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往对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多从知识全球化、地方性知识、本土文化自觉等人类学和外部的空间的概念进入,而事实上,“文学”一词的涵义在中西方都有一个从文献到语言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国文学研究也有一个从重文到重语的发展史.从与时间和自身密切相关的“文学”观念流变对文学人类学的产生做出探讨,可发现来自文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内驱力.文学形态的多层次、复杂性为文学人类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根基,而现代文学的革命性变化则成为文学人类学勃兴的现实促因.  相似文献   

2.
王轻鸿 《思想战线》2003,29(4):43-46
文学批评"人类学转向"取代"语言学转折"的困境在于如何寻求和体现文学的审美价值意义。事实上,审美本质探索与人类本质问询二者本来是统一的,传统的文学人类学批评审美性缺失的原因在于将"人类性"当作了"先验的存在",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探索走向了抽象浮泛。将"人类性"看作是"历史的建构",阐发作品关于人类本质的独特言说,应是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审美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徐新建 《思想战线》2001,27(4):100-105
文学人类学,顾名思义就是文学和人类学两个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结合.20世纪后半期以来,文学人类学既是西方文学与人类学界一批前沿学者的积极主张,亦是一种逐渐向其他学科领域扩展、渗透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同时又是一种影响广泛的重要流派.近半个世纪以来,文学人类学则成为了中国文学和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分支,并正对人文研究中的其他学科产生着日益深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小平 《求索》2011,(8):197-199
从接受美学转向了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沃尔夫冈.伊瑟尔的理论迁移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一贯性,同时也体现出理论视野由微观的阅读反应的审美分析到宏观探究文学的人类学本性的显著变化。经由对文学存在的人类学动因的追问,文学人类学强调虚构化作为人类自我呈现和超越的重要意义,在"文本游戏"与"人类学展演"中,文学拓展了人类超凡的可塑性。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思想在欧美批评理论界远未赢得比肩接受美学的赞誉,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反思和检讨。  相似文献   

5.
叶舒宪 《思想战线》2013,39(5):4+157
文学人类学是新时期以来人文学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20世纪80年代,随着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勃兴和大批人类学著作的汉译,以神话原型批评为先导的文学人类学研究热潮悄然兴起,拓展了我国文学研究和人文研究的格局,推进了科际整合与知识创新,留下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和探索经验。1996年成立全国性的学会组织——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  相似文献   

6.
孙磊 《传承》2010,(24):148-149
当今世界,跨学科的研究和交叉性边缘学科的兴起,成为时代的必然。文学与人类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文学人类学催生了人类学小说。人类学小说研究是用人类学的方法和视角进行小说研究的一种尝试。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学小说及其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科分支,并显现出他者性和学术性的特点,在文学和人类学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权雅宁 《思想战线》2013,39(5):40-44
沟通神话与历史、重构上古文明,可以说是文学人类学这一学派的特殊立场所在。立足文学本位,通过辨析虚构、真实与文学、历史的关系,重审所谓文学疆界的当代扩张现象和"文学终结论",发现在神话历史重构中,需要警惕仅仅将神话视为真实历史之部分反映这一表层理解,更不能将神话与历史混为一谈。把文学视为一个动态开放性的、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的符号体系,探讨其所表征的特殊的文化编码系统,在历史—神话的动态关系中发现新的知识秩序,是20余年来蓬勃发展的文学人类学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徐新建     
正徐新建,祖籍黔东南,生于贵阳,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文学人类学和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首席专家。早年从事音乐工作,喜欢文学和戏剧,1979-1983年就读贵州大学本科期间参与学生剧团活动,排演话剧《当风帆扬起的时候》获得全省戏剧奖,毕业作品为自编自导的电视片《现在进行时》(与同班同学合作)。1983年起发表散文、报告文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的诞生是与对物质文化的研究密切相关的。早期人类学对物质文化的研究深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物质文化被看做是衡量某一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伦敦大学学院的人类学系和剑桥大学的考古学系逐渐成为英国物质文化研究的两个中心,共同促成了英国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的物质文化转向。物质文化研究把物质性看做是文化的一个整体维度,强调人与物质之间的辩证关系:人创造和使用物质,物质也造就了人。在现代消费社会,大众消费成为英国物质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并特别关注物质的消费过程和场所。人们在参与物质消费的过程中,思考他们的社会存在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罗易扉 《思想战线》2015,41(3):29-3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人类学发生艺术研究转向,艺术人类学理论形态呈现一种交织纷繁的状态。当代人类学艺术研究已不存在一种统一叙事话语,而呈现出一种敞开柔性取向。因此,为了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学艺术研究理论,我们可以将之链接为人类学界经典关键论争:艺术与能动性|遣返原居地|文化所有权|价值的流变|非-艺术与非-文化|后部落艺术|原住民艺术原真性|作为武器的艺术|文化解释力|遗产空间与博物馆。通过于此,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文原著文本为基础,思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艺术人类学理论前沿轨迹。在回顾艺术人类学理论的众声汇集的景观的同时,在繁茂的纷杂表象中找寻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喻琴 《理论月刊》2008,(3):62-64
诺思罗普·弗莱,神话原型批评的倡导者;沃尔夫冈·伊瑟尔,接受美学的重要代表.他们不满文学批评成为文学之外附庸品的现状,企图从人类的本性与起源来追问文学的本质属性,以此建构独立的文学批评体系.二人的文学人类学思想在提问方式、研究视角、理论追求上存有较大差异.若将他们对文学文本和读者的看法加以综合,那将会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多元化的文学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转向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尚未完成《资本论》创作出版的情况下转向了人类学研究,其间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其转向人类学的动因,既是出于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需要,同时也是出于对现实革命斗争实践特别是对俄国前途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认真研读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东方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问题、人类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及当代学术研究等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相似文献   

