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欣 《新长征》2007,(6):60-62
慈母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慈母的爱是儿女的太阳。她,蜗居在塑料布和木板建的窝棚里7年,尝尽人间艰辛;她,靠卖冰糕供一对儿女和失去父母照顾的侄女上了大学;她,一直隐瞒自己的蜗居生活,手术后化妆打消孩子的挂念。她叫麻桂荣,曾被评为感动松原十大杰出母亲。  相似文献   

2.
信仰铸造坚定如山的绝对忠诚。陈觉、赵云霄烈士是一对革命夫妇。他们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下始终坚贞不屈、矢志不渝。就义前,赵云霄给孩子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启明,我的小宝贝!你可记着,你的母亲是23岁死的,你的父母是为革命牺牲的,是为了信仰和追求革命真理而死的!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辜负你父母的  相似文献   

3.
开国上将陈锡联,原名锡廉,1915年1月4日出生在湖北黄安(今红安)高桥区九龙乡徒山彭家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出世之月,恰遇陈氏族谱名录编修截止之时,因此他的名字赶上了入谱的末班车。为表庆贺,长辈们给他取了个乳名“谱庆”。参加红军后,登记的人把他的名字写成了锡联,他年纪小又不识字,当然弄不清“廉”与“联”的区别,后来有了文化,也没有去考究,便将错就错,一直以锡联为名。陈锡联的母亲雷敏是黄安庙咀湾附近的雷家洼村人,生于1886年11月18日。她嫁到陈家后,生育了两女、两儿,陈锡联排行老三。陈锡联的父…  相似文献   

4.
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人们深切思念的一种反映,许多人通过梦境来展现自己的思念之情。毛泽东思念故乡之情有"别梦依稀咒逝川"的诗句,鲁迅思念母亲之情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诗句。而作为开国少将的李中权,经常思念他牺牲的父母兄妹,曾写有"多梦萦绕夜夜"等诗句,反复表达他那无限凄苦的思念之情。李中权,四川达县人。解放前,在家乡蒲家场上小学五年级时,老师张爱萍(地下党员)经常向他们讲述革命道理,给他看列宁的《论两  相似文献   

5.
2015年是陈锡联上将诞辰100周年.回顾他一生走过的历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军队担任领导职务,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聪明的放牛娃当上“红小鬼” 1915年1月4日,陈锡联出生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高桥陡山彭家村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在他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抚养他,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能够吃饱,陈锡联到七八岁时就到本村的一个地主家放牛.尽管他很勤劳,却仍过着经常挨饿受冻被欺凌的日子.有一天,他从山上放牛回来,帮地主家扫地,不小心扫帚没有放好,倒下来打坏地主家的一只猫碗,地主婆就不给他饭吃.他饿着肚子回到家里,看见母亲就嚎啕大哭.母亲把他抱在怀里安抚,心疼地流下眼泪.这件事情以后,陈锡联开始动脑子想办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践革命人道主义的典范钟仁金傅连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受父母的影响,年幼时即在教堂里洗了礼,成了基督教徒。由于从小入教,加上慈母的教育和善良的天性,他对教义中的“人道”二字从内心赞同。这明显反映在他的从医行为和同情帮助弱者的善举中。他为人治病,不论富贵...  相似文献   

7.
作者以深厚的无产阶级革命情谊 ,记叙了陈锡联作为中国共产党员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辉煌业绩和战斗的一生。文章再现了陈锡联自 14岁就投身革命 ,所经历中国革命各个不同时期的革命功绩和操守。特别是他一生追求真理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功高不自恃 ,始终保持克己自律、生活俭朴、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相似文献   

8.
刘万路 《党史文苑》2007,1(2):34-35
共和国开国上将陈锡联,于1915年1月4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詹店乡彭家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29年4月,在被地主压迫得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陈锡联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先后参加了开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四次“围剿”、艰苦卓绝的长征,历任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部指导员,红三十军第八师二六三团政委、团长,红四军第十师副师长、师长、师政委。  相似文献   

9.
吕春 《党史文苑》2009,(3):13-17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毛泽东、周恩来,还是朱德、邓小平,他们对父母感情的天平总是偏向于母亲。母亲在他们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相反,父亲倒显得无足轻重。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学的第一堂课上,我请学生们讨论一个问题:究竟是不是父母生了孩子。他们的回答不约而同地肯定:当然是父母生了孩子。从生物学的角度,先有父母后有孩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文化人类学却偏偏要给出一个不同的答案,即:是孩子“生”了父母。试想,在孩子卅生之前,一个人身上哪里有父亲或母亲的身份?只有等孩子降临人世,男人和女人才成了父母。也就是说,是孩子赋予了男人或女人父亲或母亲的角色意义。因而才说,没有孩子就没有父母。  相似文献   

