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元化是一种强势货币驱逐弱势货币的货币替代现象,本币的可兑换程度、国内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本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财富水平、本外币真实收益率的差异及本币汇率是否高估等因素影响着一国美元化程度。美元化不仅会弱化一国财政政策的收入效应,而且还会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及其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性。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国美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为避免美元化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中国必须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并试行“目标区”的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2022年初以来,伴随美联储加息,日元进入快速贬值通道;11月后,随着美联储加息放缓和日本央行改变货币政策,日元汇率出现回调。日元呈现剧烈波动态势。短期看,日美息差扩大是日元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中长期看,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和日本经济结构变化是日元汇率变化的背后动因。对日本经济而言,日元汇率波动有利有弊,长期看弊大于利。对全球经济而言,日元汇率的剧烈波动或引发新一轮全球货币博弈和金融市场动荡。未来日本经济要想实现长期健康发展,仍需摆脱汇率依赖,真正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 ,人民币汇率作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人民币汇率水平通过影响对外贸易和国内外资本流动从而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增强。目前我国所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从制度安排上符合今后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汇率政策的目标取向 ,但从长远角度看 ,随着开放进程的加快 ,人民币汇率政策手段的单一化将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 ,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目标冲突也将更加显现出来。因此 ,我国应制定适当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并注意汇率政策与其它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 ,以达到国民经济内外部平衡 ,以实现稳定宏观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一、外汇市场剧烈动荡 (1)欧洲货币体系危机深重。继英镑、里拉去年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之后,今年法国法郎又一再遭到冲击,跌破对马克中心汇率的浮动下限。8月2日,欧共体财长和央行行长紧急决定,将汇率机制内的货币波动上下限扩大至15%(德国马克和荷兰盾仍保持2.25%的波幅),这才使法国法郎勉强度过难关。但欧洲各国经济严重衰退,货币强弱悬殊,欧洲货币体系难以摆脱危机。 (2)美元兑马克等欧洲国家货币升值。今年上半年,美元兑马克汇率从去年底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汇率制选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东盟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双边合作的进一步加强,汇率作为国内和国外经济联系的纽带,其汇率制度的选择以及实施什么样的汇率政策,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国家经济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1994年的墨西哥货币危机和1998年的东南亚货币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都直接体现在汇率水平的异动上,汇率水平的异动往往与汇率制度的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东盟间的金融合作就必须要解决汇率问题,以加强政策的宏观协调。一、国际货币体系下汇率制度的演变汇率制度是对汇率变动的一种约束机制,可以是完全约束、部分约束,也可以是放弃约束…  相似文献   

6.
徐坡岭  郑维臣 《东北亚论坛》2013,(2):107-116,130
对俄罗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持续高通胀的解释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通过对俄罗斯经济转型以来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可以发现: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在转型时期有更复杂的决定因素,其中,制度结构和金融系统效率是基础,货币政策选择发挥着关键作用;俄罗斯不同时期的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在复杂的制度变迁背景下难以相互协调,是高通胀得以持续的主要原因;货币政策由汇率目标制向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过渡是俄罗斯2008年金融危机后成功控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所在。这些发现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1996年印度尼西亚经济仍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经济增长率仅稍有下降,通过综合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紧缩财政支出和较为灵活的汇率政策,通货膨胀已经得以控制。货币管理当局显然也采取了诱导和直接管制相结合的措施以限制信贷的扩张。印尼政府也关心控制预算外  相似文献   

8.
〕1996年俄罗斯经济继续滑坡,但是首次自推行市场经济以来出现了有利因素:通货膨胀、卢布贬值、预算赤字均得到控制,改善了宏观经济的发展环境。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效地实行了货币政策,在抑制货币数量的增长速度、稳定汇率、降低利率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分析和了解俄罗斯货币政策有助于全面研究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俄罗斯经济的特点和趋势,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9.
从博弈论视角看拉美的"美元化"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弈论是研究经济主体之间交互决策的理论,是进行经济分析的前提之一。作者以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从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两个方面对拉美的美元化前景进行了分析。其结论是,拉丁美洲并不十分符合传统的最优货币区标准,因此,似乎不宜进行美元化。但是,下列因素为拉美的美元化提供了有力支持:资本的自由流动会加速拉美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较高的实际美元化程度降低了丧失独立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成本,实行美元化还会使拉美获得公信度的额外收益。此外,最优货币区标准的内生性更为拉美的美元化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  相似文献   

10.
郭华 《西亚非洲》2007,(2):42-46
非洲法郎区货币合作的路径是依附于对该区域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外主导国,且适合本区域要求的货币合作机制,它适用于由一些经济落后、经济实力弱小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非洲法郎区货币合作路径的利弊具存,一方面它有利于保持汇率稳定,促进资金自由流动,减少区域内成员国为争夺货币合作主导权而发生的冲突,提高本地区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非洲法郎区各国不得不让渡部分货币主权和汇率主权,而且该合作路径成功与否取决于主导国的态度和实力,甚至还存在汇率体制僵化导致的“过度借贷综合症”等诸多风险。  相似文献   

