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据西方情报理论中的形势评估方法,分析中国高校面临的安全稳定形势,包括组织环境、交互环境、关联环境三个视角。从关联环境的角度看,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使得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错综复杂。严防境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渗透和破坏,仍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胡海情 《前沿》2012,(19):21-23
当今我国社会总体状况平稳,但风险增多,尤其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民族高校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中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直接关系着民族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想要探讨新时期安全稳定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首先要对影响当今民族高校、民族大学生安全稳定的因素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把握.从组织环境、交互环境和关联环境三个层次及其包含的十二个具体因素的分析能使我们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安全稳定工作有所掌控.  相似文献   

3.
宋亚军  毛建平 《传承》2015,(1):133-135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高校与社会越发融为一体,高校周边治安环境越发复杂,对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影响亦越发广泛。研究和做好新时期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是摆在各级党政机关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公安高校作为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重任。面对执法环境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面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面对公安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形势,公安高校亟需解决公安专门人才的职业能力强化和综合  相似文献   

5.
覃宪儒  李扬 《前沿》2013,(17):108-109,127
随着社会复杂环境对大学校园的影响不断加深,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在高校学生教育中的必要性也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安全形势和大学生安全意识新特征的分析,认为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通过重视大学生安全意识的主要途径来减少校园内各种威胁学生安全的事件发生,保障大学生在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中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6.
民族院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以及各方面专业人才的教育阵地.社会转型期了解学生对社会稳定的认识并进行分析,有助于整体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可以为制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民族高校自身的稳定;也可为民族高校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本文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在调查民族院校学生对社会稳定的认识基础上,就影响学生对社会稳定形势判断和预测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安全稳定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于后  王伟 《前沿》2009,(6):137-140
高校安全稳定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保障,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保持高校安全稳定,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极大地促进。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是一项涉及学校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重要工作,需要深入分析各项制约高校稳定的深层因素,树立大稳定观念,建立和完善高校、政府、社会齐抓共管的高校安全稳定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公安工作日益趋于繁重,社会环境更加复杂,违法犯罪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公安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他们普遍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对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本文在对警察休息权的现状、休息权的重要意义,民警休息权无法得到保障的原因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管理学的视角提出有效保障警察休息权的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公安民警休息权的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公安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石加友  苗国厚 《前沿》2011,(14):195-197
良好的保障条件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扎实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必备条件和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主要解决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开展持续性的问题。本文在简要论述高校安全稳定保障体系标准化研究意义及依据的基础上,尝试从组织机构、工作人员、规章制度、物资条件、经费支持五个方面对保障体系进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
纵观全国,目前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问题仍然是制约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威胁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任务很重。  相似文献   

11.
孙凯军 《中国发展》2011,11(2):47-50
该文指出,大学生弱势群体是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环境变化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潜在的不利因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理论上研究其形成原因,有利于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对促进新时期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社会治安虽“整体平稳”,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从治安问题的产生和治理角度看,社会治安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治安现象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存在种种消极因素。根治社会治安存在问题的途径是:加快发展经济;积极完善社会政策;调和社会关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反腐方式研究,遏止蔓延势头;加强传统人文教育,构筑文化防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社保基金投资方式、投资工具的比例以及最低收益率的研究,有助于实现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安全性目标。从社会保障基金资产组合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及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讨论了在目标收益率确定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基金的最优配置问题,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农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受制度歧视,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出现农民工犯罪问题。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农民工犯罪问题,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农民工生存状态的关注,剖析引发农民工犯罪的主要原因,从社会、政府等角度来思考预防农民工犯罪的对策,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更好地管理计算机实验室提出了具体措施和方法。从实验室环境的特点、硬件设备维护维修、软件环境的更新发展、计算机病毒防护及网络安全防范等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内容,并提出合理的措施,以便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6.
构建新型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事关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 ,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由于校园由封闭型向半封闭型、开放型的发展 ,校园人数的增多 ,保卫组织不健全 ,管理制度不落实等原因 ,造成校园的暴力型犯罪、火灾、爆炸 ,中毒等安全问题呈上升蔓延趋势。构建新型的校园安全防控系统 ,建立校园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当前各级政府、学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网络信息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信息安全密切相关,从国家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技术保障,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从社会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路径,有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从个体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保障公民网络信息权利的基本前提,有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空间。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公安部作出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部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黑社会组织盘根错节,很难攻破,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点决定了侦查此类案件的难点,因此,应当研究制定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侦查对策,以有效打击黑社会势力,维护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9.
维护安宁的治安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是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神圣使命。文章从当前社会治安的新态势、社会转型的新挑战、信息时代的新要求三个维度认真分析了当下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相似文献   

20.
环境风险严重影响公共安全,进而破坏社会和国家的稳定与安全。理论上,基于公共安全考量的环境风险规制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可执行的法律环境;实务上,基于公共安全考量的环境风险规制由公安机关依法参与政策制定并保障其实施。当前,"重"事故应急而"轻"风险预防、"重"公安职能而"轻"开放合作、"重"实体规制而"轻"程序制约的现状,是公安机关防范和化解环境风险面临的难题。改进之策在于明确公安机关参与环境风险规制的范围和职责;完善公共安全视野下环境风险规制的制度供给;建立公安机关参与环境风险规制的专家咨询制度;加强公安机关应对环境风险能力的应急预案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