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哈尔滨市道里区常住人口67万人,每天流动人口20余万人,1992年以来,全区共发生杀人案件127起,破获80起,破案率为63%。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及时侦破杀人案件的组织保证近几年来,杀人犯罪已成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突出重点问题。人民群众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命案能不能及时侦破来检验公安机关的工作,党委和政府也是看那些影响大、危害大的杀人案件能否及时侦破来检验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基于这种认识,几年来我们始终把侦破杀人案件作为打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是严厉打击杀人犯罪在局党组成员中已形成了共识,分局党组把及时打击杀人犯罪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对案件的情况、发展趋势经常研究,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对疑难案件组织会诊,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党组要求局领导在搞好分管工作的同时,每人都承包主攻案件,人人都做到靠前指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犯罪中心现场提取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已经越来越困难,所以强化外围现场的勘查工作,已引起刑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所谓外围现场是指与中心现场周围可能留有犯罪痕迹、物证,并与中心现场紧密相连的地点或场所。从概念上讲,外围现场只是相对于中心现场而言,没有中心现场,外围现场也就  相似文献   

3.
痕迹物证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为诉讼提供证据。然而在实际公安工作中,许多刑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后,往往仅限于现场勘查寻找、发现、提取、固定常见的典型痕迹物证亦即狭义的犯罪痕迹,对不需通过刑事技术手段获取的广义犯罪痕迹以外的非"典型痕迹",不善于发现、分析和利用,甚至是对这一方面"毫无概念",从而为案件的侦破带来困难甚至是失去战机。为此,结合实际案例,论述非典型痕迹及其在侦查破案中的运用,以拓宽现场勘查人员和侦查人员的侦破视野。  相似文献   

4.
2006年全国公安刑侦技术大练兵模拟杀人案件现场勘查考试已经结束。通过考试要引导大家转变四个观念:一是勘查指挥观念。由不进现场的坐堂指挥向亲临现场具体指挥转变;二是发现提取观念。由只注重发现提取手印、足迹等传统痕迹物证向同时注重生物性检材、微量物证转变;三是检验鉴定观念。由对痕迹物证有选择的重点检验鉴定向全面检验鉴定转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日前召开的"打击杀人犯罪工作研讨会",分析了杀人案件的情况,研究了杀人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总结了这类案件侦破工作的经验教训,是抓住了黑龙江省社会治安的主要矛盾。黑龙江省杀人犯罪活动的严重情况多年以来,黑龙江省杀人犯罪活动日趋向严重化方面发展。不论是犯罪数量、犯罪质量,还是社会危害程度,都远远超出兄弟省市,超出黑龙江省以往各个时期。杀人犯罪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第一,在全国各省市中黑龙江省杀人犯罪最为突出1983-1994年的12年间,黑龙江省总人口排在全国第14位,杀人案件绝对数有7年排在全国第一位。有5年排在全国第二位。1994年杀人案件达到2162起,比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四川省还多162起、不仅数量多,而且每年都要发生在全国有影响的杀  相似文献   

