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自1989年中蒙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双方关系稳步发展,两国在包括政治和经贸在内的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在蒙古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中蒙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健康互信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但同时两国关系仍面临不容忽视的挑战。蒙古为发展经济提出了“千年之路”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的实施将为未来中蒙两国的全方位合作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中蒙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蒙两国地理相邻,交通便利,经济互补性较强。近几年来,蒙古经济复苏,中蒙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资国。但中蒙经贸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摩擦,尤其是经济技术合作规模较小,合作层次较低。如何化解矛盾,加强各行业联系,进一步扩大中蒙经贸合作已经成为双方都十分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三大部类产业的比例关系、工业内部产业构成、主导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以及各自产业发展的趋势等诸多角度对中俄两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异同作了分析,认为两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对双方经济关系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决定了自发贸易(即市场主导的商品交换)的空间,即产业互补,具体而言就是,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交换俄罗斯的资源密集型产品;二是引发了两国经济合作的长期可持续性问题。现有的产业结构为两国的经济合作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两国的经济关系必须从互补性贸易走向战略性合作。这种战略型合作模式不是立足于静态比较优势,而是立足于国家整体利益和动态社会收益。  相似文献   

4.
蒙古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及中蒙资源合作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近年来蒙古矿业投资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开发潜力巨大。随着蒙古经济复苏、引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蒙古吸引外资的能力正在增强。中蒙在利用中国资金、技术开发蒙古矿产资源方面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大部类产业的比例关系、工业内部产业构成、主导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以及各自产业发展的趋势等诸多角度对中俄两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异同作了分析,认为两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对双方经济关系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决定了自发贸易(即市场主导的商品交换)的空间,即产业互补;二是引发了两国经济合作的长期可持续性问题。现有的产业结构为两国的经济合作提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两国的经济关系必须从互补性贸易走向战略性合作。这种战略型合作模式不是立足于静态比较优势,而是立足于国家整体利益和动态社会收益。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以来蒙古国经济及中蒙经贸合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08年以来,因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特别是受国际市场矿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蒙古国的经济严重下滑。2009年,蒙古经济呈现出上半年继续下滑,下半年小幅增长的趋势。中国作为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投资国,对蒙经贸合作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为中蒙两国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和确保中国对蒙经贸合作第一大国的地位,两国经济合作应该从数量到质量转变,从双边至多边扩展。  相似文献   

7.
<正>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存在着中俄蒙合作与中日韩合作"双轮驱动"的互动关系。在加快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中俄蒙合作,并以此促进中日韩合作。从周边地区形势来看,中俄蒙合作的条件日趋有利,应当顺势而上。1999年至今,中国一直保持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12年,中蒙矿产交易额占蒙古国矿产交易总额的70%。蒙古国平衡发展与俄美的关系、重视同日欧等国家的合作,但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和生活日用品进口来源是中国,目前,中蒙两国政治、经济关系处于最好的发  相似文献   

8.
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问题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10年前启动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已不适应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要求,中国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升级版"有利于提升中国—东盟的双边经济与政治关系,并为RCEP谈判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升级版"谈判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东盟全身心建设东盟共同体影响对"升级版"的投入;个别东盟国家担心进一步开放给本国产业带来冲击;地区形势不确定性增强;来自中国的谈判难度在增大。在中国与东盟经济都面临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升级版"建设要以投资来驱动中国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借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突破在基础设施、跨国金融和海洋合作等方面的升级瓶颈,共同打造好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旗舰"工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下半叶的蒙日关系经历了正常化与进一步发展两个阶段。为了推进两国关系发展,蒙日均制定了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政策:日本积极支持蒙古的民主化改革,建立两国间互惠的经济合作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蒙古则寻求同日本建立全面伙伴关系。蒙日间的经济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日本向蒙古提供政府开发援助、互利贸易和日本对蒙直接投资。伴随着政经关系的发展,蒙日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日渐活跃。  相似文献   

