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其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信访制度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愿表达和纠纷解决机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现行信访救济机制在大量社会矛盾面前表现出的软弱和力不从心,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审视现行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建构整个国家的权利救济体系,有效解决群众上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信访制度作为一项独特的制度安排,在维护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表达诉求、保障人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营建社会和谐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发展加速化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远远超出了既有信访制度的承载能力,因而使信访制度的存在意义受到了质疑甚至诟病,全力推进信访制度改革变得非常必要,这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需要。为了确保信访制度改革之路不至于走上“唐吉坷德式”的幻象之路,就需要立足新时代的现实,从总体性视角把握信访制度所面临的社会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人的原子化以及道德碎片化等新情况、新挑战,在合时代、合法律、合需求、合道德的语境下对信访制度改革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3.
客观、正确认识群众信访活动,对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人民来信来访是反映社会客观矛盾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避免。群众信访增多,是社会变革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从宏观角度分析,第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生活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复杂性的必然反映。这些复杂  相似文献   

4.
关于基层信访工作的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传统。这一制度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当前我国社会处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转轨过程中,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显现,信访成了公民权利救济的首选渠道之一。各地各级的信访案件数量不断攀升,以致出现“信访洪峰”的现象,信访制度的设计与其功能之间难以适应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2005年5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新《信访条例》正式施行,这给信访工作设立了新的实施程序和工作标准,为我国的信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目的是让具有我国特色的信访…  相似文献   

5.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针对当前作风建设的实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其中,在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方面,提出要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等五方面制度建设,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视阈的信访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主制度,也是我国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在众多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信访制度已经滞后于时代发展,表现出对解决社会问题的严重不适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对信访制度进行大力整合,以制度创新来回应现实的严峻挑战。一是建立健全信访预警体系;二是建立健全依法信访工作体系;三是建立健全操作规范、运转有序的信访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7.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法律救济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已经成为维护社会公平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有着独特的功能和重要的作用.发展法律援助事业,反映了党的主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一项有着广阔前景的宏伟事业.  相似文献   

8.
信访制度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愿表达和纠纷解决机制。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矛盾的突出,信访制度自身的缺陷也日益显现。改革信访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旨在探讨信访存在的困境及完善信访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大信访制度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辅助性工作制度,是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人民代表大会联系人民群众的一种直接形式,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最具实效意义的具体制度。人大信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政治参与、权力监督、权利救济三项主要功能,对于化解矛盾纠纷、监督公共权力、保障人民权利和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发挥着独特作用。随着我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转型,通过理念革新、法治规范、体制理顺等途径对人大信访制度进行法治化构造,进一步激发其在健全国家权力监督制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人大信访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矛盾日益凸显,群众的司法诉求倍增,但依法维权意识却十分淡薄,导致太多群众信访不信法。在基层,群众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首先想到找关系、找领导、找政府,几乎不找法院,最终弯路走了不少,事情却未能有效解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要求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真正使法律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初步推动,社会效果并未完全凸显,府院沟通协调引导机制初步建立,作用功能并未充分释放是导致"李老汉事件"多发的深层次原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好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加快便民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有效协调化解社会矛盾,增进人民福祉,我们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整个中国政治制度的安排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信访制度演进很关键的一个支撑点,历史性地提供了这一制度的生存空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提升群众的权益保护功能创造了信访救济和维权机制的空间。行政救济和权利维护是落实群众路线而发挥的突出功能。在特定历史时期,信访成为纠正冤假错案的重要渠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权又围绕诸多民生问题展开,没有丝毫松绑。其次,扩展权力制约的群众资源创造了信访监督和纠错功能的空间。通过信访制度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也与中国的政治传统密切相关。事实证明,这一功能的发挥是弥足珍贵的。同时,通过监督和纠错功能的发挥,对于科学决策和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再次,促进人民群众的当家作主创造了信访特有参与渠道的空间。信访提供了中国普通民众政治参与的一个特有渠道。信访制度承载参与功能与中国政治参与的特点有关。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不容易实行直接的民主参与形式,因而,间接民主成为中国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而信访制度恰恰开通了民众直接参与的渠道。  相似文献   

12.
新社会组织的大量涌现是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结构发生变革的必然结果。如何做好这一新领域党的群众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从总的情况看,新社会组织党的群众工作刚刚起步,还有许多“空白点”。必须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以更好地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引导群众,调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通过加强和改善群众工作,化解和调和社会矛盾,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善治目标下的我国信访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治是建立在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基础上的社会管理模式。信访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需要政府与公民的广泛合作。以善治为目标推进信访制度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政府管理的内在要求,因此是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程立志 《学习月刊》2010,(23):19-20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的窗口,体察群众疾苦的重要途径,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信誉和威望,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局。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各种矛盾不断产生并通过信访等渠道反映出来.新时期我国的信访工作在多个方面也需要破解难题.与时俱进、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6.
一些社会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是当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社会矛盾易发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必须充分发挥思想导向机制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北京支部生活》2014,(9):45-45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政为民的一线延伸,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密云镇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因房屋拆迂引发的信访问题在所有信访中一直占据突出地位,呈现相对活跃和高发态势,课题组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如何处理好信访难点、做好信访工作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提出了从群众工作的视角入手,把信访工作融入群众工作之中,变被动为主动的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信访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规范信访秩序,推进信访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要贯彻执行好《条例》,关键要做好定位、机制、体制、法制工作,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一、畅通渠道,正确处理“入口”与“出口”的关系畅通信访渠道是保障公民的建议权和申诉权,党和政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迅速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国家将畅通信访渠道作为各级政府及工作部门处理信访事项的重要职责,要求各级政府及其信访机构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已经成为新时期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化解积案工作,有效化解信访积案,推动案结事了,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发展,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信访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透视镜"。结合蚌埠市信访工作实践来看,当前群众信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趋势,需要引起重视,积极应对。一、信访问题新变化一是关注现实利益的同时,更加关注长远保障。在满足日常衣食住行的前提下,信访群众关注的焦点逐渐转向更加长远的生活保障。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