6.
犯罪侦查,是指侦查机关在办理犯罪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它是一项刑事诉讼活动,受国家法律的指导和制约。一切侦查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 在法制不断完善的今天,犯罪侦查更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法律问题: 一、现场勘查必须邀请见证人 现场勘查,是犯罪侦查中的一项专门调查工作。它是绝大多数犯罪案件侦查工作的起点,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对犯罪案件发生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所进行的实地勘验和调查研究。现场勘查的目的,是判明事件性质,发现和搜集犯罪痕迹、物证,分析研究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情况和犯罪分子的个人特点,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现场勘查笔录是刑事诉讼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刑事影像技术是运用影像方法对发生案件的地点和遗留犯罪痕迹、物证的场所,按照现场勘查的规定和办案工作的要求,把现场状况及痕迹物证的特点、位置等,如实地拍照、拍摄下来,为研究案情性质,分析作案手段,进行现场实验提供资料,为技术检验、鉴定提供条件,为起诉、审判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8.
刑事照相是运用照相方法,对发生案件的地点和遗留犯罪痕迹、物证的场所,按照现场勘查的规定和办案工作的要求,把现场状况及痕迹物证的特点、位置等。如实地拍照下来,为研究案情性质,分析作案手段,进行现场实验提供资料,为技术检验、鉴定提供条件,为起诉、审判提供证据。所以,刑事照相是利用感光材料和专门的照相方法,显示、固定、检验与犯罪有关的客体形象的一门科学技术,是以揭露和证实犯罪为目的。它反映的客体影象必须真实、客观、不允许任意摆布和夸张。因此,刑事照相受条件限制出现失真是不可避免的。失真,从词义上讲,就是失去了真实形…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杀人案件高发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杀人案件频发,是全国命案高发的省份之一。杀人犯罪案件在案件地理分布、犯罪动机、时间分布、犯罪场所等方面,有些显著特点;高发的杀人案件与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分不开。应建立人权保障体系、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建立高效的矛盾化解体系、强化命案侦破等方面着手,着力于瓦解杀人犯罪的动因,遏制高发的杀人犯罪。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处在由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在这期间,由于其生理、心理上固有的特点,使未成年人杀人案件的现场表现出与成年人有明显区别。本文拟通过对近年来曾参与勘查的3起典型未成年人杀人案件的剖析,一方面着力探究未成年人杀人案件现场特点并寻求最佳侦查措施,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此为专业人员研究未成年人杀人心理提供一些素材,以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研究。1案例介绍案例1某年3月7日夜,某村的陈家突然起火,后发现陈某(女,83岁)被烧死在家中。经现场勘查认定系杀人纵火案,通过侦查于次日下午,将犯罪嫌疑人陈小某(男,16岁,初二学生,陈…  相似文献   

11.
现场勘查见证人的作用不容忽视林维业现场勘查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对犯罪案件发生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所进行的实地勘验和调查研究。现场勘查是绝大多数犯罪案件侦查工作的起,乏,现场勘查笔录亦是刑事诉讼法定证据之一。为了保证现场...  相似文献   

12.
周业夏 《特区法坛》2002,(73):53-54
故意杀人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中最严重的犯罪,也是历来“严打”打击的重点。当前,海南中院辖区这类犯罪主要发生于农村,而且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据统计,2001年海南中院受理故意杀人案件53件78人,占全院刑事一审受案数178件的29.78%.居各类刑事案件之首,比2000年的41件上升29.27%。最近,笔者对2001年海南中院审结的46件66人故意杀人案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寻求当前减少和遏制故意杀人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系列杀人案件的成因、特点及侦查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云平 《政法学刊》2004,21(4):66-69
发生系列杀人案件的原因取决于作案人的犯罪心理,谋财害命、报复杀人、滥杀无辜和杀人灭口是导致系列杀人案件的主要成因。系列杀人案件的特点体现在作案人的行为特征、作案人的个性特征和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三个方面。在侦查过程中,应引进利用“软件”串并案件的理念以拓展串并案途径,过细勘查犯罪现场,建立失踪人口管理机制以及时发现和串并系列杀人隐案,严格遵循公安部“侦破系列杀人案件工作机制”的要求规范侦查工作,引入和加强犯罪心理画像、犯罪现场重建和辩证侦查思维等现代侦查和取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客观存在的犯罪现场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犯罪痕迹物证,蕴藏着诸多的犯罪信息,是侦查破案工作的依据,绝大多数的刑事案件侦查工作都是从现场勘查开始的。因此,重视和立足于现场勘查,在勘查中拓宽思路,寻找突破口,对于及时破案和提高侦查破案水平非常重要。细致勘验现场,注意发现和提取痕迹物证犯罪嫌疑人只要进出现场,就有可能留下足迹(鞋印);就有可能将现场之外的物质带入现场,或将现场内的物质带出现场。他们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免不了要留下不同的痕迹物证,如指纹、工具痕迹、作案工具等。这些痕迹物证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由于客体的条  相似文献   

