困》虞翻注:“断足曰刖。”《周礼·司刑》郑玄注:“刖,断足也。”《左传》庄公十六年和《汉书·刑法志》中,杜预和颜师古都分别解释为“断足”,可见,刖刑就是截去人的下肢的一种刑罚。  相似文献   

5.
《犯罪研究》2002,(6):79-80
·《犯罪研究》杂志创刊二十周年庆典·(5一2)杂志与祖国的法制建设~起成长…《犯罪研究》编辑部(5一74)与时俱进话未来锐意创新谱新篇·······,·……余红(5一75)《犯罪研究》杂志创刊二十周年研讨会纪要…余红整理.“中外犯罪比较研究”笔谈会·(3一2)非犯罪化思想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游伟谢拐美(3一8)《大清违警律》移植外国法评析·········,.·……李秀清·“加入认叮O与犯罪研究”笔谈会·(1一l)经济犯罪问题与我国经济安全战略探讨···……高峰(1一)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挤犯罪变化···············……  相似文献   

6.
“教唆”一词,原见于《元曲》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但作为法律术语则始于《大明律·刑律·诉讼》“教唆词讼”条,其含义,明《六部成语·刑部·教唆注解》为:“暗中调唆害人也”。今一般都认为“教唆”的概念始于汉代,并将“造意”与之等同。此说有误。  相似文献   

7.
秦自战国奉行法家主张,“缘法而治”(《商君书·君臣》)在长期的法制实践中以“寄治乱于法术”,“属轻重于权衡”,“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之外,不推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韩非子·大体》)的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8.
“黄帝李法”辨李明德《汉书·胡建传》记载:“《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得不由路,是谓好人,好人者杀。”苏林注云:“狱官名屯。”盂康注云:“兵书之法也。”颜师古注云:“李者,法官之号也,总主征伐刑戮之事也,故称其书曰《李法》。苏说近之。”关于胡建的事...  相似文献   

9.
“李逵”何以怕“李鬼”辛言如今,真的斗不过假的,“李逵”怕“李鬼”,成为市场竞争中一大怪现象。以音像市场为例,出了一盘《篱笆·女人·狗》,遍地爬出“篱笆狗”;出了一盘《新白娘子传奇》,满天都是“白娘子”。著作权法公布实施几年了,我国也相继参加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0.
张希坡 《法学杂志》2005,26(1):123-126
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于1949年2月22日发布的《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和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以下简称“中央二·二二指示”或“中央指示”),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标志之一,也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早已作为定论而载入革命史册。可是近年来却有人对此指示提出种种质疑。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的《产权与法》(纪坡民写的一本论文集,以下简称“纪书”),奇谈怪论颇多,其中一个观点认为:废除伪法统,并未明确是指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本文以党中央的相关文献为依据,阐明废除包括国民党的《六法…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言”字共有一百八十余见,其中作虚词用的约一百例。此中有一种句式,如“薄言采之”、“薄言有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祮之”,“薄吉撷之”。(以上《周南·芣苢》)、“薄言往愬”(《邶·柏舟》)、“薄言采芑”(《小雅·  相似文献   

12.
从几条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史料辨析《法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程树德先生在《九朝律考·汉律考序》中评价李悝《法经》“其源最古”,并将其列为“律系表”的首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史料所限,关于《法经》一直争讼不休。原因之一是现已发现的文献史料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对此,一方面,有待于出土文物的发现;另一方面,可以深入挖掘现有文献史料,寻找出一些鲜为人注意的史料,利用近年来出土的云梦秦简、银雀山汉简和张家山汉简,继续进行研究。本文正是基于后一种考虑,试图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法经》的亡佚及其名称、《七国考》所引《法经》的真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汤忠赞 《中国司法》2003,(11):36-36
路,《离骚》上称:“回朕东以复兮,及行迷之未远。”指的是道路。 路,还可指为道理,即理路。《书·洪范》:“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路,亦可比喻权位。《孟子公孙丑上》:“夫子(指孟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路,泛指大。《史记·武帝本纪》:“路,大也。”《管子·四时》:“国家乃路。”  相似文献   

