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芳雄  吴宗金 《求索》2010,(10):106-108
企业社会责任正成为影响企业海外竞争力的因素之一,相关责任标准主要由发达国家及其跨国企业制定的现状有损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力。中国正在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海外中资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有必要借鉴OECD国家的先进做法,通过制定适当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将投资激励措施与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相联系和赋予有关政府部门以相应的监管职责等手段,促使海外中资企业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以增强海外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CSP三维模型的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以洪 《理论月刊》2008,(6):154-157
CSP(企业社会绩效)是对CSR的补充和发展.CSP三维模型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构成与原则、企业社会责任响应过程和企业社会责任绩效.CSP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体现在产品层、制度层和核心层等几个层次,表现在人力资源、企业形象、稳定客户和良好的财务绩效等几个方面.如何基于CSP三维模型构建企业竞争力,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回顾了CSP的研究现状,分析了CSP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了基于CSP三维模型的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春 《桂海论丛》2006,22(6):38-40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市场经济的竞争包含道德的竞争,道德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企业道德建设,以提升自己的道德竞争力。道德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核心价值,企业必须像珍惜生命一样来珍惜企业信誉;必须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必须担待社会责任;而企业领导者的道德形象在企业道德建设中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形成竞争优势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社会责任如何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怎样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获取社会责任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企业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前沿课题。从企业环境、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的角度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并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演化模型可知: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可以使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由成本转化为可创造价值的企业资源与能力,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现路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丹 《理论月刊》2010,(5):160-16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一般企业社会责任有着根本区别,是目前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问题。国有企业由于其本身"公益性"与"营利性"并存的性质,决定了其社会责任的内涵具有特殊性。应该通过产权制度明晰化、社会责任内涵法制化、评价体系科学化、监督主体独立化和多元化等多种渠道来确保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是学术界和企业家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传媒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一员和特殊企业,其经营特点决定了它应比一般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其历史和现实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它应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做出表率。本文基于社会责任视角对我国传媒竞争力的提升进行了研究,分别构建了社会责任和传媒竞争力的测度指标和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我国传媒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陈婕 《就业与保障》2023,(1):193-195
企业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为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企业和社会责任相互融合是经济转型中的重要环节,两者融合既能驱动企业高速发展,又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市场经济和企业的同步发展。文章以酒店型企业为分析对象,分析酒店管理和社会责任的内在关联,阐述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源于企业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社会责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三方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瑜 《民主与法制》2011,(35):55-55
本刊讯:11月22日,“2011中国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年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中国企业如何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如何更好地来履行社会责任、如何把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11月22日,2011中国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年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中国企业如何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如何更好地来履行社会责任、如何把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环境审计实务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环境审计已逐步成为中国审计未来工作的重点。但是,环境审计仍然难以向纵深发展。该文提出,鉴于环境责任与经济责任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考虑将环境责任审计纳入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中,完善环境责任审计的配套机制,以便更好地引导环境保护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体表现为由渐进地融入国际体系发展为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由"和平发展"战略的确立深化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以传统的发展观演进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  相似文献   

13.
国际环境法视野下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显著,可持续发展原则已成为一项发展中的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但是,该原则在国际层面的落实仍困难重重。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及将跨界污染损害的国家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将是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实现该原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骆蕾 《青年论坛》2010,(6):153-15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意识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华跨国公司等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一些企业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只讲经济责任不讲社会责任的倾向,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甚至见利忘义,只追求自身利益,忽视甚至牺牲公众和社会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论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爱琴 《桂海论丛》2004,20(6):20-22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根据我国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积极推广和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加快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企业人才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人才资源管理 作为发展战略的中心问题予以解决,确立人才资源管理的新理念,实行合适的人才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利用12个城市1000多家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似不相关回归方法,考察了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与异质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异质性(规模、生产率等)与企业社会责任认知和履行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呈显著正相关系;政府监管促进了企业在劳工权益保护、环境管理和产品质量等社会责任的履行;加入行业协会或公益性组织的企业,在社会责任行为上存在“同群效应”。因此,结合企业异质性在供应链管理中推行社会责任,会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文化体制改革下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文化企业中的基础产业出版业为例,探讨了文化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逻辑关联与现实关联,对文化体制改革下的出版社会责任缺失与构建维度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构建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参考要素。  相似文献   

19.
佤族传统生态观的当代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淮平 《思想战线》2006,32(6):102-106
佤族传统生态观的本质属性是将自然视为有生命的个体,它表现为对于动植物的亲情、对于大自然的感恩意识以及利用资源的责任体系三个层次。从当代生态主义的视角考察,佤族传统生态观具有非人类中心主义之向度,从而对于当代全球的生态平衡,对于中国科学、协调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佤族传统生态观的内涵及其与当代人类价值观的可通约处,可以使佤族在未来寻找到传统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佤族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