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刑事政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根林 《法学》2004,(2):112-120
我国狭义的刑事政策观与国际上通行的刑事政策观存在较大差异。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涉及到刑事科学的各个方面。刑事政策学是一门综合有关学科的跨学科的决策科学。刑事政策学的研究要打破“专业主义”垄断 ,实行“专业主义与非专业主义结合”的新模式。界定刑事政策概念和建构刑事政策理论需要立足于广义论的立场 ,以政策科学知识为背景 ,形成一体化的思想。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定位 ,决定了刑事政策学在研究方法上必然是一种一体化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
刑事一体化理论的精髓在于融通学科联系,解决现实问题。在这一概念中,"刑事"是指治理犯罪的相关事项,其外延涵盖犯罪、刑法(包含实体和程序)、刑罚制度与执行等。"一体化"是指相关事项深度融通。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的关系极为密切。刑事政策引导刑法立法,同时刑事政策又应当在刑法框架内起机制性作用,融入哲学、社会学、犯罪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理念,用以解决刑法问题,体现刑事一体化。刑法的刑事政策化是当代刑法的潮流,刑事政策有助于顺畅刑刑  相似文献   

3.
刑事一体化践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槐植  闫雨 《中国法学》2013,(2):139-146
刑事一体化理论的精髓在于融通学科联系,解决现实问题。作为观念的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的关系极为密切,刑法的刑事政策化是当代刑法的潮流,刑事政策有助于顺畅刑法的运作,强化刑法的适时、有效性。犯罪学概念的"主观恶性"在量刑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形成一体化的性状。  相似文献   

4.
刑事政策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卢建平 《法学》2004,(2):99-107
我国狭义的刑事政策观与国际上通行的刑事政策观存在较大差异。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涉及到刑事科学的各个方面。刑事政策学是一门综合有关学科的跨学科的决策科学。刑事政策学的研究要打破“专业主义”垄断 ,实行“专业主义与非专业主义结合”的新模式。界定刑事政策概念和建构刑事政策理论需要立足于广义论的立场 ,以政策科学知识为背景 ,形成一体化的思想。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定位 ,决定了刑事政策学在研究方法上必然是一种一体化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轻轻重重”刑事政策与我国刑事检察工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20世纪中期开始,受目的刑理论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以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为主题的刑法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新社会防卫论”为基础,提出“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口号,并曾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但是,这种轻缓刑的刑事政策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遭到全球范围内日益高涨的犯罪浪潮的强有力挑战。特别是近20年来,累犯率上升,刑事犯罪恐怖化、经济犯罪严重化,以及犯罪的有组织化和国际化,严重影响到西方社会的安宁。在没有别的有效措施的情况下,西方国家只好对原有刑事政策作出调整,即将轻缓刑的刑事政策调整为“轻轻重重”的复合型的刑事政策。“轻轻”就是对轻微犯罪,包括偶犯、初犯、过失犯等主观恶性不大的犯罪,处罚较以往更轻,基本策略是刑事立法上的“非犯罪化”、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6.
刑事政策之概念界定与学科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曲新久 《法学》2004,(2):107-112
我国狭义的刑事政策观与国际上通行的刑事政策观存在较大差异。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涉及到刑事科学的各个方面。刑事政策学是一门综合有关学科的跨学科的决策科学。刑事政策学的研究要打破“专业主义”垄断 ,实行“专业主义与非专业主义结合”的新模式。界定刑事政策概念和建构刑事政策理论需要立足于广义论的立场 ,以政策科学知识为背景 ,形成一体化的思想。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定位 ,决定了刑事政策学在研究方法上必然是一种一体化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7.
2006年11月25—26日,由北京市法学会、重庆市法学会、西南政法大学主办,北京市应用法学研究中心、重庆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协办的“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北京市法学会、北京市应用法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以及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法学杂志》社等理论和实务界的代表围绕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欧洲刑事政策在欧洲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中获得关注。欧洲刑事政策一体化表现在两个方面:欧洲法律的刑事化,即欧洲共同体、欧盟层面刑事法律规范的扩张和限制;刑事法律的欧洲化,即各成员国刑事法律对欧洲统一、共同的刑事标准的反应,前者集中体现为一体化,后者集中体现为一体化语境下的多元化。《里斯本条约》确立的多数表决立法机制为欧洲超国家的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一方面可能导致欧洲刑事立法扩张的风险,另一方面成员国为了维护自身的身份滥用防卫机制可能导致欧盟刑事立法的瘫痪。欧洲刑事政策一体化有助于解决这样的矛盾,为合理控制并引导欧洲的刑事立法和实践提供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陈伟 《法治研究》2014,94(10):82-8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在构建和谐社会时代主题背景下提出的指导性刑事政策,该政策的正确定位对刑法理论与实务操作意义重大。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主体、历史继承、具体语境、应有内涵等方面都说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基本的刑事政策,而非具体的刑事司法(审判)政策。"基本刑事政策"的定位对我国刑事立法的反思与结构性调整、刑事一体化方向的整体性变革、行刑方式的创新、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都将发挥有益功效。无论是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实施都将获得积极性功能,只有照此运行,才能真正契合该刑事政策提出的本意。  相似文献   