10.
中蒙俄交通走廊建设的本质就是为加快其经济走廊建设,进而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因而,中蒙俄交通走廊建设意义重大.在推进中蒙俄交通走廊建设进程中,良好的经济互补性、良好的政治互信基础、良好的战略合作基础都为中蒙俄交通走廊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支持,使得中蒙俄交通走廊建设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交流以及人文交流合作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加快推进中蒙俄跨境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更好地推进中蒙俄交通走廊沿线建设,中蒙俄交通走廊上的国家地区要充分利用各自比较优势,积极开展跨境次区域合作,加快交通走廊、经济走廊建设,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中心,进一步深化中蒙俄跨境合作.基于此,深入探讨中蒙俄跨境合作布局过程中的困境,并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领域探索出中蒙俄跨境合作的发展思路,进而提出中蒙俄跨境合作的对策:一是创新跨境合作机制;二是推进绿色合作与发展;三是深入推进中蒙俄三国跨境次区域合作.据此,更高质量推进中蒙俄跨境合作,重塑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为中国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契机.  相似文献   

11.
经济转轨以来,俄产业结构虽有一定的调整,但总体而言并未得到实质性突破。这种产业结构状态在保障俄经济正常运行的同时,也对其未来经济增长形成严重制约。如何加快产业调整与升级,是俄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谋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蒙古国政治转型与新政府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国政治与经济转型同步,这对处于民主改革进程中的国家具有借鉴意义。蒙古国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对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接壤,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区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十五”时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与俄罗斯和蒙古国的边境贸易逐步发展。为把内蒙古自治区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必须克服单一的外贸观念,由主要对俄、蒙经贸向欧洲市场拓展,由服务本地区发展向服务全国转变,进一步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李晓  陈煜 《东北亚论坛》2020,(3):43-57,127
新冠肺炎疫情的急剧扩散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冲击,使得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本文探讨了疫情对世界经济增长、深层次结构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等领域可能造成的冲击,认为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经济关系都将受到重大影响,全球化进程可能呈现出现碎片化发展趋势,全球治理赤字更加凸显且内容更加广域化,跨国公司的产业链重构进程将有所加快并更加注重安全因素。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国应采取更加系统的应对措施,短期内宏观经济政策重心应该从“保增长”调整为“保就业”,并努力确保外向型产业链稳定;中长期应该更加注重扩大内需,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和积极推进国际经济协调。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状况及细分的行业结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辽宁省的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产业而言已经过大,它的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出弹性较小,制约了其他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在细分行业中,辽宁省的整体经济中能最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的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其次是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餐饮业。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资源利用效率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东北地区由于长期以资源开发和产品初加工产业为龙头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其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点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高的经济产出。以能源为例,对东北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历年的计算结果显示:东北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减缓,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得到优化,能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从绝对值看,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布局等,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全面协调。  相似文献   

17.
香港经济转型中的人才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史,不论是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经济的称雄,还是日本经济战后的崛起,都是优先发展科技和重视教育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谁在科技和教育方面领先,谁就会在发展方面领先,这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的"先驱者利润".如果说,科技和教育犹如推动经济前进和发展的两个轮子,连接两个轮子的轴是人才,那么,人力(或人才)资源①的开发就是决定这两个轮子速率的枢纽.因此,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都十分重视人力资源战略.随着香港产业结构的转型、要素配置格局的改变、优势制度的不断强化以及国际人才竞争趋势的加剧,如何成功培养和吸引高科技人才与高附加值人才成为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和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而人才强港战略的推行可以将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到决定香港经济社会命脉发展的高度,可以为香港人力资源开发开辟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自1992年以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已经走过了16年的历程.虽然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取得许多重要进展,而且合作潜力巨大,前景为外界所普遍看好,但GMS合作毕竟启动时间不长,而且是在差异性比较突出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受外界因素影响较深.  相似文献   

19.
唐朱昌  陈勇 《东北亚论坛》2007,16(1):99-105
中俄的转型和发展需要中俄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实现”龙熊”共舞。深化经贸合作是两国实现崛起过程中的双赢选择。一个迅速工业化的中国需要稳定可靠的俄罗斯市场,一个日益强大的俄罗斯同样也需要参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潜在市场。在中俄两国几乎具备所有条件的情况下,经贸合作进展不尽人意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转型不彻底。然而,为实现共舞,当前两国应利用良好的政治关系,扩大深化经贸合作,完善经济转型。推动经济转型,完善市场建设,这不仅能消除影响双方经贸合作的基础性障碍,也是两国成功实现共同发展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20.
一、东亚经济发展政策的转变 (一)进口替代政策 从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东亚地区整体上处于恢复经济、完善经济结构阶段,重点发展工业,实行进口替代型的工业发展道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亚地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摆脱了对外国产品的严重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