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刑事悬赏在侦查实践中存在刑事悬赏主体不明确、案件范围无规定、赏金经费无保障、执行程序不规范、权益人保护不重视等一些突出问题.刑事悬赏具有法定性、互惠性、针对性和群众广泛参与性等特点.运用刑事悬赏时必须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即可能与实际相结合原则、成本与收益相平衡原则、赏金与经费相适度原则和谨慎使用原则.应从确定刑事悬赏的主体、适用范围、赏金来源、规范发放程序、保护举报人权益、落实撤销程序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的刑事悬赏制度.  相似文献   

2.
刑事悬赏是一种行政奖励行为。自首的犯罪嫌疑人不能成为刑事悬赏的相对人;构成立功的犯罪嫌疑人、罪犯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同案犯的,按立功处理,不能成为刑事悬赏的相对人;协助公安机关查获与自己案件无关的犯罪嫌疑人,构成立功的同时可以成为刑事悬赏赏金给付的相对人。  相似文献   

3.
马加爵案件再次引起人们对刑事悬赏问题的关注,我国尚没有关于刑事悬赏的专门法律规定,理论界的探讨也多限于民事悬赏广告,我国刑事悬赏仍然体现了群众路线,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单独法律行为,悬赏人只能是司法机关,而赏金的给付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悬赏通缉在侦破重特大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有待进一步理清。对悬赏通缉的法律地位,悬赏行为及赏金的性质认定,可能获得赏金的对象范围,复杂情况下赏金的分配方式,进行悬赏通缉应当把握的标准,悬赏纠纷的解决机制等问题应进行深入探讨,以提出完善悬赏通缉制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悬赏通缉措施在侦破有影响的案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对其许多法律问题仍缺乏深入研究.以法律为视角,对悬赏通缉的法律地位、悬赏行为及赏金的性质认定、可能获得赏金的对象范围及复杂情况下赏金的分配方式、进行悬赏通缉应当把握的标准、悬赏纠纷的解决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将有助于促进悬赏通缉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为使一起命案能及时破获,公安机关张贴公告进行悬赏。然而,当案件顺利破获后.悬赏方仅兑现了部分赏金.余下的赏金以抓获的是死人不是活人为由.一直不予兑现。无奈.检举人李书杰老汉在河南通天路律师事务所律师侯金海的帮助下,一纸诉状将悬赏单位——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以下简称金水分局)告到了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人民法院.要求该局兑现余下的悬赏金。  相似文献   

7.
李忠民 《人民论坛》2010,(8):120-121
商业保释及赏金猎人制度至今存在于美国大部分州,甚至被认为是美国刑事司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美国赏金猎人宽泛的权力及其经常被滥用的事例,激起民众要求通过法律规制这一职业的呼吁。尽管美国商业保释制度利弊共生,其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改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刑事悬赏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侦查机关的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在充分肯定其打击刑事犯罪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的同时,必须针对当前刑事悬赏实践中存在的悬赏的案件和金额无规定,以及悬赏的经费无保障和主体多元化等突出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即从刑事悬赏的基本条件与基本原则这两大根本问题入手对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9.
在刑侦中 ,悬赏通缉 (通告 )既是一种特殊的悬赏广告行为 ,也是公安机关的一种刑事司法行为和行政行为 ,一旦使用 ,就应当积极兑现承诺 ,以维护公安机关威信。同时 ,国家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对此作出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10.
2009年8月6日(《广州日报》刊登椿桦的文章,今年3月,广东陆丰市曾有一众村民为扳倒腐败村官,开出百万元高价征求清官出马。没想到,这一高价悬赏额很快就被来自山东的500万元给刷新了。通常来说,这样的帖子一发布,所涉村官腐败之事极有可能药到病除。这当然不是高额赏金的作用,而是“悬赏”所撬动的舆论之力。实践是检验法制是否管用的重要标准。对于山东昌乐县的村民来说,连续举报9年,部分人黑发熬成白发,都没有获得一个令人信服的处理结果,不能不说是对当地法制状况的莫大嘲讽。所以说,民间自掏腰包悬赏求清官,且赏金一再加码,既是对法制的无奈,也是对清官稀缺的反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