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三联书店出了一本书,九月初刚刚面市,诗人流沙河写的,曰《隔海说诗》。这是一本今诗话类的著作,所话者,台湾当代诗人们的诗。这已是流沙河第二本评述台湾诗人的著作了。一九八二年,他在《星星》诗刊上就有过一月一篇,连载一年的文章,后来结集于八三年出版,是为《台湾诗人十二家》。十二家者,根据台湾出版的《当代十大诗人选集》选的十家:纪弦、羊令野、余光中、洛夫、白萩、痖弦、罗门、商禽、杨牧、叶维廉,又添入了郑愁予、高准两家。每家一篇简短的介绍,再附录若干首诗。  相似文献   

2.
鲁迅和张爱玲都具有自觉鲜明的"诗性书写"倾向,因文学观念、价值立场和人生体验各不相同,必然呈现出迥然而异的诗美特征:从外在文体风格来看,一个冷峻,一个凄美,透露出两人心灵深处诗人般的孤独感和荒诞感;从内在叙事结构来看,大量隐喻和转喻成分的存在,使得他们的小说文本具有了结构语言学功能上的诗歌意义。  相似文献   

3.
8月27日下午,在南沙沟一所幽静的住宅,我们见到了钱氏三兄弟。提起这三兄弟,知识界的人士都不陌生:最年长的钱钟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蜚声中外的学者;居次的钱钟韩,是江苏省政  相似文献   

4.
德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台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的时候,一个青年诗人寄给他几首拙劣的诗,并在信中写道:"我对标点是不大在乎的,请您自己填上吧!"冯达诺很快就退还了那些诗,还在退稿信中写道:"下次来稿请光寄些标点来吧!诗有我自己填好了."这件"名人佚事"一直萦回在我的脑海中,对那些高傲自大者,确实要象冯达诺那样给他一个绝妙的讽刺,以便让他头脑清醒一些,懂得什么叫"谦逊".  相似文献   

5.
<正>在滦平县农行家属院传达室门口,墙上挂着一个白铁皮箱子,上面写着"张伶九信箱"。84岁的老人对记者说:"这是我自己做的。我书信来往多,在这挂个信箱,收发方便。"一辈子勤思考、爱学习,张伶九如今依然耳聪目明,文思流畅。谈到家书故事,他吟起当初作的一首诗:"寻常家书诗史篇,呕心珍藏几十年,梳理割爱献国家,复制育后家风传。"343封家信2005年,张伶九从北京电视台和《北京青年报》得知张丁等人发起"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  相似文献   

6.
林之源 《理论探讨》2003,(5):100-101
对毛泽东悼念罗荣桓的诗,国内学者有各种看法。对这首诗的理解,见仁见智,认识并不统一。曾有同志撰文,认为此诗是关于接班人的,诗中表明毛泽东对林彪有批评的意思,对林接班还不放心。他想问一问罗君:你的老搭档林某为人如何?还有人认为,诗中第五六两句中的"斥"和"昆鸡"指的是林彪,"大鸟"和"老鹰"指的是忠厚老诚的罗荣桓,说明毛泽东对林的反感和不信任。这些看法都是不正确的。毛泽东这首诗主要是赞扬罗荣桓、表达毛泽东对罗荣桓的逝世的深切哀痛与惋惜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关于诗的小故事,说一个诗人得句道:‘一轮明月照姑苏’,诗句当然平常,算不了什么隽句,但一位冬炵先生听了,大不以为然,批评道:明月普照大地,岂有独照姑苏一地之理,不通。此句应改为‘一轮明月照姑苏等处’才通。 对这样的批评家你能说什么呢?上海方言叫做‘缠夹二先生’。缠夹二先生总自以为真理在他手里,因而  相似文献   

8.
羞称同志     
同志:多么光荣的称号! 许多年间,我和许多同志都这么相信。当我们互相以同志相称的时候,怀着何等自豪的感情,因为我们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我们可以一起赴汤蹈火,为共同的理想而献身;我写过一句诗,说:“同志——这就是忠实和信任。”然而,现在每当我称人同  相似文献   

9.
风翎 《各界》2014,(7):68-70
王维一直都喜欢桂花,送朋友走的时候,计算分别的日子,所用的就是桂花:“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而看到喜欢的茱萸也是要用桂花来比较,这茱萸有多幸运: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相似文献   

10.
故乡的月亮     
李普 《瞭望》1996,(34)
“月是故乡明”,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这句诗看起来不合事实不科学,没道理。万里同此月华,哪有什么明不明的呢?但是千多年来她引起过多少人的共鸣啊。人们带着各自实实在在的经历、体验和认识,觉得这一真情的抒发无悖于常理,而且正好说到自己心里去了。  相似文献   