10.
论“放小”的刑事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罚并非万能,而是有其局限和天然的流弊。刑罚的目的、功能以及成本决定了刑罚的使用应是谨慎的、谦抑的,有边界的,尤其是对于轻微的刑事犯罪、无被害人犯罪、偶发犯等更是如此。基于对刑罚的限度与局限的认识,刑事政策上,在“抓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放小”,即对于不需台或矫治有可能的犯罪/犯罪人实行宽松的刑事政策,即非犯罪化、非刑罚化与非机构化的“放小”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严励 《北方法学》2011,5(3):83-99
刑事政策的横向结构是指刑事政策体系内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刑事政策的分系统是指刑事惩罚政策和社会预防政策。刑事惩罚政策是指国家机关运用刑事法律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一切手段、方法和措施,包括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和刑事执行政策。刑事立法政策是指在刑事立法中的策略、方针和原则,是刑事立法的灵魂。刑事司法政策是指导刑事司法实践的具体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刑事执行政策是指导刑事执行实践的具体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当代刑事惩罚政策已经出现了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和轻刑化、非监禁化和行刑社会化以及两极化的发展趋势。社会预防政策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对犯罪的控制和预防产生影响的具体措施、策略和方法。社会预防政策可以分为宏观预防政策与微观预防政策。在社会转型期,社会预防政策也应进行合理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在法治化的进程中,刑事法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在刑事法治中,刑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又左右着刑事法治的走向。刑罚有其限度和局限,刑罚的使用应该是谨慎的、谦抑的,有边界的,尤其是对于轻微的刑事犯罪、无被害人犯罪、偶发犯等更是如此。世界各国关于刑事政策的选择能给同样面临犯罪压力的我们以启示。基于对刑罚的限度与局限的认识,刑事政策上,在“抓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放小”,即对于不需矫治或矫治有可能的犯罪/犯罪人实行宽松的刑事政策,即非犯罪化、非刑罚化与非机构化的“放小”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3.
宽严相济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政策。近段时间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和具体实现方式等问题已经成为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焦点。其中,不少学者从实体法的角度阐述上述问题,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作为宽严相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将“出罪化、轻型化、和非监禁化”作为宽严相济政策的具体实现方式,也有学者认为,宽严相济政策的内涵就是“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4.
王振峰、王宏玉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政法论坛》上撰文《刑事政策与刑罚结构分析》,介绍了国际、国内刑事政策的变化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刑事政策朝着“宽松的刑事政策”和“严厉的刑事政策”两个不同方向发展,这种现象被称为刑事政策的两极化。所谓“宽松的刑事政策”。一方面是为了改善犯罪者更生和重返社会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为了减轻执法机关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狭义的刑事司法(刑事审判)承担着惩罚犯罪、保护社会和规范刑罚权、保障人权的双重机能,并且侧重于人权保障机能。刑事司法实践中,通过倡导轻轻重重、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裁量刑罚时把教育改善犯罪人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轻刑化”和“非刑罚化”,严格遵守刑事诉讼的正当程序,发挥刑事审判程序应有的“入罪”过滤功能和“出罪”畅通功能,实现刑事司法的人权保障机能。  相似文献   

16.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10月10日至12日,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在美丽的杭州召开,400余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围绕年会主题“和谐社会的刑事法治”,结合我国当前刑事法治建设的实际情况,着重研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刑罚的完善;二是商业贿赂犯罪;三是刑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在此,本刊围绕上述议题,摘要刊发年会上9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强制措施制度回归诉讼保障功能,应对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和深化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应当在厘清其内涵的基础上规范其适用范围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其实施路径包括正确把握逮捕的条件;进行实质化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用好、用足不起诉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合理衔接以及充分发挥辩护制度的重要作用等。检察机关作为捕诉职能的承担者,是该政策有效施行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充分发挥“司法纽带”作用。时机成熟时,应当对该政策进行延伸,形成“少拘少捕慎诉慎押慎判”的系统的刑事司法理念和政策。  相似文献   

18.
轻罪刑事政策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刑事政策轻缓化已是世界大势,不少国家在轻罪刑事政策的轻缓化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在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语境下,系统、深入地探讨轻罪刑事政策的研究概念、结构、根据、意义以及与相关范畴的关系等问题,探讨我国刑事立法、司法、监狱处遇等领域如何践行轻罪刑事政策,对于推动我国犯罪治理以及刑事政策体系科学化的进程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5月27日,由“恢复性司法与中国刑事诉讼法改革实证研究”课题组、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举办的“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与刑事和解研讨会”在江苏无锡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  相似文献   

20.
钱叶六  郭健 《法治研究》2009,(11):33-38
重刑刑事政策弊多利少,应予摒弃;而单极轻刑化的刑事政策仅仅关注刑罚的教育、改善功能,忽视刑罚所应有的报应、社会保护之机能,亦不可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是我国当前刑事政策的理性抉择。基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宽”的要求,我国关于非监禁刑种的立法有必要作相应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