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灾害损失情况的报道要依据有关主管部门发布的准确统计中央宣传部与国家地震局1999年5号文件(《关于防震减灾宣传报道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中早已明确规定,国内破坏性或有影响的地震发生后,“有关人员伤亡及灾害损失情况由抗震救灾指挥部或地震主管部门适时作出公告。新闻报道内容应与公告内容一致并不得抢先发布”,请各新闻单位一定要严格遵守这一规定。涉及地震人员伤亡、灾害损失情况的报道,稿件必须送国家地震局等主管部门审核。发表内参,也应慎重向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冷静地处理好宣传工作遇…  相似文献   

2.
正1978年以来,中国重特大灾害发生频繁,灾害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发生在中国的重特大灾害足有40次以上,平均每年1—2次甚至更多;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仅国家层面启动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就有5次之多,这些灾害所具备的致灾因子超强、发生概率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严重、灾害影响范围大、灾害影响时间长等特征十分明显。对比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四川芦山地震和云南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我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流行病学专业的工作者,加入了中国疾控中心向灾区派出的抗震救灾防疫队伍。在灾区.我亲眼目睹了家园尽毁和人员伤亡的场景,亲自参与了抗震救灾防病防疫的工作.亲身感受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台风、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火灾、爆炸、生产事故等意外事件每年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云南鲁甸6.5级强烈地震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准确掌握地震灾情、科学做好地震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专家组赶赴灾区开展灾害损失现场调查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6.
张昱 《中国减灾》2012,(6X):21-23
<正>地震灾难不仅导致了人员伤亡,基础设施受损,而且破坏了社会关系,使原有社区体系解体,因此,灾后重建不仅是基础设施的重建,更是社会的重建。灾害的社会破坏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造成小鱼洞镇的人员伤亡、基础设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鲁甸6.5级强烈地震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准确掌握地震灾情、科学做好地震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专家组赶赴灾区开展灾害损失现场调查评估工作。现场调查评估工作组由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专家组部分专家,部委、高校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组长为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  相似文献   

8.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一些特别原因使本次地震出现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灾区山高谷深,地形陡峭,自然条件和地质环境恶劣;人口密集、集中连片贫困,土地资源承载力严重不足;大量村落分散在陡坡和峡谷地带,灾区房屋和道路等基础设施暴露度高、易损性大、恢复力低;地震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堰塞湖等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9.
何飞  葛立元 《中国减灾》2013,(11):40-41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台风、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火灾、爆炸、生产事故等意外事件每年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今年年初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严重伤痛尚未平息.汶川大地震又以其巨大无比的破坏力震动了世界。这是两场真正意义上的巨灾.这两场巨灾的不同之处是.前者对建筑物的破坏较轻、人员伤亡较少.后者对建筑物的破坏和人员伤亡都十分惨重。其共同之处是这两场巨灾都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经济损失重,灾害造成了大范围的交通、通讯、电力中断,抢险救灾难度非常大,靠地方的、区域的和应付常规灾害的力量和办法难以应对.需要举全国之力应对.需要全民动员和多主体参与。汶川大地震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1.
正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因其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深远的社会影响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以汶川地震与西南地区特大旱灾为例,通过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突发性特别重大灾害和渐发性特别重大灾害在不同阶段中救助的主要区别,认识到特别重大灾害救助受灾害类型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生于今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区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在同样受到地震波及的成都市,社会各界都向严重受灾地区伸出援手,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共同度过难关。他们中间,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在蓉生活工作的台湾同胞,他们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奉献着无限的爱心。提起这些终生难忘的瞬间和记忆,他们这样说……  相似文献   

13.
张磊 《中国减灾》2008,(2):56-57
“巨灾”顾名思义就是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灾害。有人认为,巨灾是指对世界范围内的保险业和再保险业造成冲击的灾害,相应的承保损失达到或者超过50亿美元;有人认为,一旦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国GDP的1%即可视为巨灾。归纳起来,巨灾大致具有“发生概率低、造成损失重、不确定性强和承保危险性大”这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马旦珠 《中国减灾》2011,(19):42-43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青海省民政厅积极采取各项救灾措施,保障了灾民的基本需求和灾区的生活稳定。回顾一年多的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干旱、洪涝、风雹、地震、台风、雪灾、低温冷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灾害主要表现为季节性明显,区域性较强,以水旱灾害为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轻于常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害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危害大,迄今为止人们尚无方法控制地震。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人口、财富、信息的聚集地。城市一旦遭受地震灾害,其灾害特点突出表现为: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次生灾害连发、社会影响广泛。统计数据表明,我国  相似文献   

17.
2011年3月11日,距离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130公里处(北纬38度,东经142度)发生里氏9.O级的强烈地震,震源深度24公里。此次地震引发了海啸、核泄漏等一系列复杂的次生灾害,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是日本战后死亡人数最多、该国观测史上最强的地震,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巨灾。  相似文献   

18.
彭凯  马韵 《中国减灾》2024,(8):38-39
<正>四川泸定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震后,四川省确保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及时高效核定灾害损失,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参考依据。在实践中,四川不断总结经验,规范工作流程,持续提升灾害损失评估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四川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相似文献   

19.
<正>城市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城市系统中的生命和社会物质造成危害的自然社会事件,给城市带来灾难和经济损失。为建立和完善城市总体综合防灾体制,抵御各类城市灾害并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各地开始探索应对城市突发灾害的应急管理方式,其中修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减少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一项重要举措。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  相似文献   

20.
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地区发生7.6级的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两岸同胞骨肉相连,台湾同胞的灾难和痛苦牵动着全体中国人的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得知地震消息后立即发表谈话,对这一重大灾情表示极为关切,对受灾同胞表示亲切慰问,对遇难同胞表示沉痛哀悼,并表示愿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提供一切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