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13,(12):25-25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医疗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因病致贫问题,近期,宁波市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一是扩大了医疗救助对象。新增加了二类救助对象,即发生《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病种名录》所列十二种病种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持有《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领取证》的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将救助对象扩大到十二类人员。二是调整了医疗救助标准。  相似文献   

2.
各地     
《中国残疾人》2013,(8):20-21
安徽马鞍山完成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为使更多的贫困残疾人得到生活救助,近日,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残联将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金发放到了残疾人银行卡中,圆满完成了惠残民生工程。今年,安徽省残联扩大了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的范围和力度,将三级低保户残疾人也纳入救助工作,花山区残联经过各级公示、审核,最终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重度残疾  相似文献   

3.
地方传真     
《中国民政》2014,(3):59-62
<正>多举措构筑重点优抚对象保障网浙江省宁海县近年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各项普惠政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逐步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医疗救助和生活保障。自2012年开始,该县将重点优抚对象纳入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发放对象范围。还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信息数据系统、开辟"一站式"医疗救助绿色通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残疾人》2012,(3):54-54
2011年,中国残联办公厅【2011】13号文件转发了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提高农村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更好地满足残疾人基本医疗需求提出了明确要求:1.从2011年起,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的个人参合费用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资助范围;2.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经常服药纳入门诊统筹或门诊特殊病种费用支付范围;3.将9类残疾人康复项目纳入新农合支付的诊疗项目范围;4.逐步扩大重大疾病救治试点的病种范围(可优先考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重型精神疾病等病种)。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21,(4):53-53
一哪些人可以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答: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民发[2012]220号)、《关于加强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残联发[2015]34号)、《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民发[2018]9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民发[2020]69号),下列人员可以单独纳入低保范围:1.困难家庭中丧失劳动能力且单独立户的成年重度残疾人或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  相似文献   

6.
1月25日,民政部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一季度重点工作。民生兜底保障持续推进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成果,指导各地建立健全与乡村振兴部门信息共享长效机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等按规定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范围,并根据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落实好低保渐退、就业成本扣减等政策。切实做好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7.
吴国玖  刘育林 《群众》2013,(12):60-61
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救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着“最后一道安全网”作用,是承载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目前江苏已初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救助、特殊困难残疾人救助和临时救助等为重点,以慈善援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龙江县大力提升优抚安置工作水平。具体作法:一是租、买、建、修健全住房保障机制。二是出台《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办法实施细则》,为优抚对象提供参合参保资金,实施一站式结算服务。三是实施抚恤、救济、低保、帮扶等综合救助措施,提升生活保障水平。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将1535名困难优抚对象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畴。  相似文献   

9.
合理运用资金,把重点放在惠残民生工程的质量与监督上 记者:您能具体谈谈您上任以后,是怎样具体开展工作的吗? 董张应:首先是通过制定政策把零打碎敲的惠残措施固化.2015年底,市政府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芜湖市关于促进残疾人家庭增收加快实现小康步伐的实施办法》,其中对残疾人单独立户、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人免费乘公交车等,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2月10日下午,云安县召开全县民政工作会议,提出2009年全县民政工作将着重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夯实民生保障基础。提高低保和五保补助标准,将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加快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天津人大》2014,(8):48-48
目前,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条例从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自然灾害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方面,为社会打造一个保民生、托底线、救急难、促公平的大救助网络,并首次将低保边缘家庭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相似文献   

12.
雷鸣 《中国民政》2009,(6):21-22
新疆阿勒泰地区民政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配套衔接、提升效能,不断健全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各项救助相配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对“三个群体”(城乡困难群众、孤老残幼特殊群体、重点优抚群体)基本生活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短讯     
《中国民政》2013,(5):62-64
社会救助和救灾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民政局三举措着力提升医疗救助水平。一是扩大救助范围,推行城乡医疗救助一体化:二是提升救助上线,确保困难群众急难同助:三是健全救助机制,实现救助对象病患同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06,(8):63-64
四川省南江县民政局全面启动孤儿救助工作,解决孤儿“四难”问题。一是解决“吃穿难”。将城乡孤儿分别纳入城镇低保和农村五保,使他们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二是解决“看病难”。将全县所有孤儿纳入城乡医疗救助,帮助他们参与商业医疗保险,并为农村孤儿提供资金参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将残疾孤儿纳入“明天计划”,使他们病有所医,三是解决“住房难”。成立流浪乞讨儿童救助中心,使他们居有定所。四是解决“上学难”。与教育部门协商.让学龄儿童都能就近上学.享受“两免一补”.同时将他们列入教育救助对象,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5.
张学忠 《中国人大》2012,(19):31-31
残疾人社会保障应该既贯彻社会保障的基本宗旨,同时又能充分考虑和体现残疾人群体对社会保障需求的特殊性。要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的政府补贴,继续扩大社会保险尤其是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逐步将残疾人急需的康复医疗项目纳入社会保障支付范围。要大力发展残疾人福利,逐步将残疾人特殊的迫切需求纳入福利保障范围,提高残疾人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21,(3):61-61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聚焦救助政策精细化、救助服务智慧化和群众需求多样化,创新"支出型贫困救助""救急难"等系列新政策,大力推进"精准保障示范区"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聚焦救助政策精细化,救助保障范围进一步拓展。一是创新完善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让"夹心层"家庭"困有所助"。  相似文献   

17.
《警察法(修订草案稿)》第二章"职责与权力"在1995年《警察法》的基础上对公安机关危难救助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扩大责任主体,责任主体由人民警察扩大到公安机关;明确救助范围,将公共安全纳入救助范围,列举危及公共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且常见的情形;扩张救助时间,将人民警察的非工作时间纳入危难救助的时间范围内;规定报告义务,要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积极履行报告义务。遗憾的是,修订草案稿在第六章"法律责任"中并未相应地规定公安机关危难救助不作为的法律责任。有责无罚,公安机关危难救助职责的规定将形同虚设,有损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无法有效保障公共安全、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应该结合不作为理论和实际情况,构建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与免责事由在内的公安机关危难救助不作为的法律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讯     
《中国民政》2010,(11):29-29
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低收入居民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深府[2010]72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区分了低保救助、教育等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等项目的制度功能和救助范围,进一步明确了不同项目的救助标准、救助内容和申请审批程序,不仅将社会救助的覆盖面扩大到低保边缘群体,而且将非户籍困难居民纳入临时救助范围。  相似文献   

19.
猇联 《中国残疾人》2011,(10):15-15
近日,湖北宜昌市犹亭区残联理事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对辖区精神病患救助问题,将率先把城镇精神病患者纳入免费服药范围,实现精神病患者治疗、服药全覆盖。  相似文献   

20.
《广东民政》2008,(3):41-42
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珠海市实施城乡医疗救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全国率先尝试突破户籍界限,将外来工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在珠海的外来工,只要参加了本市重大疾病医疗保险或本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了医疗保险待遇,如符合救助病种而无法承担重大疾病医疗费用的,经申请审批后,也将得到政府的救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