11.
<正>那年在桃花潭初识冰雪芹。清清爽爽的一位年轻女子,见面就是这句诗打动了我:"君未来我不敢凋老了红颜。"这是一首新诗,她用了古典的"君"称谓。写新诗的人很少如此的,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交谈之后我知道,她有较深的古典文学修养,擅长旧体诗词,并习惯于以旧词入新诗,新中有旧,这造出了新鲜的感觉。冰雪芹的旧体诗词数量很多,出有专集,评家多有嘉  相似文献   

12.
舒芜 《瞭望》1992,(24)
四十六 俞弁《逸老堂诗话》卷上云:“元萨天锡尝有诗送诉笑隐住龙翔寺,其诗云:‘东南隐者人不识,一日才名动九重。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袖衣香暖留春麝,石钵云寒卧夜龙。何日相从陪杖履,秋风江上采芙蓉。’虞学士见之,谓曰:‘诗固好,但闻、听字意重耳。’萨当时自负能诗,意虞以先辈故少  相似文献   

13.
正与郑福田先生交往,是借助于何奇耶徒兄的引荐。最初听说何奇兄与郑兄合办诗书展,我还没太在意,因为这年头顶着"诗人"头衔打油的太多,就像连毛笔字也写不像样的"书法家"更多一样,以为只是互相之间乐一乐而已。看着都是"家",其实业余水平都算不上。但有幸读了郑兄的几十首诗以后,忽然发现这绝对是个"武林高手",信手拈来,出口成颂,而且用典出神入化,如盐着水不露痕迹;更考验才情功力的是"快",  相似文献   

14.
陈漱渝 《民主》2014,(3):43-47
<正>中国古人向往做"米寿"(88岁生日),更向往做"茶寿"(108岁生日)。李霁野先生生于1904年4月6日,今年是他诞生110周年。年轻时医生预言他难以活到40岁,年老时又有医生预言他定能活到100岁,但这些预言都不灵验。他虽未能庆祝"茶寿",但超过了"米寿",仍属于"喜丧"。但单凭活得长还不足为"喜"。每个人要给人间留"喜",除了年龄,更重要的还要有业绩。李霁野先生是诗人,写过语体诗,也写过格律诗——仅旧体诗就多达600多首。李霁野先生并不认为他的诗都好,但他要求自己确有真情实感时才动笔,决不为写诗而写诗。他尤喜好散文随笔,认为这种文体取材广泛,凡风俗人情、奇闻趣事、  相似文献   

15.
"亲其师,则信其道"这句古训时刻告诫我们:但凡能够赢得学生尊敬和爱戴而且在教育上有所建树的教师在他们教育生命的词典里决不会少了"爱"这个字。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  相似文献   

16.
正编者按:"法不禁止即可为"和"法无授权不可为"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反复被人们引用的两句谚语。据报道,2014年2月11日,拥有深厚法学教育背景的共和国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引用了这两句法谚。此消息一出,引起行内外许多人士的热情关注。为了正确理解这两句名言,本刊特约政治学、法  相似文献   

17.
粗朴的力量     
正东汉时期,有一首诗《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公无渡河"是说没有渡口、没有船,你不应该渡河。"公竟渡河",本来不可以做,可是你做了。这可能是一个发疯的男子投河而死,妻子赶到江边,捶胸顿足唱出来的四句歌词。民间的声音和文字不一定有特别的意义,有的只是很直接的情感呐喊。可是我最欣赏的诗就是《公无渡河》这种,它可以完全不管形式,没有押韵、对仗、叠句,就是这么直接,只是不想让自己的丈夫死掉。  相似文献   

18.
来函照登     
傅易 《瞭望》1991,(50)
编辑同志: 高志林在《佛门的素斋及舍利子》(载《瞭望》四十六期)一文中,谈到宁波阿育王寺的三种素斋菜——【泡菜、豇豆、野蘑菇】时说:“据说唐代诗人杜工部当年吃了这里的素斋后,竟写下了这样一首素斋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第一句写泡制的青青豇豆,配上两个泡制的黄枇杷;第二句写那蓝色越瓷盆里一绺切成丝的咸萝卜;第三句是指冷盘的豆粉,晶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与题目     
每天读书写字,这写字不是古之练书法而是今之爬格子,忽发奇想:天下有没有没有题目的文章?诗人有诗人的气质,在诗的海洋里有时就能看到写着“无题”的诗。“无题”似乎不是“没有题目”,因为这“无题”就是题目。到了文人的手里,气质就不同了,有时偷了这“无题”来作题目,却偏偏又要加上“有感”,把话说得一干二净,明显地缺乏诗意了。 还有,“小题大作”,“大题小作”,也都是文人的笔法,记得  相似文献   

20.
李跃 《侨园》2013,(11):8-8
<正>今年中秋节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修订实施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常回家看看"已入法,但许多在外打拼的人由于工作忙、假期短、负担重,节假日"回家看看"几乎成了奢望(《新京报》9月21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正是家人团圆的日子,而在外打拼的人却无法"常回家看看",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