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外在表现.一个政党的作风,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的生活作风等方面,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成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因此,党的作风问题的实质是党性问题,党性决定党风,党风反映党性.江泽民同志上述重要论断正是从党性原则的高度深刻揭示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共产党的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笔者认为,武汉市硚口区委开展的"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困"的党员联系群众活动,就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努力培育新的作风的一种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以至整个现代政党史的总结.或者说,正是在思考这些政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根据我们党的历史方位提出来的.党的历史方位可以概括为长期执政、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可以说,党内出现的所有的突出问题都与这个历史方位有关.只有认清时代背景或新的历史条件,把握住这个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才能真正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潘峰 《前进》2002,(3):10-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同志提出并系统论述的“三个代表”思想,就是党的建设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我们学习“七一”讲话.对其中所展示的理论创新特征,应很好地理解、体会与掌握。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这既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要求,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担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论述是研究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视角与基本思想.在上世纪里,中国政治舞台上曾涌现了数百个政党,世界上通行的政党制度大多在中国存在过.但中国共产党最终崛起,并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具有"三个代表"的基本属性.因此,"三个代表"重要论述是研究我国政策制度的基本指导思想与基本视角.是解决21世纪中国政党制度面临的问题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的集中概括。 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的本质内涵是“三个代表” 政党的价值观是政党的政策和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创新到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曾经反复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是,一个政党也是这样,在千年更替、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探索、解决现实生活中一系列新问题的理论指南。从提出“三个代表”到实践“三个代表”虽然不到两年时间,但却经历了点题、诠释、解题三个紧密联系的阶段。这充分表明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这一思想的高度重视以及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同时,这三个阶段也表明了“三个代表”从理论创新到制度创新的伟大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把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怎样建设好共产党,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科学回答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江泽民同志站在两个千年交替的历史关头创造性地提出来的光辉学说,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理论创新,是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充分展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吸收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新发展.同时也提出一个重大任务--要高度重视党在思想方面的建设,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