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运用综合生态系统模式完善我国流域管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管理作为一种水资源管理制度,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虽然在立法上确定了流域管理的法律地位。但是,我国流域管理制度尚存在较多的问题,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应按照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我国水资源自然流域特性和多功能统一性的流域管理制度,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最大的综合效益,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世进  何凯 《法制与经济》2009,(2):110-111,113
流域管理作为一种水资源管理制度,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虽然在立法上确定了流域管理的法律地位。但是,我国流域管理制度尚存在较多的问题,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应按照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我国水资源自然流域特性和多功能统一性的流域管理制度,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最大的综合效益,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外流域管理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在流域管理立法与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于防治流域污染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此为鉴,检视我国流域管理的法律制度,尽管我国《宪法》、《水法》、《环境保护法》以及地方性流域管理法规等构成了我国流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其在实施流域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囿于体制等原因,我国流域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科学性、综合系统性不强,甚至存在法律冲突和体制冲突现象。为此,应当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为指导重构我国流域管理立法,为流域内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日趋严重的水危机,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此,有必要对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及我国流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个全面的认识。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法律探讨,为构建行之有效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 ,旧《水法》侧重于水利建设的治水思路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条件下水事活动的要求。新修订《水法》强化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明确了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 ;突出了水资源的水质管理 ,弥补了旧《水法》体系中只重控制手段 ,不重保护结果的漏洞 ;而且在节约用水方面确立了全新的制度 ,使节水工作有法可依。当然 ,新《水法》并不十分完美 ,它的不足和疏漏之处仍有待于引起立法机构的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流域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环境治理是事关我国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流域治理的基本法律制度,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流域治理的立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流域管理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幸红 《法学杂志》2007,28(3):103-105
科学合理的流域管理体制,是实施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本文针对我国现行的流域管理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珠江流域为视角,结合珠江流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特性,提出流域管理目标模式,即以流域为单元的一体化管理,建立流域管理体制,即流域管理委员会与流域管理局双层体制,采取流域管理方法,即立法、行政、市场调控、公众参与等综合手段,旨在为我国建立一个完善的流域管理法律体制提供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8.
流域水资源管理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域水资源管理是人们科学、有效地开发、保护、利用水资源而建立的适应于流域自然特性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追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流域为单元实行一体化管理,合理配置、调整和平衡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的水环境资源利益和社会经济利益。因此,在立法上应理清相关法律关系,以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的建立为切入点,制定综合性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法》,并根据各流域的特性和存在的法律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专门法规、规章。我国应该选择统一的一体化流域管理体制模式、明确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地位、职责和职权、完善水权法律制度和公众参与的法律机制,建立一套适应水资源自然流域特性的统一流域管理制度,使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流域治理法律机制关注法律作用于流域治理的系统性、动态化过程。作为法律机制的作用对象,流域是以水为核心要素和纽带形成的特殊空间。这一空间特质对流域治理法律机制具有塑造作用,其具体表现在法律机制的维度、边界、组织结构和具体手段等四个方面。但是,囿于传统一元空间观下对流域的"水系空间"定位,法律机制的上述四个方面分别存在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实效性问题。当前,中外流域治理的最新发展经验表明,作为一个"社会--生态系统",流域应当升级为多元空间观下的"国土空间"。有鉴于此,流域治理法律机制亦需相应地对上述四个方面加以完善,以实现流域治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0.
规范水行政执法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利社会管理,维护良好水事秩序的重要保障。目前水行政执法存在当事人水事法律观念淡薄、水行政执法受多方干预、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规范水行政执法要加强水法律法规宣传,强化执法巡查,强化执法监督考核,强化部门协调,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1.
水事矛盾频发的现实以及行政调处的"政府失灵"使得司法审判成为水事纠纷解决机制新的期冀。利益纠葛复杂、行政权力色彩浓厚的水事纠纷案件能否最终得到司法的公正裁决考量着现行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将水事纠纷行政处理纳入公益诉讼的范畴并付诸于司法实践,起到了"阳光化"的监督作用,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正式确立则有望成为补救水事管理"行政低效"的良方。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春光 《法学论坛》2007,22(6):122-127
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国流域水资源现状是人均占有量少,流域分布不均,浪费严重,污染加剧.流域水资源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是立法理念陈旧,法律法规相互冲突,水权界定不清晰,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缺失,公众参与立法制度缺位.解决的法律对策是转变指导思想,更新立法、执法理念,制定流域法,建立系统的流域管理机构,建立水权制度和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密西西比州法律和政策体系从联邦和州两个层面来保障流域生态环境的用水权,确立了生态环境用水的法律地位,并强调水使用的有益性和合理性。我国应借鉴密西西比州在法律中明确保障有益而合理的用水,确立生态环境用水的优先地位;中央与地方合作管理生态环境用水,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沟通合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化、具体化。  相似文献   

14.
流域生态补偿基金制度是法律对流域生态补偿基金性质和资金的来源方式、使用、保值增值、管理等所作的系统性的规定,是流域生态补偿基金的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理论依据、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的法律规范的集合。构建流域生态补偿基金制度有利于衡平流域生态利益、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对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客观事实,决定了跨流域调水中运用行政手段来协调利益冲突的有效性越来越差。我国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对跨流域调水中涉及的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等问题进行利益衡平,处理各相关方的合理的利益诉求,从而建立完善的长效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6.
自CEPE实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主要涉及到来自国外的产品通过港澳实施规避我国对外贸易管理措施的行为。但是由于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自身的缺陷导致我们无法对规避行为进行有效的规制。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解决对外贸易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招标投标法》第 31条对投标联合体共同投标活动做出了原则概括的规定 ,但是对投标联合体的法律性质、牵头单位的选择及权利义务、各成员方的权利义务、投标联合体的组织与管理、违约或侵权责任分担等理论和实践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文章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的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各相关机构必须高度重视,提升到法律和制度管理的层面上,确实保障环境.本文以黄河上游环境问题为例,探究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希望能对我国区域环境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长江流域水资源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作为公共资源和流域资源的属性,要求对长江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目前,我国已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都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流域水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和突出。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立法属于预防性立法,它更要关注或者重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现象的法律调整,更大程度上保护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现行立法存在的问题和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特性的研究,提出了制订《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办法》立法的设想,具体地为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建立统一有效的制度体系设计了基本结构、管理体系的设置原则、保护机构的职权以及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从2000年移动与联通推出短信息业务以来,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创造了“拇指经济”的神话。但是也暴露出诸多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以及利用短信息进行犯罪等问题。对短信息进行法律治理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从法律的角度看短信息到底有哪些法律问题,我国目前的法律究竟能否完全涵盖短信息领域,从立法的角度应该如何加强对与短信息的管理等等,都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