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现行法律存在不考虑小额诉讼程序自身特点将其依附于简易程序之下、无补救措施的强制性一审终审制度等诸多问题,进而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法院和当事人对符合小额诉讼条件的案件不愿意选择小额诉讼程序。因此,建立独立的小额诉讼程序、放宽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数额限制、设置有限的小额诉讼二审程序等是较为可行的完善路径,实现其立法目标。  相似文献   

2.
李玉璧 《思想战线》2012,38(5):74-78
小额程序是司法大众化、平民化的制度选择。它所追求的是不需要法律技巧的简易和效率。理论界对我国引入小额程序历来存有诸多质疑,认为小额诉讼是一种"粗放司法"程序,它的快速与便捷是以牺牲当事人的程序保障为代价的,小额程序会增加实体错误成本,伤害程序正义,诱发滥讼,同时对传统诉讼所固有的种种弊端也无法全面克服。面对这样的质疑,必须从理论上厘清小额诉讼所蕴含的程序法理,科学分析程序高度简化与诉讼正义、程序效益之间的内在关系,澄清人们对小额程序的误解,明确小额程序建立的目的和重心所在,从而为我国小额诉讼制度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小额诉讼程序的特征包括适用范围有限、审理过程简便、注重调解和限制律师参与诉讼。我国立法已明确规定了小额诉讼制度,应进一步明确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保证当事人对小额诉讼程序的选择权,限制律师进入小额诉讼程序,简化审判程序,从一定程度上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并完善执行程序和督促程序,扩大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法官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审理民事案件实行繁简分流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缓解司法资源与司法需求的冲突,在保障司法公正的前提下,为了提升民事案件的审判效率,我国在民事诉讼立法上设置了"简易程序"及"小额诉讼程序"。法国商事紧急审理程序对于我国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制度具有借鉴意义,可以吸收法国商事紧急审理程序之中合理成分,建议改进和整合"简易程序"及"小额诉讼程序",将小额诉讼程序独立于简易程序并扩大其适用范围,为我国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人大立法制度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立法权限划分、立法体制、立法原则、立法程序、立法方法和立法技术等。1982年宪法对我国立法体制进行了改革。现行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对立法权限划分、立法程序、法律解释等问题作了基本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规则对法律的制定程序又进一步作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6.
杜静楠 《前沿》2014,(9):89-90
诉讼中的小额案件越来越多,现行的简易程序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建立独立的小额诉讼程序迫在眉睫。在我国,虽然没有在法律上建立完善的小额诉讼程序,但是各地方法院已经进行了勇敢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关于建立小额诉讼程序的实践情况,以及建立小额诉讼程序的目的和原则,并从受案、起诉、管辖、审理、救济五个方面概述了我国建立小额诉讼程序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程序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程序主要由提出立法议案的程序、审议法律草案的程序、表决法律文件的程序、公布法律文本的程序等 4个部分构成。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等法律 ,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程序进行了原则规定。目前 ,从总体上看 ,我国法律对立法程序的规定还很不够 ,许多方面还过于笼统 ,有的方面还存在着空白 ,急需要在实践上进行探索和改进 ,在法律规定上予以充实和完善。  实行三次会议审议 ,可以考虑借鉴“三读会制”的程序 ,界定不同审次的间隔期限及每次审议的具体范围西方国家议会审…  相似文献   