11.
独立后,巴基斯坦金融业有了明显的发展,已形成了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非银行发展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股票交易所等组成的较为完整的、运转灵活的金融系统。中央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贯彻执行货币、信贷等金融政策,各银行通过存款、放款等业务活动,为国民经济建设积累和提供了资金,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一、货币政策和执行机制货币政策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又要保持货币和物价的相对稳定。没有前者,就不可能扩大再生产,就谈不上经济的发展;没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美国的汇率政治在客观上推动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一机制的建立;而这一对话机制则为两国之间开展金融合作提供了平台。虽然特朗普政府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受到美国汇率政治的制约,但是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有效地抑制了美国的汇率政治对中国的施压。更为重要的是,中美两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合作是进一步推动双边金融合作的重要契机。中美两国政府应该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达成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以及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准入,以在微观层面上扩大双边金融合作的市场基础。从长远来看,中美金融合作的实质性进展也将是抑制美国汇率政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刘文  刘婷 《东北亚论坛》2013,(2):66-80,130
后金融危机时期,基于共同利益的需求,东亚货币一体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日韩3国货币合作在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国货币合作具有经济基础:3国经济力量雄厚,产业结构和资源互补性强,贸易增长迅速,汇率波动差异趋小,货币政策方向也渐趋一致。计算3国货币合作的OCA指数表明,与危机前相比,3国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已经有了明显改善,3国2011年的OCA指数与1995年欧洲各国与德国间的OCA指数相近,这表明与当初的欧盟相似,3国已具备进行深入货币合作的条件。人民币和日元的协调与合作对3国货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中国应谨慎而积极地分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李晓  赵雪 《东北亚论坛》2013,(5):24-34,128
自2000年以来,东亚地区的货币金融合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却始终未能突破"清迈倡议"的框架,至今尚未在汇率协调与合作领域有所进展。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东亚经济体汇率联动关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对推进东亚地区非制度性的汇率协调①及制度性的汇率合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短期来看,在实际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下,东盟五国兑美元汇率存在着一致性的变动关系;长期来看,东亚经济体间汇率存在着正向的协整关系,而这种汇率的联动性特征实际上是通过盯住美元得以实现的。因此,现阶段维持东亚经济体兑美元汇率的稳定、逐步提升中国作为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是缓解"美元困境"并逐步实现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的制度基础,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分析其与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之间的关联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全球金融安全网构建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国际货币体系风险处置和危机应对功能使得全球金融稳定和安全具有了基础保障;国际货币体系对于流动性管理的重视和全球流动性管理机制建设有利于保持全球流动性的稳定;国际汇率协调有利于国际收支失衡改善和汇率基本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还争取通过机制安排来弱化货币中心国的政策外溢效应;国际货币体系的治理结构改革是全球金融安全体系的基础保障之一。但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面临着诸如国际货币体系安全的内生矛盾、全球金融安全体系短板、全球与区域金融安全网络的迭代以及改革泛政治化等问题。基于国际货币体系与全球金融安全的内在关联,应在促进布雷顿森林机构的改革、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建立流动性管理机制、推进超主权货币建设、深化区域货币合作五个方面,推进全球金融安全体系的建设,保障全球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的制度基础,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分析其与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之间的关联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全球金融安全网构建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国际货币体系风险处置和危机应对功能使得全球金融稳定和安全具有了基础保障;国际货币体系对于流动性管理的重视和全球流动性管理机制建设有利于保持全球流动性的稳定;国际汇率协调有利于国际收支失衡改善和汇率基本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还争取通过机制安排来弱化货币中心国的政策外溢效应;国际货币体系的治理结构改革是全球金融安全体系的基础保障之一。但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面临着诸如国际货币体系安全的内生矛盾、全球金融安全体系短板、全球与区域金融安全网络的迭代以及改革泛政治化等问题。基于国际货币体系与全球金融安全的内在关联,应在促进布雷顿森林机构的改革、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建立流动性管理机制、推进超主权货币建设、深化区域货币合作五个方面,推进全球金融安全体系的建设,保障全球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7.
货币与汇率 越南尚未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越南货币为越南盾。1999年2月25日开始,越南实行爬行浮动的钉住汇率制。越南国家银行以上一交易日银行间市场的日平均汇率为官方汇率。在此汇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在上下0.1%的幅度内制定自己的汇率。  相似文献   

18.
欧元的国际作用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元的国际作用和影响胡小兵陈朝高长期以来,西欧为了摆脱美元在国际金融和货币市场上的困扰,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欧共体国家从60年代末期便一直在谋求建立一种稳定的汇率制度,实现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经过近30年的努力,终于在今年5月初布鲁塞尔欧盟首脑会议上...  相似文献   

19.
安倍晋三上台后面对日本经济重陷衰退、长期顽疾挥之不去的严峻形势,强势推出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在内的"三松政策",意在尽快实现经济复苏,结束长期通缩,改变"扭曲国会"局面,实现自民党政令畅通。安倍提出的激进经济主张虽然会对日本经济形成短期刺激效应,但是对于解决日本经济长期顽疾效果有限,并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一、"三松"政策的主要内容安倍晋三自命其内阁为"危机突破内阁",其面临的首要议题是"尽快刺激日本经济复苏、结束长期通缩"。  相似文献   

20.
欧元启动后的欧洲政治一体化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5月,欧盟首脑会议决定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11国,为明年1月1日正式实行单一货币欧元的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首批成员国。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经货联盟的建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更加难以逆转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