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枝一叶总关情,寒冬最是问暖时”。元旦春节前走访慰问,关心关怀困难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传递党和政府关心关怀的重要载体,让群众既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爱,又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谓走访慰问,就是既要“走”,也要“访”;慰问既要“慰”,也要“问”。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闲暇生活的教育诉求——兼论新型农民工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农民工的闲暇时间多了,在享有闲暇的同时,却又发现拥有闲暇并不全是惬意,也有无尽的迷茫,农民工的闲暇活动出现了"问题化"倾向,需要教育引导.同时,实现农民工生活有保障,并在城市里扎根,重要途径是提高其素质.指导他们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工转变.这种新型农民工是对现有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一种突破.充分合理利用好自己的闲暇时间,是实现这种突破的关键.开展农民工闲暇教育,要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农民工闲暇教育观念,明确农民工闲暇教育的主要内容,加强农民工闲暇教育的主要我体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工闲暇教育的运行机制,出台激励性政策,促进农民工闲暇教育的持久开展.  相似文献   

3.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人格塑造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属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受父辈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活理想诸方面的影响,同时他们客观上既没有优越的个人"先赋性"地位,又缺乏占强势的适应现代竞争社会的"自致性"地位,因而容易形成既不同于城市同龄,又不同于家乡同伴的不健全的边际人格.因此,如何培养在城市公办学校就读的民工子女的健全人格问题,就成为新形势下学校必须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4.
宗教与民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宗教对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既有正面的功能,又有负面的功能.要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和认识民族发展中的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5.
德育人文关怀要在人格教育中得以实现,要求人格教育要以人为目的,满足个体与社会的双重价值取向,通过培养人的德性人格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人格教育充分体现德育人文关怀的价值目标、核心理念,才能符合德育人文关怀的人学范式,才能在实践层面引导人们明察善恶是非,追求至善至美,塑造德性人格。  相似文献   

6.
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健康发展既需要强大的国家,也需要成熟的公民社会,需要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形成既合作又制衡的平衡关系.国家要有意识地推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引导公民社会参与政治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公民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要主动寻求与国家的合作,同时发挥对国家的参与和制衡功能.如此,民主政治发展就成为国家与社会各方之间相互协商、相互妥协的一个渐进而又持续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严祖山 《党课》2011,(10):60-61
江苏盐城市组织全市900多名大学生村官给8000多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当“政治秘书”“文字秘书”和“生活秘书”,为老党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并将服务情况列为大学生村官工作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既完善了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同时也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向老一辈学习的机会,促进他们加快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流向日趋多元化,这使许多毕业生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此时正是这些流动党员最困惑最迷茫也最需要党组织关怀的时期,我们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党委就是要在这个时候把党的温暖送给他们。”这是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铸对中心建立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格局所做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三个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蕴涵隽永,既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寄寓了深刻的时代沉思;既是对尘世生活的精神超越,更是对理想生活的理性回归.人文精神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对国家、对民族乃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关怀;二是对他人尊严的尊重、对他人价值的肯定、对他人命运的关切;三是理想人格的塑造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学是最能彰显和孕育人文精神的场所,大学的气派、大学的特色、大学的风格其实就在于其独特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大学历史的沉淀和凝练,且无时而不体现在我们的教育环境、教育活动之中,并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向度上予以延展.  相似文献   

10.
<正>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一是教育管理与关怀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及时了解、掌握并解决党员的实际困难,又要注重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寓关怀服务于教育管理中,体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促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二是政治上关心与生活上帮助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党员的政治权利,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参加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参与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又要解决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  相似文献   

11.
每到年关,各地都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把困难群众的冷暖记在心上,数九寒天到他们家中问寒问苦,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难题,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也是干部恪尽职守的表现,是一件值得大力提倡的好事.但是,困难群众在欣喜之余,也期望政府和干部把"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做得更加务实.……  相似文献   

12.
注重人文关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人文关怀"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一个新提法.把人文关怀引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并非对思想政治工作莱一方面提出的要求,也并非通过某一具体问题的改进就能得以实现.提出注重人文关怀,既是对过去一段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同时又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注重人文关怀对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指导意义是全方位的,把注重人文关怀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就是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内容、方法、主体等方面进行突破和转变.  相似文献   

13.
2007年,隋欣通过天津市选调生考试,来到红桥区邵公庄街道,成为一名普通的民政科工作人员。刚到民政科的时候,每天零距离地接触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常常要与痛哭流涕的困难群众、描龙刺凤的刑释解教人员打交道,这让隋欣感到手足无措同时,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棘手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工作上的不适应,加之随着全区工作的需要,一些与她同时参加工作的选调生被调到了区里的有关部门,这令隋欣既羡慕,又感到有些失落和迷茫。  相似文献   

14.
平等作为西方国家行政官员的一个重要德性,是指行政官员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只拥有法定的权力和权利,不享有也不该享有特殊的权力和权利,即特权.行政官员是否拥有这一平等德性对于他们是否能够道德地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离不开彼此的交往与合作,这一社会生活中的特点决定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总要结成一定形式的共同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社会联系的扩大,血缘关系的落部为地域关系的民族这一新的共同体所取代。民族一经产生,既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与接触,又因为民族毕竟是基于不同特征而形成,因而他们在交往与接触中必然伴随着差异、矛盾乃至冲突。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制度安排。尽管民族间的差异、矛盾将同民族的存在而长期存在,但其实质和解决、处理的途径却因社会性质、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异。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目前  相似文献   

16.
杭州今日城市文化人格正是由千百年来这座城市所积淀的历史文化濡化而来,其形态是十分多姿多彩的。千百年来,杭州山水的柔美、秀丽、清幽与坊巷的繁华、热闹与喧嚣,形成了独具韵味的城市空间与人文景观。这使得———生活于斯的杭州人是幸运的。他们亦乡亦土、亦工亦商、亦俗亦雅,既理性又浪漫,既可享受市井生活;又可欣赏山水胜景,既注重物质空间;又向往精神自由。入世有佳肴香茗、夜夜笙歌;出世有梵语精舍,钟罄相续。生活于斯的杭州人又是潇洒的。由于山水之美与物产之丰造就了物质与心态上自给自足的基本前提,形成了杭州人随遇而安、随物…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傅伟韬 《党史文汇》2006,(11):48-50
罗荣桓元帅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他十分重视干部工作,特别注意从思想上、政治上关心和爱护干部.对于犯错误的同志,他既严格要求,又给予热诚关怀和帮助;对于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的同志,他更是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得到解脱.他的崇高品德和风范,赢得了广大军队干部的衷心爱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流向日趋多元化,这使许多毕业生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此时正是这些流动党员最困惑最迷茫也最需要党组织关怀的时期,我们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党委就是要在这个时候把党的温暖送给他们。这是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铸对中心建立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格局所做的诠释。目前,全省3981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正在就业指导中心享受着党组织的温暖。  相似文献   

19.
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挖掘民族文化深厚的资源,加快推进文化统战工作,对于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继承又创新民族文化,利用文化资源服务统战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文化建设,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推进新疆文化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20.
自近代以来,西方德性伦理为规则伦理所取代,义务论和功利论成为伦理学的主流。20世纪50、60年代,伦理学领域的这种形势发生转变。西方德性伦理学出现了复兴。他们反对以规则为核心构建伦理学理论,认为要把德性作为伦理学的基础,规则从属于德性,进而将德性作为人的幸福生活的一部分来理解。它从实质主义而非形式主义来诠释伦理学,并重视实践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兴对于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构建目标、构建内容、构建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