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体性事件是学术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热点,也是透视当下中国基层政治生态的重要渠道之一。聚焦于近十年来国内学界的群体性事件研究,对既有学术作品回顾和反思,可以发现:在国家取向下,群体性事件意味着政府治理过程中存在不足,谁来治理、如何治理、怎样治理、治理成效、治理困境是研究的侧重点;在社会取向下,群体性事件则凸显社会力量不断成长,不同利益群体相互之间存在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的行为特征、内在动机、行动逻辑、后果影响等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家治理与底层研究一直是群体性事件讨论中的两个重要视角。在分析框架上,现有研究形成了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各具特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理念中的群体性事件及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之一,是社会不和谐的特有反映。考察近几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数量和社会关注程度,以“三农”问题为核心的现代农民或农村问题仍然是主导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方面,另外,就业、金融和贫富差距等问题也经常引发群体性事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处置群体性事件,应重新确立决策观念,理性理解事件的引发原因,并注意处置中原则的刚性和方法的柔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得居民通过群体性事件维护自己的权益。环境群体性事件对于反映环境问题、促进特定问题的解决、形成相关的制度和规范等具有重要作用。环境群体性事件是一种现实性社会冲突,社会冲突的多元化功能性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关注,必须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外境外关于集群行为和群体性事件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 ,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国外境外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类型 ,形成原因及过程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众心理及行为特征 ,处置原则等方面都有系统的研究 ,这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置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群体性事件 ,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群体性事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必须面对与认真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因此,对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理性研究,是公安机关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础.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由来及其界定,以及进入新时期以来,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状况、发生原因及其内在机理,是公安机关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中,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包括: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社会作用、主导方面、防控重点等。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常态现象,它在对社会稳定形成干扰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社会管理者相对于参与者来说是事件的主导方面,公平正义的缺失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标本兼治、治本为主是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受"路径依赖"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还只停留在描述和对策的层面,更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文章认为,群体性事件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的一个自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以诱发的主要原因为论,可将发生在农村的群体性事件分为“械斗、税费、土地”三个时期。从历史上看,为便于研究和区分,可将上世纪80年代及之前发生的以山林水利纠纷等为主的群体性事件称为传统群体性事件。传统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外部特征就是宗族械斗。但近几年学术界似乎已使其变得陌生,发生在2004年8月19日的江西省贵溪市的恶性械斗事件又使它变得清晰。政府应对农村传统群体性事件有更积极的作为,避免类似事件的重演。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参与主体虚拟化、发生场域网络化等特征,网络群体性事件利害兼具,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对社会政治和经济还存在诸多的消极影响,社会主体活动及客观环境易诱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应加强防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法制化建设,推进防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民主化建设,形成并完善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体系,促进社会稳定并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表现形式愈趋激烈,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此种社会现实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就群体性事件的特征而言,呈现出了发生突然;群体性事件人员、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以及有组织性、原因的复杂性、处置难度较大等特点。究其原因,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政策法规不健全、社会不公和作风不正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政治、社会、法制因素;基层组织控制力及全局驾驭能力弱化,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体制性因素。为此,有必要从事前调控、事发控制和事后处理三个方面对我国群体性事件进行预防和应对。  相似文献   

11.
善治是一种全新的治理理念,其根本特征在于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近年来,我国各地接连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因此,从善治的角度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世界各国的社会难题。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也呈增长之势。从社会心理和政治心理层面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可以为找到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方法,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疏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由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最常见的一种公共危机事件,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具有主体多元性、形式多样性、目的明确性、规模可控性等特点。治理由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应当立足源头治理,关注民生,注重协调与配合,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当前“社会问题”之一的群体性事件, 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已成为我国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在准确把握特征、透视主因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属性和客观危害,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判,从而更好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在我国一些地方呈多发态势,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及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青年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是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未得到妥善解决.为此.各级共青团组织要从切实维护青年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青年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积极应对青年参与的群体性事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是在经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相互碰撞集中爆发的外在形式,其主要分为因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诉求难以满足和经济利益冲突转化为政治诉求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等三种类型。国际社会有着成熟的处置群体性纠纷的方法和经验,在借鉴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应当通过建立社会调解机制、新型社会组织参与机制和信访运行机制,探索构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目前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群体性事件的内涵、诱因、特点趋势以及预防治理等加以详尽论述,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同时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以更好地防范和化解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经济纠纷和社会矛盾随之增加,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化和冲突引发了大量的群体性事件,2008年6月到11月,接连发生了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重庆、三亚等地出租车罢运等群体性事件。这些频频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当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2009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全国上下既要齐心协力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也要花精力来处理由金融危机所引发众的多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通过对话的方式解决日益频发、突出的群体性涉访事件是大势所趋。通过对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武力威胁和震慑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群体性涉访事件现场处置中,受民警自身素质的影响,还无法同参与群体性涉访事件的群众进行对话。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民警在群体性涉访事件现场处置中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的内涵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诠释。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理解见仁见智,而且往往因为研究视角的不同有不同的侧重。文章从词义、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及历史的诸多角度对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进行评述,以期形成对群体性事件概念的完整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