11.
刚过门儿时,母亲是个高挑、俊俏的小媳妇儿。作为地主家的女儿,在那个讲究“出身”的年代,为了摆脱无休止的革命改造,她20岁就嫁给了个子不高、长相平平的我的父亲。他们没有爱情的畅想,直接进入婚姻的内容,生儿育女,赡养双亲。流年似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对特殊缘分造就的夫妻,却始终恩爱。每每问及父母爱情保鲜的秘方,他们却总是相视一笑,缄口不语。  相似文献   

12.
难逢国庆佳节回家,未满七旬的慈母却因病去世。我这个做长子的,在她临终前没能侍候几日,怎能压抑和阻挡住心中的悲切和起伏的思绪呢 ?  平生性善慈母泪,今日疾病悲儿情。是哀思,是内疚,但也感到欣然……  1997年夏天,我从忻州地纪委到了贫困偏远的山区小县河曲任县纪委书记。那年,我父母的身体已经很衰弱,尤其是母亲,积劳成疾,病弱不堪。河曲是全省重点贫困县,也是重点扶贫县,又因我的岳父是地道的河曲人,我早听他讲过家乡的贫穷和落后,当时我想,这样落后的地方早该有千军万马去声援帮助。也许是故土亲情,但更是工作的…  相似文献   

13.
连续3个春节,我的父母都是在郑州和我一起过的,因为母亲的病恰逢春节前夕要复查,复查结束,我就让他们留下来,干脆过了节再走。郑州毕竟有暖气,过节时就不担心他们冷了。今年的春节,母亲是计划复查后一定要回去的,父亲和母亲也有同样的想法,他们说这恐怕是咱在淅川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了,明年的春节就要在唐河过,应该趁走之前和亲戚们走动走动。  相似文献   

14.
陈锡联印象     
<正>陈锡联是个传奇式人物。他七八岁就开始当长工,13岁担任儿童团团长,14岁参加鄂豫皖边区红军,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任团政治委员,20岁任师长。要是做个对比的话,今天20岁的青年人还是偎依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陈锡联这个年龄已经是一位战将了。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07,(11)
慈母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慈母的爱是儿女的太阳。她,蜗居在塑料布和木板建的窝棚里7年,尝尽人间艰辛;她,靠卖冰糕供一对儿女和失去父母照顾的侄女上了大学;她,一直隐瞒自己的蜗居生活,手术后化妆打消孩子的挂念。她叫麻桂荣,曾被评为感动松原十大杰出母亲。2006年5月14日,吉林省松原市三角公园附近的育才小区门口卖雪糕的麻桂荣接二连三地接到大儿子麻立平、大女儿麻丽媛、小女儿麻立红从各自大  相似文献   

16.
肖湘娜 《湘潮》2023,(7):31-32
<正>参加革命这么多年来,黄君珏回家陪伴父母的日子寥寥无几。入狱几年,父母更是操碎了心。这次回到久别的家中,看到妈妈的头发白了不少,黄君珏内心充满了歉疚。想到母亲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父亲为了自己入狱的事多方奔走,她觉得自己对这个家亏欠得太多太多……黄君珏将自己的恋人王默磐正式介绍给了家人,他们的感情经过了生与死的考验,彼此认定对方就是自己的革命伴侣。家里人也很喜欢这个礼貌踏实的小伙子,他们尊重女儿的选择,也很欣慰她有了一个好的归宿。回长沙不久,  相似文献   

17.
王明是中共党史上“左”、右倾错误路线的代表人物,但毋庸讳言的是,他的家庭却是一个革命的家庭。追溯他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到:少年时代的王明继承了父亲的严谨、勤奋,母亲的要强、好学;同时,王明青年时代的革命经历又反过来影响着父母和弟妹,使他们一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04年5月23日,王明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镇(今属金寨县)一个城镇贫民家庭。王明是家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字典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的字典里,最重要的最醒目的就是她的孩子,她永远怕他们饿着、冻着、累着、委屈着。母亲已经97岁了,耳聪目明,思路清晰。尽管她基本足不出户,但是她的心思和情绪一天也没有安安稳稳陪着她在屋子里待过。她心里似乎揣着一只无形的遥控器,轮番地在她的子女中搜索着,  相似文献   

19.
<正>抗日战争时期,我父母怀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在红岩村相聚、相知,成为了革命伴侣,并携手一生。他们是忠诚的红岩村人,其身后骨灰一半撒在嘉陵江里,一半深埋红岩的泥土中。红岩村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也成为他们永恒的归宿。2023年3月7日,是父母结婚80周年纪念日。在春至人间的季节,我倍加怀念他们。  相似文献   

20.
阿成  韦娟 《党员文摘》2008,(2):19-20
1998年4月10晚,福建宁德地委书记荆福生接到噩耗。其母亲因心脏病突发而撒手人寰。 在处理母亲后事的悲痛日子里,荆福生接到宁德越剧团演员吕玉萍的吊唁电话:“荆书记,慈母驾鹤西去,你千万要保重身体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