14.
法苑书录     
《法律的文化解释》,染治平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蚊4年10月第1版(北京)。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之一。256千字,印3000册。收载梁治平、克利福德·吉尔兹、根特·弗兰肯伯格、安守廉等四位中、美、德国学者论文7篇。作者既有法学家,也有人类学家、哲学家。其中,吉尔兹将“阐释的人类学”理论运用于法律研究,弗兰肯伯格则系统地反省和讨论了比较法研究方法论,安守廉尝试从文化角度解释中国古代法,梁治平介绍了格雷·多西的“法文化”概念,并从方法论上和具体运用上对法律进行文化解释。不满意于实证主义和功能主义一类的…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人治”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法律思想领域中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课题。当时所谓“法治”,用法家自己的话说,就是“以法治国”(《管子·明法》、《韩非子·有度》)或“垂法而治”、“缘法而冶”(《商君书·壹言、君臣》)。  相似文献   

16.
释“立枯”     
《楚辞·九章·惜往日》有专泳介子推事迹的诗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页哭之。”对“立枯”一词的涵义,《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和1986年第4期曾先后发表过翟振业的《“立枯”新解》和钱益民、王体芳的《“立枯”辨析》两文,翟文对王逸《楚辞章句》的解释“文公得国,赏诸从行者,失忘子推,子推遂逃介山隐。文公觉寤,追而求之,子推遂不肯出,文公因烧其山,子推抱树烧而死;故言立枯也”提出异议。认为不合史实,是“向壁虚造”“无稽之谈”,“立枯”一词的正确解释  相似文献   

17.
堪称 2 0世纪我国最大规模译介欧陆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翻译项目———“当代德国法学名著”已于近期推出了首批四本译著 :考夫曼《后现代法哲学》(米健译 )、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 )、凯斯勒《马克思·韦伯的生平、著述影响》(郭锋译 )、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 )。预计 2 0 0 1年第一季度将出版另外三部译著 :克茨《欧洲合同法》(上卷 ,周忠海等译 )、G·雅科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冯军译 )、H·H·雅科布斯《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王娜译 )。此外 ,到 2 0 0 1年底 ,将有考无曼《当代法哲学和法…  相似文献   

18.
《德行第一》“陈太丘诣苟朗陵”条:“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又“顾荣在洛阳”条:“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行”、“下”是古代俗语词。《礼记·月令》:“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郑玄注:“行犹赐也。”《汉书·高帝纪》:“且法以有功劳行田宅。”颜师古引苏林注:“行音行酒之行,  相似文献   

19.
(一) 发闻《魏志·武帝纪》:“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闻,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卢弼《三国志集解》(下称《集解》):“不曰‘事泄’,而曰‘发闻’,谁发之?谁闻之?”华按:“发闻”,谓其事显见,被人闻知也。《同语·齐语》:“有居处好学,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发闻于乡里者。”《韩非子·说疑》:“众归而民留之,以誉盈于国,发闻于主。”《潜夫论·潜叹》:“虞舜之大圣也,德音发闻。”《后汉书·寇恂传》载董崇  相似文献   

20.
〔括弧内圆点前为期号,圆点后为页码〕寄语《当代法学》,···….…高狄〔1·1) 法学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把法学研究推向 新阶段…、·”·..”…尹佳(l·2)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 ”‘”““’‘’·”·“二”·“二伟起祥(1·5)法学的方法论与方法··….刘惊海(1·8)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的法律环境 ’‘””‘”·‘’,·’·‘’‘’‘··….吕彬(1·11)探索我国的行政诉讼……叶松春(1·13)行政诉讼检察初探··”·….陈磊(1·16)论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在宪法实施保障中的 地位和作用··”·”·“二杨泉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