13.
李立 《思想战线》2012,38(1):10-13
学界主导的意见是将艺术人类学视为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艺术"二字提示,不能将艺术人类学的对象完全等同于"文化"。当前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与艺术存在某种疏离,应该尝试回到并回应艺术学、美学提出的艺术问题,为艺术人类学寻找相应的对象和议题,思考如何将其延展到艺术人类学中重新厘定,而不是简单地加以摒弃。促使学科之间形成有意义的对话主题,使艺术对象真正成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早期日本对羌族的研究以历史文献为主,真正人类学、民族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爱知大学松冈正子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他们在羌族微观民族志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对日本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羌族研究的梳理是为了便于我国研究人员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日本学者有关中国羌族的人类学研究的学术成果,进一步促进民族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王建民 《思想战线》2013,39(1):7-11
在艺术人类学研究实践中,通过关注艺术活动中人们浸入其中的情感、激情和欢乐愉悦,把握人类更多的感觉方式,有可能弥补以往人类学研究中仅仅关注理性、重视听觉式的访谈言说和视觉式的眼见为实的行动,而忽略了情绪情感、忽视了多种感觉方式之虞;借由对于艺术活动的"体验式"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由艺术形式的深入分析入手,人类学家可以探索文化观察与阐释的新途径。艺术人类学研究本身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人类学学术理论性实践,应当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人类学的早期发展主要是由文化人类学家所推动的。人类学家对于少数族群儿童成长,尤其是族群文化与儿童人格养成问题的关注,促进了美国教育人类学的萌生和发展。本文着重论述了20世纪美国文化人类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讨论了美国博厄斯学派的文化与人格研究对教育问题的理论与观点,以期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类学研究5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思想战线》2000,26(1):71-76
人类学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前半世纪是人类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开始起步发展和传播的时期,在"抗战"前后达到中国人类学研究的第一个峰值;后半世纪中国人类学经历了坎坷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跌落至谷底,本世纪80年代,中国人类学研究重获新生,并于90年代后期在中国学术界的影响与日俱增.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中国人类学在面向21世纪之时,在新的起点上正逐渐走向规范化、体系化及本土化,并以崭新的姿态准备充实现代国际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人类学研究做出相应的贡献.回顾和反思这一历程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地认识中国人类学的历史地位、社会价值及总结经验教训,为中国人类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甘雪春 《思想战线》2001,27(3):82-87
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80年代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大批西方学者得以前往丽江,对纳西文化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他们或与纳西族学者进行合作科研,或是直接进入纳西村寨进行田野调查,用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对纳西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如杰克逊、孟彻理以及8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西方年轻人类学家,他们在纳西族的宗教哲学、婚姻家庭、亲属关系、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旅游人类学发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顺生 《思想战线》2005,31(1):106-111
虽然早在 2 0世纪 80年代 ,中国已有学者关注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但从人类学角度考察旅游并开始形成一种新的边缘学科———中国旅游人类学 ,则是 2 0世纪末才出现的一个新趋向。与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比较 ,中国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存在着研究队伍尚未形成规模、科研成果不多等问题。从纯学术的角度看 ,无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都远不能与西方相比。揭示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之不足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对促进国内旅游人类学这一新学科健康发展 ,还是大有裨益的。一、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回顾旅游人类学是一门新近发展起来的学科 ,它…  相似文献   

20.
在近70年的学术研究中,费孝通先生始终把社会学和人类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关注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所遇到的或将面临的现实问题.费孝通先生认为,都市人类学的研究,要强调中国多元文化的主体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上发生的变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关注两大问题,一是发展,即西部大开发.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在都市研究中赋予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内涵,现代化过程必然包括少数民族的现代化.二是和平共处.多民族在城市中共同的政治、经济组织的框架之内要和平共处,才能继续发展."中和位育"几个字代表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而不同"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