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靖 《人民论坛》2015,(10):66-69
习式外交,顺应了国际社会多极格局发展的趋势,开拓了新型大国关系,强调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问题的根本立场,使中国外交由被动变主动,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外交面临的困难局面。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民族复兴进程稳步前行,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中国发展是否还有战略机遇期?如何认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如何全面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围绕上述问题,中国外交界和学术界展开了积极讨论,相关观点对于我们思考中国外交的战略布局和进取方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国内政治对中国经济外交的挑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在东南亚的经济外交面临着来自东南亚国家内部政治的系列挑战,主要表现为:反对党政治和多元利益集团增加了中国经济外交的难度;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增大了中国经济外交预期目标实现的风险;活跃的非政府组织使得中国经济外交面临不利的政治舆论。为此,中国必须采取相关对策,以减轻这些国内政治因素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中国环境外交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这期间,环境外交对促进中国环保事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中国环境外交面临新的历史重任,即不仅要为我国寻求新的国际经济发展空间,而且要有效化解"中国环境威胁论",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国际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展开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传统以政府间外交为主导的外交模式不再能完全满足各种新形势发展所需,由此公共外交作为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应运而生。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十分紧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所面临的各种复杂形势更加凸显出大力开展公共外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先后确立了“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和平发展”理念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定的,开辟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政府在新世纪面临新的国际形势提出的外交新理念。二者都是综合国内外因素的结晶,体现了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延续性。“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社会的具体展现,是对“和平发展”理念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恐怖主义正以其复杂性和国际性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关系,并成为主导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变量。恐怖主义活动与中国有着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使中国安全环境面临新的威胁。国际反恐合作使中国改善和充实了大国外交,调整和巩固了周边外交,改变了前期中国反恐的被动局面,在国际社会中提升了国家形象和影响力。此外,中国在应对海外中国公民遭遇恐怖袭击问题时体现了中国“外交为民”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依据发生了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及中欧关系的新特点,从中国的战略全局和实际需要出发,高度重视中国对欧外交,对中欧关系及欧盟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作用与地位做出新判断,提出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积极推动中国的对欧外交的发展。同时,由于欧盟及其成员国对中国崛起表现出的复杂心理,使他们对华政策充满不确定性,进而使中国的对欧外交面临挑战。为此,中国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推动中国与欧外交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谷宁 《新东方》2012,(6):38-43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我国推动外交多元化进程不断向前迈进的时代背景下,地区政府主导,以服务中央整体外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城市外交登上了历史舞台.海口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的代表,本文以之为案例,首先回顾了城市外交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海口市开展城市外交的主客观条件,进而在总结海口当前城市外交特点的基础上,为其外交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式灵活、内容广泛的特点,在促进国家整体外交的发展、融洽国际关系、促进中共自身发展和提升执政能力、宣传中国政策及中国方案、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难点和问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应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开展党际交往,汇五洲力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亲、诚、惠、容"外交理念体现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价值追求。这些理念既源自悠久的中国传统价值,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子问题,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6月12日,欧洲议会通过了《关于欧盟委员会对华关系长期政策文件的决议》。该决议虽然表示支持欧盟的对华长期政策,希望发展对华关系,加强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但却用大量篇幅对中国的司法制度、民族宗教政策、国内经济政策和对外关系等进行无理指责和诬蔑,并在人权、西藏、台湾、港澳等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鼓吹台湾应加入国际组织,公然声称目前促进海峡两岸统一"将引起冲突"。欧洲议会的决议毒化了中欧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近日,中国欧美同学商会2005委员会在京举办了“营销中国暨中国民间外交”的圆桌论坛。来自社会不同领域、有着丰富实践经验或理论研究的近百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参加了论坛。伴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日益活跃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崛起,加大了我国与一些国家的摩擦,而中国民间外交正是“营销中国”的有效手段之一。民间外交是我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间的方式在国际上与各国人民进行友好的交往,可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争取更多的国际理解和支持,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良好形象。“营销中国暨中国民间外交”是中国欧美…  相似文献   

14.
民间网络外交是信息时代发生在外交领域的重大革命,具有自由性、平等性、个体性、即时性、廉价性与便捷性等特点。中国民间网络外交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通过论坛、网络签名、创办网站等形式开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网络民间外交。  相似文献   

15.
中国睦邻外交中软硬实力的构建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宏强 《前沿》2008,(4):19-21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已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将是中国政府长期不变的宗旨。而搞好睦邻外交,促进周边稳定则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应有之义,为此,一方面。中国仍需大力夯实“硬实力”;另一方面,还需全面构建“软实力”。本文试从中国的睦邻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国际格局的发展要求及营造有利于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东亚区域合作平台这三方面浅议了如何在21世纪前期搞好中国的睦邻外交。  相似文献   

16.
罗马尼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北端,总面积23.75万平方公里,全国共分为41个县和1个直辖市。罗人口约2270万,其中罗马尼亚族占89%。罗马尼亚的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通用英语。东正教教徒约占人口总数的73%。罗马尼亚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国政治体制。罗马尼亚在外交上奉行面向欧美、周边、亚太的三元外交,同时也重视对华关系,视我国为重要的政治、经济伙伴。我国与罗马尼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一直比较密切,赴罗马尼亚人员日益增多,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有关的涉外知识。出八境有关规定自1999年1月回日起,罗马尼亚取消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千年外交的空间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南生 《传承》2012,(7):94-96
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些是我国外交空间扩大的表现和结果,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我国外交回旋余地,同时自然会激起国人重拾汉唐外交旧日荣光的雄心。当然,在扩大外交空间方面,中国现代外交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研究中国外交空间变化的历史规律,把握中国外交空间扩大的有益启示,办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大外交,是历史赋予国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适时进行外交理论创新,提出了和平发展道路理论和和谐世界理论,它们与此前的和平外交理论共同组成以和平外交、和平发展、和谐世界为关键词的和外交理论体系。和外交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反映了中国大国品格、古国底蕴、发展中国家诉求和社会主义国家属性,引领十六大以后的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土耳其,一个地跨亚欧的独特国家,近几年声名鹊起,不仅在于其日趋活跃的外交身影,更因其东西合璧、多元包容的独特发展模式而引起了政界和学界的巨大兴趣。然而,作为中东四大传统力量之一及G20成员,土耳其与中国的相互往来、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却相对不足,总体上滞后于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与伊朗。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缘政治权力格局的变迁,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对此,中国的和平发展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基于我国特有的侨胞优势和公共外交的意涵,中国政府因应提出并谋划侨务公共外交。挖掘以新移民为主体的海外华侨华人在我国侨务公共外交实施过程中的功能角色以及因应的实施路径,有助于提升该系统工程的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