15.
紧紧围绕案件的特点,确定勘查的重点谋财害命案件中,犯罪分子的目的是获取财物,杀人是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一种犯罪手段,这是谋财害命案件有别于其他杀人案件的根本点。同时,从作案手段上看,谋财害命案件又往往兼有盗窃案或抢劫案的特点。所以,在现场勘查中要抓住这些特点,紧紧追寻罪犯活动的轨迹,确定现场勘查的重点。做好中心现场的勘查,对特殊痕迹进行分析研究罪犯要进入中心现场时,就要排除在进口上的障碍。这些障碍如窗栅、铁门等往往牢度高、强度大;因此罪犯所做的动作多、幅度大,最容易留下犯罪痕迹(工具痕迹),这也就是我们中心现场的勘查重点。例如1994年6月14日发生在上海市吴兴路270弄1号3002室的盗窃杀人案,罪犯确定了厨房窗子未关、位置离电梯远,离楼梯近的3002室为作案目标后,即利用自制的特殊工具(长一市尺左右,顶端开有凹槽的自来水管),将厨房的扁铁窗栅扳断两根,后钻窗进入室内作案。现场勘查时,我们获取了窗栅上的工具痕迹以及罪犯留于室内的蒂婀多娜鞋  相似文献   

16.
自2000年以来,辽宁省的杀人案件发案率在全国排名一直名列前茅。杀人案件的高发,引起了各级公安机关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逐年加大对杀人犯罪的打击力度。辽宁省2000年侦破杀人案件1397起,破案率为 72.73%;2001年侦破杀人案件1402起,破案率为74.73%; 2002年侦破杀人案件1453起,破案率为79.18%;2003年侦破杀人案件1537起,破案率为84.96%,四年平均破案率为 77.90%。 2000——2002年三年间,辽宁全省法院系统共审理杀人犯罪案犯5022名。通过全面调查该5022名案犯,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7.
浦东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发展现状浦东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在10余年的创新发展历程中,以年均勘查现场近万起、年均利用痕迹串并案件300余串、认定犯罪嫌疑人近千名、认定案件1400余起的工作实绩,为打击刑事犯罪和稳定社会治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多年来,刑技部门以刑事技术综合管理为切入点,以完善侦技互动为重点,不断提高现场勘查质量,为一线侦查工作提供扎实可靠的保障, 赢得了“全国一级示范技术室”的称号。2005年,全部刑案现场勘验率为37%,十类重点刑案勘验率97%,现场采痕率达 89%,痕迹物证作用率为28%,分别超过市局标准3个、15个、 11个、10个百分点。能取得以上实绩,关键是推行和不断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客观存在的犯罪现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痕迹物证,蕴藏着诸多的犯罪信息,是侦查破案的依据、刑事诉讼的证据来源。但随着社会的法制化、现代化、信息化,犯罪人作案手段越来越狡猾,他们为了逃避打击,不断变换手法,或者伪装现场、毁证灭迹,使遗留在现场的痕迹物证越来越少。因此,刑事科学技术人员除了在现场中心获取必要的证据外,也应高度重视现场外围,以获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更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现场外围,以通过现场外围的勘验来印证和弥补现场中心获取证据材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2007年3月15日,黑龙江省某林业局发生一起杀人案件,死者李某,男、44岁,身中21刀被害于自家厨房内,勘查现场,发现被害人血迹、犯罪嫌疑人血迹、血手套印痕、血足迹。没有其它有价值的痕迹物证。案发8天后,在距中心现场约1000m的公园园内积雪中,发现两件血衣,经DNA检验认定为犯罪嫌疑人丢弃。发现其中l件上衣兜内有一硬壳包装“红山茶”香烟盒。刑事技术人员对案件血衣衣兜内“红山茶”香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故意杀人案作无罪处理的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意杀人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历来是打击的重点.因此,对故意杀人犯罪案件作无罪处理,必然产生较大的影响.现对湖北省某市1997年10月以来作无罪处理的故意杀人案件进行分析,以剖析原因,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