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执行使政策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政策执行的结果既是检验政策是否科学的基本标准,又是后续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可见政策执行过程对于政策过程的重大作用.但是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因素影响着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甚至使公共政策执行偏向或失败.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公共政策目标的达成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相互影响。其中,政策执行主体是公共政策得到正确有效执行的关键性因素。从政策执行主体的角度探讨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障碍因素,并研究相应的应对策略,对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重要部分,也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在我国,政策执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政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运用和实现。本文研究了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因素,然后描述了政策执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给出一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执行是公共政策的关键性环节,公民社会的参与对公共政策的执行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当前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没有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执行主体狭窄和单一化、没有受到人民群众及社会团体的有效监督、信息收集不全面和不准确以及执行过程中公民社会参与缺乏组织性和制度性等问题。解决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转变政府观念,由"官本位"转向"人本位"、强化人民群众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主人翁地位、拓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使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多元化、完善公共政策执行的内外监督机制、调动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公共政策执行的信息收集工作中的积极性以及加强公共政策执行中社会参与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将政策方案转化为政策现实和实现政策目标的唯一途径,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公共目标的实现既依赖于制定出正确的公共政策,更依赖于政策执行者的有效执行,也有赖于政策执行者成功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常常会由于执行者的原因而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政策执行的无效.  相似文献   

6.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深层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态度、综合素质、利益需求和行为倾向等都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影响 ,甚至决定决策执行的成就。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本身又深受其背后的多种深层机制的影响 ,如政治社会化机制、成本收益预期机制、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公共政策的唯一途径,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的现实情景中却存在着以敷衍执行、附加执行、选择执行、歪曲执行等为主要形式的执行偏差问题。本文对各级政府博弈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利益差别是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整合府际多元利益是保证公共政策执行契合政策目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执行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执行的道德风险,根源于成本———收益预期、信息非对称性和人治型政策文化的存在。公共政策执行的道德风险导致了公共政策执行成本增加和公共政策执行失败,导致了公共权力异化和寻租性腐败,导致了政府形象受损和政府信用缺失。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法治建设、激励监督和文化创新有利于防范公共政策执行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实践环节,是将公共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在整个政策系统中尤为关键。尽管公众和政策制定者试图制定并实施最有效率、最能解决问题的政策,但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失败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严重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本文拟对公共政策执行失败的成因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到公共政策执行失败的网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机构是否合理,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素质,工作制度是否健全,决策是否正确等是通过政策执行结果来检验。政策执行是对决策目标进行实践验证,进一步完善决策。政策执行的效果是评估政策效益的客观依据,通过评估,改进政策制定和执行体制,提高政策效益。而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直接实施的主体,如何有效的执行公共政策,是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涵义,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因素和解决阻碍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希望能对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效率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行为类型的划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中止犯的认定标准。在德国,关于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存在行为计划说、个别行为说以及全部行为说等学说。在日本,则存在主观说、修正的主观说、客观说、遮断说以及折衷说等不同见解。其中,全部行为说和折衷说较为可取。在我国,对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判断也应采折衷说,即应与是否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联系起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说就是党的先进性,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根本性价值,包括认同价值和促进价值;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个体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永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主体性价值,包括中介价值、示范价值和保证价值;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现实基础,对我们强化军魂意识有着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和着力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婚生否认之诉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大陆社会伦理观念较为相近的台湾地区,其民法亲属编经过十余次修正,其亲属法日益与世界亲属法的潮流相融合。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仅就婚生否认之诉中适格原告问题仍无法达成一致。而适格原告是成功构建婚生否认之诉的前提。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现状,论证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有条件的包括第三人。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民法物权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现代民法相衔接的<物权法>的制订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广大学者对此各抒已见,而其中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也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类办公机构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提高时间运用和工作效率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永葆党的纯洁性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党的十八大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分析新形势腐败的新动向,总结腐败的原因,推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思考,永葆党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20.
公司分立无效之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分立涉及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我国应参酌国外立法例设立公司分立无效制度。公司分立无效一般只能通过诉讼途径来主张 ,法院在审理公司分立无效之诉时 ,应尽可能保持分立后法律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