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近年来,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大民生问题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其中房价问题尤为突出。然而,在如此长期、强大、密集的舆论关注下,部  相似文献   

2.
《辽宁人大》2006,(9):23-23
今年,监察部门将目光重点聚焦在医疗、教育、住房、环保等更多的民生问题上。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务院纠风办主任李至伦指出,今年纠风工作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推进解决教育乱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企业违法排污等损害群众环境权益问题等三项重点工作。今年年初,两部门联合出台了《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3.
图说两会     
骆杰  学军 《时事报告》2007,(5):28-29
每年的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备受海内外关注。今年两会召开前,社会普遍关注审议物权法草案、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等审议结果,节能减排问题,以及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呢?随着两会的进程,一些问题有了解决的方案,而另一些问题找到了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民生,不只是一个靓丽的字眼,更是鲜活的实践,百姓真切的体验。2006年,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一项项新举措的出台,一个个“老大难”问题的化解,一张张笑脸的出现,成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5.
正和教育、住房、养老一样,医疗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和社会关注热点。和教育、住房、养老一样,医疗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和社会关注热点。作为一个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生,对公众感受强烈的所谓"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医患关系的困境有更直接、更深切的体验。造成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其深层次或根本原因是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以  相似文献   

6.
在最近召开的市“两会”上,与会者就有关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民生问题进行了热议。从媒体的报道中获悉,许多政府部门认真听取代表委员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议而速决,本着“可以解决的马上解决”的态度,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民生问题的解决,受到了市民的称赞。  相似文献   

7.
韩寓群 《中国人大》2011,(19):24-25
保障性住房是社会上关注度比较高的一个问题。今年,中央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也都下了很大决心。我认为,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是眼前需要抓好的问题,而且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当做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大政策来对待。现在看来,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各地都非常重视,但仍出现了一些问题。任务压下来以后,  相似文献   

8.
哪些民生问题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大网站的“两会”民意调查显示,它们是住房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医疗改革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农民工待遇问题,其中,住房问题是最热门的话题。这些问题关系着亿万人民的福祉,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年就业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8年数据分析表明,父辈住房差异对青年初职获得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相比农村自有住房,父辈拥有城镇商品住房会显著提升子代的初职获得;父辈住房资产越高(以住房资产划分的住房阶层越高),子代的初职地位越高;以教育为代表的自致因素不但直接影响着子代的初职获得,而且能够改善父辈住房劣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差异不只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果,也可以独立于劳动力市场而作用于不同人群的利益分化。在青年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背景下,以完善城市住房制度来促进青年就业,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民生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的最热点话题。据一家权威机构不久前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15个省市进行的分层抽取调查显示,公众最关注的这些热点话题依次是:物价上涨、反腐倡廉、医改方案、就业问题、收入分配、社保养老、住房保障、司法公正、劳动者权益保护和教育公平。这十大热点中,有九项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与往年调查结果相比,物价、医改和就业问题、住房保障等民生议题的社会关注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民生是一个大课题,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共十七大把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12.
《政策瞭望》2007,(9):55-55
2007年,吉林省把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特殊人群救助、救助设施建设等八大民生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目前,城市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中村则是城市发展的伴生现象。随着城中村的逐步形成,村民进入了由农民变为居民的角色转换过程。与此同时,由于城市规划管理的缺失和社会管理力度的不足,城中村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变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吉林省把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特殊人群救助、救助设施建设等八大民生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关注民生责无旁贷。近年来,市人常委会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教育、就业、就医、社保、养老、住房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执法检查和监督调研,推动加快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贫有所济、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大代表参与其中,重责在身之感常常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16.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当前,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医疗、教育、住房”问题被认为是最突出的三个大问题。民生问题如何解决?构建和谐社会怎样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变化?自2006年12期始,“本期话题”栏目推出系列特别策划“关注民生”,与您共同关注民生问题。本期首先探讨“医改”相关话题。“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当老百姓的身边“小事”成为政府的心头“大事”,和谐社会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7.
艾有英  雷鸣  何斌 《楚天主人》2013,(11):25-27
<正>近几年来,大悟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监督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上,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城区限鞭、饮水安全、环境保护及教育、医疗、食品安全、住房、司法公正等众多民生专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视察、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活动,推动一大批民生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逐步解决,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让人民群众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8.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是个民生问题,同时也是个社会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改善,同时也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前,我国还有许多城镇的房价一直在高位运行,相当数量的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因此,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破解住房难题的良策。  相似文献   

19.
王礼人 《乡音》2012,(2):21-22
在张庆伟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民生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2年省级财政将安排民生方面的支出720.9亿元,围绕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办十件惠民利民的实事。这十件实事涵盖了住房、饮水、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低保、文化、环境、困难群众等民生的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20.
据了解,我国社会救助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方面的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等制度。社会救助的对象是基本生活或某一方面处于困难状态的群众,因而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落实程度直接影响到最困难人群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