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犯罪分子往往在犯罪后将非法所得转移至境外,这已是腐败犯罪的特征之一《,公约》针对腐败犯罪资产规定了追回与返还机制  相似文献   

2.
评价腐败以犯罪学为标准是科学的。腐败在犯罪学上被认为是犯罪。对社会的严重危害使腐败本身具有犯罪性质。与腐败有直接联系的犯罪可分为谋求钱物型和谋求权利型。腐败对于犯罪具有示范作用、驱动作用 ,动摇人们的法律信仰 ,并使国家预防和控制犯罪的能力弱化。  相似文献   

3.
腐败犯罪作为一种残损政府公信、破坏民主体制和价值现、具有巨大社会危害性的财产性犯罪,已经发展到匡际领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作为第一项全球性的反腐败法律文书,确定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但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些规定还不能满足公约的要求,经常在国际反腐败合作中受到阻挠,缺乏相应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就是问题之一.如何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规定做出修改,以便更好地打击腐败犯罪、追回转移国外的腐败所得资产,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旨在针对我国贪官外遮以及转移资产到境外的问题,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加以分析,从而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腐败案件设立缺席审判制度,其关注的重点并非如何将被告人绳之以法,而是如何快速有效地追回腐败犯罪所涉及到的资产,它将被告人的诉讼参与权与被害人的财产赔偿权放在一个天平上衡量,这不同于传统司法理念那样将国家的追诉权与被告人的诉讼权对立.尽管这种制度可能有侵犯被告人诉讼权益或破坏司法公正之嫌,但在只要采取诸如复审等救济方法来限制国家权力的滥用即可最大程度地避免,从而实现现代司法所追求的价值理念:打击犯罪与守护正义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陈赤 《理论月刊》2010,(9):98-101
《联合国反腐公约》包含了大量的刑事司法规定,就腐败犯罪的追究程序也作出了许多规定,有些规定已经突破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范围,如我国在侦查程序的许多环节,特殊侦查手段,腐败犯罪资产追回的程序和方式,特别是在犯罪人潜逃情况下如何追回资产,证人作证方式及证人保护等方面,与公约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将根据我国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定的精神,针对《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我国刑诉制度进行理论探讨,以推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更好的打击腐败犯罪。  相似文献   

6.
本刊上期专题对如何看待领导干部"身边人"及"身边人"带给领导干部怎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的腐败犯罪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其中包括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形成窝案串案,涉及面广,影响恶劣。为此,国家通过修改刑法加大了对这类腐败犯罪的打击力度。《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在职或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家里人""身边人"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影响力索贿受贿,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由于"身边人"参与腐败行为比起领导干部直接索贿受贿情况更复杂,更具隐蔽性,要真正做到有效打击,将刑法新规定落到实处,恐非易事。如何切实帮助领导干部成功突围"腐败包围圈",营造和形成"廉政包围圈"。这已是反腐新形势下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刊上期专题对如何看待领导干部"身边人"及"身边人"带给领导干部怎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的腐败犯罪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其中包括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形成窝案串案,涉及面广,影响恶劣。为此,国家通过修改刑法加大了对这类腐败犯罪的打击力度。《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在职或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家里人""身边人"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影响力索贿受贿,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由于"身边人"参与腐败行为比起领导干部直接索贿受贿情况更复杂,更具隐蔽性,要真正做到有效打击,将刑法新规定落到实处,恐非易事。如何切实帮助领导干部成功突围"腐败包围圈",营造和形成"廉政包围圈"。这已是反腐新形势下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腐败犯罪侦查管辖是否明确、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惩治腐败工作的成效。我国腐败犯罪侦查管辖存在管辖权外部分割现象严重,公安检察管辖互涉案件规定不科学,地域管辖规定不合理,级别管辖规定不明确,指定管辖自由裁量权过大和犯罪嫌疑人管辖异议权缺失等问题。应着力完善我国腐败犯罪的侦查管辖体制,包括:遵循法定程序,明确各自职责,妥善解决腐败犯罪侦查管辖权的外部分割问题;公安检察管辖互涉案件以及腐败犯罪的牵连案件,统一归检察机关管辖;以犯罪地为标准,重构腐败犯罪侦查地域管辖;明确腐败犯罪侦查级别管辖的内容;完善和规范腐败犯罪侦查指定管辖制度;确立犯罪嫌疑人对腐败犯罪侦查管辖的异议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刊上期专题对如何看待领导干部"身边人"及"身边人"带给领导干部怎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的腐败犯罪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其中包括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形成窝案串案,涉及面广,影响恶劣。为此,国家通过修改刑法加大了对这类腐败犯罪的打击力度。《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在职或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家里人""身边人"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影响力索贿受贿,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由于"身边人"参与腐败行为比起领导干部直接索贿受贿情况更复杂,更具隐蔽性,要真正做到有效打击,将刑法新规定落到实处,恐非易事。如何切实帮助领导干部成功突围"腐败包围圈",营造和形成"廉政包围圈"。这已是反腐新形势下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腐败与犯罪有着不同的涵义,但腐败与犯罪又是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复杂的社会现象。邓小平针对腐败和犯罪的许多论述,是对腐败和犯罪关系的准确把握,为我们开展反腐败斗争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论高薪养廉     
高薪与腐败犯罪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它既非腐败犯罪的成因 ,也不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腐败犯罪是人性贪婪的弱点所致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泛滥 ,高薪的给付在此难以发挥功效。我国已有的历史经验和目前的现实状况都表明 :高薪不能遏止腐败犯罪 ,高薪养廉政策在我国行不通。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构建了腐败资产的追回与返还机制,为追回腐败资产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本文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从直接追回、间接追回以及资产的返还与处分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腐败资产追回制度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性机构代表国家在境外提起民事诉讼;促进我国没收裁决在外国的承认与执行;构建资产分享制度。  相似文献   