8.
刘云 《前沿》2012,(13):76-77
目前,小额速裁是各地法院在简化民事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探索中的一种新形式,它的构建和完善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随着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深入,法律应确立小额速裁程序独立的法律地位、设计体现效率与公正的统一并且简便灵活的程序规则,同时加快小额速裁程序相关配套应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事诉讼法》缺乏关于小额诉讼程序的具体规定,导致实践中大量的小额诉讼案件依照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进行审判,造成司法资源浪费和诉讼效率低下。在我国构建小额诉讼程序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应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小额诉讼程序,从程序适用范围、具体程序制度设计等方面构建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0.
试论西夏的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法律制度是中华法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西夏立法的发展阶段、立法指导思想、立法特点三个方面对西夏立法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指出了西夏法律制度建设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1.
季刚波  王孝勇 《前沿》2003,(12):134-137
WTO对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统一实体法的影响是广泛的。它对国际知识产权统一实体法的法律渊源、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适用的地域范围、法律的权利义务内容、立法的集中化方面以及在促进不同法域和不同法系知识产权统一实体法的相互融合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仍应该看到这种影响的有限性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彭志忠  曹英 《湖湘论坛》2008,21(1):106-107
为实现"公正与效率"永恒主题的客观要求,充分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制度的权利,应在简易程序基础上专门设立一种大众化、成本低廉化、效率最大化的小额诉讼程序,建构我国小额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3.
论立法听证会的辐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立法法,规定各立法主体在立法过程中,应当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由此确立了立法听证制度在我国的法律地位。与其他传统的立法民主形式相比,立法听证会有着较为明显的优点,如它能使利益表达制度化、利益冲突理性化、立法决策公开化及立法程序正当化、民主化,其辐射作用影响了立法者、立法过程、立法结果以及社会公众等不同方面。全面分析和衡量听证会的辐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一民主制度的价值,从而更为积极地实践这一民主制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额诉讼程序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前者与一般简易程序并无严格区别,两者仅仅是诉讼标的额有所不同而已。狭义的小额诉讼程序是法院审理标的额较小的纠纷案件所适用的有别于简易程序的独立的程序,它不仅指设置独立程序的形式内容,还包含程序制度内存蕴含的一系列价值理念。从狭义上讲,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专门规定小额诉讼程序,存在小额诉讼程序制度缺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现代意义的法律必须是公之于众的法律,而不是束之高阁的法律。对此,法学界早已达成共识,并无分歧意见。但是,公布法律是立法的必经程序,还是法律实施的条件,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法学界多数人认为,公布法律是立法的必经程序;但也有人认为公布法律不是立法的必经程序,而是法律实施的条件。这两种不同意见不单纯是学术之争,而直接关系到立法实践,例如正在起草中的立法法要不要规定公布法律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和意见。笔者赞同法学界多数人的意见,即公布法律是立法的必经程序。但是以往由于没有人对此提出不同意见,所以把公布法律是立法的必经程序一般作为公理来看待,往往一语带过,没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小额诉讼程序存在着过度僵化适用的情形,主要表现在案件限额标准之上。强制性是小额诉讼程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通过对小额诉讼强制性表征的分析,发现当前司法实践中已经逐步确认当事人合意选择适用小额诉讼制度。合意适用进入小额诉讼是完善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最佳路径,通过在小额诉讼中加入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平衡小额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扩大小额诉讼适用的范围。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运作模式,根据诉讼标的额的大小分别确定强制性适用、合意性适用和强制性不适用的层次空间。  相似文献   

17.
黄宣 《人民论坛》2014,(10):100-102
小额诉讼的程序独立性是其程序建构的逻辑起点,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相比较,小额诉讼程序极为简化。应当遵循兼顾效率与公正、兼顾快速审理与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兼顾法院诉讼指挥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原则,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文件的形式,对我国小额诉讼的受案范围、立案、审前准备、等规则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权利观念的逐渐增强,民事纠纷尤其是小额纠纷的案件数量迅速增加。建立一种简易、快捷、低廉的法律制度,利于保障每一个公民能够通过诉讼实现自己的权利。设立小额诉讼程序,是司法改革的必然选择。从小额案件的特点以及我国现有的实践情况看,小额诉讼建立的价值取向:低成本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19.
吴晓辉 《岭南学刊》2007,(5):60-63,68
目前国际上的反规避立法内容较为完备且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和欧盟的反规避立法,而我国的相关立法则尚未全面展开。我国未来的反规避立法应当在规避行为的范围、具体调查时间的限制、中止调查程序的特别情况、与相关法律、政策的衔接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立法制度是我国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主要是由立法体制和立法程序两大部分组成。一般讲,立法体制指的是,谁来行使国家立法权,哪些国家机关有权从事立法活动,以及各自的立法权限和相互关系。立法程序指的是,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所必须的步骤,包括制定、认可、修改和废除法律的步骤。一、立法体制根据宪法和组织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有关授权规定,我国实行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核心的统一的、多层次的立法体制。主要内容有: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