13.
开展跨国追缴和没收犯罪资产,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追回和没收犯罪资产。因此,需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来打击跨境转移犯罪资产行为,并充分运用资产分享激发各国开展司法合作的主动性,使资产分享成为追缴、没收犯罪资产的驱动力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一直努力根治腐败犯罪,国内对腐败犯罪的主要态度是零容忍,但杜绝一切腐败犯罪现象是不现实的。面对反腐败零容忍刑事政策的困境,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应该做出新调整,选择有限容忍政策。有限容忍政策不是姑息养奸,是对腐败犯罪现状的科学认识,应在刑事立法中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5.
赵亮 《人民论坛》2014,(1):117-119
我国一直努力根治腐败犯罪,国内对腐败犯罪的主要态度是零容忍,但杜绝一切腐败犯罪现象是不现实的.面对反腐败零容忍刑事政策的困境,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应该做出新调整,选择有限容忍政策.有限容忍政策不是姑息养奸,是对腐败犯罪现状的科学认识,应在刑事立法中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6.
古巴昭告世界 :“我们的国家没有腐败、毒品和有组织犯罪”古巴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拉赫 1999年 7月 2 2日与德国《时代》周刊记者谈话时宣布 :由于古巴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政策 ,所以社会“安全、稳定 ,这里的人民具有良好身体素质 ,我们的国家没有腐败、毒品和有组织犯罪。古巴没有资本外逃的现象 ,因为财产属于国家 ,所以在分配上是公平的。”这话掷地有声 ,意义重大。在全球资本主义及其伴生物腐败、毒品、有组织犯罪泛滥成灾的包围中 ,特别是在其毗邻美国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经济封锁、意识形态攻击下 ,面临着极端严重困难的…  相似文献   

17.
刘焱 《人大研究》2005,(10):45-46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缺乏一个针对腐败犯罪国际性的预防和协调合作机制,对外逃贪官的抓捕、遣返只能采取“友好合作”的方式,根据国家之间的双边引渡条约进行,能否成功则取决于诸多因素。《世界反腐败公约》的签订首次在国际层面上构建了腐败犯罪引渡的国际合作机制,完善了有关腐败犯罪引渡的法律制度。一、一般引渡规则概述引渡,是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国际司法协助行为。传统意义上的引渡制度来源于欧洲国家的君主之间将反对统治者的政治犯、宗教犯和逃兵相互引渡,…  相似文献   

18.
洗钱犯罪是任何有组织犯罪所具备的一个基本要素,洗钱犯罪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贪污腐化现象的滋生.进入新世纪以来,此现象尤为突出.有效制止和打击洗钱犯罪,对于有效遏制腐败,切实打击金融领域的经济犯罪和跨国经济犯罪,从而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为此,借鉴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探讨打击洗钱犯罪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在立法上予以完善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洗钱罪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钱犯罪是任何有组织犯罪所具备的一个基本要素,洗钱犯罪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贪污腐化现象的滋生。进入新世纪以来,此现象尤为突出。有效制止和打击洗钱犯罪,对于有效遏制腐败,切实打击金融领域的经济犯罪和跨国经济犯罪,从而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为此,借鉴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探讨打击洗钱犯罪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在立法上予以完善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一、追缴犯罪收益的概念和意义 追缴犯罪收益,是指有关国家的警察机构或其他司法机构在惩治国际犯罪活动中,对犯罪分子在国际间转移的非法收入联合采取的追查、冻结或扣留及没收等一系列措施。 追缴犯罪收益,有的也译为追踪犯罪资产,是国际警务合作的一个新领域,是一种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联合侦查措施。它是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及特定犯罪的一项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