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936年12月发生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时局转换的枢纽。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外均有不同的反响,中国海军的态度如何?西安事变解决后,国内和平基本实现,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西安事变对中国海军的抗战发生了什么影响?这些问题,过去在研究西安事变时涉及不多。本文拟对西安事变时期中国海军的动向,以及西安事变对中国海军抗战的推动作一些探讨,从一个侧面透视西安事变的影响。 长期以来,日本海军一直充当着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西安事变前,日本将其海军第三舰队的主要力量配备…  相似文献   

2.
陈公博在《苦笑录》曾提到:"中国现代史上有两个谜题,一个是究竟起因为何的中山舰事件,一个是如何结束的西安事变。"而西安事变刚结束,毛泽东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在西安事变中实际地取得了领导地位"。一场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却在其中实际取得领导地位,并由此推动整个局势的转变。中共的决策,如何影响了西安事变,并如何引导西安事变由审蒋  相似文献   

3.
西安,是西安事变的发生地,在陕西省档案馆藏大量的珍贵档案史料中,70年前西安事变档案史料是馆藏的一大特色,今就孔从洲将军在西安事变中人所未知的故事,笔者依据馆藏中第一手档案史料予以披露,以食读者。  相似文献   

4.
西安事变是现代史上一个重大事件。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研究西安事变的专著和文章逐渐增多。随着西安事变研究的逐步深入,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方针。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处理事变的基本方针是同“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联系在一起的,因而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是改变中国20世纪30年代革命时局乃至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大事.事变发生后各方民众由于所处立场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反映.西北区普遍支持事变的发生,而国统区民众则普遍对事变持否定态度.但对于事变如何解决,则呈现出全国民众共同要求和解的局面.《申报》是国统区极有影响力的大报之一,透过它对西安事变发生时国统区各方民众反映的报道,可以考察国统区民众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分析其所持态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孙果达 《党史纵横》2010,(11):45-47
西安事变发生后的第一份电报是通知红都保安中共中央的,但这份电报究竟是谁发的却是个谜。多年来,学界对西安事变的研究都把张学良或当时中共中央驻东北军联络员刘鼎所发的电报作为保安得知西安事变的开始。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7.
吕春 《世纪风采》2011,(5):32-34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1936年12月12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那一天,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是为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消息一传出,不仅震惊世界,更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当时,中共领导层及国内外各界人士,在如何对待蒋介石即是杀蒋还是放蒋的问题上,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争斗!  相似文献   

8.
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在旦夕,蒋介石“剿共”政策不变,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震惊中外,国内外反应不一。如何处理西安事变,国民党内部亲日派与亲美派争斗十分激烈。中共中央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周恩来卓有成效的工作,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9.
王美芝 《党史文苑》2013,(11):40-44
西安事变发生时,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通讯社和机关报《红色中华》,同为一个组织机构——红色中华社,简称红中社。透过红中社的新闻报道和宣传。可以看出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在西安事变上的政治态度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问题,是日本西安事变史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几十年来,日本学者曾查考大量中外资料加以研究,希图寻求到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问题的真蒂,然而,收效甚微,以致使这个问题成了日本西安事变史研究中的“岩礁”。 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关西安事变的档案史料也不断公布,这就为日本学者研究这个问  相似文献   

11.
孙果达 《党史纵横》2013,(11):35-38
西安事变前后叶剑英在保安与西安之间的往返,相关的电报史料似乎模糊不清,甚至自相矛盾,使得叶剑英当时的行踪分外扑朔迷离,连事变后叶剑英究竟哪天到达西安都莫衷一是。尤其叶剑英关于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一个仍需深入研究的历史大事件为纪念西安事变发生60周年,1996年12月3日,北京地方党史研究会举行了学术座谈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库少畴,中央党研室牛桂云,清华大学孙敦恒、北师大麻星甫、市委党校张彦玲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地方党史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救国会曾对中国的革命起过重大的积极作用,其中,对西安事变的贡献是值得我们充分肯定的.救国会对西安事变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救国会推动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转变及合作,为西安事变的发生作了积极的准备;救国会通过杜重远这个桥梁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发生;"七君子"事件是西安事变发生的直接诱因之一;救国会是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戴笠,一个曾经响当当的神秘人物,国民党特务头子、西安事变、抗日战争……这些词都和他有关,并且一直以来因为“保密”的原因,被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近日,戴笠生前手稿、函电等珍贵史料,在台湾正式解密,其中包括他当年历经西安事变的相关手稿和资料,都将一一公诸于世。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是策划者、发动者。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者杨天石在阅读张学良的口述史及其相关档案资料时,得出了真正的西安事变主角的新结论。西安事变的主角到底是谁呢?  相似文献   

16.
西安事变前夕,有共产国际背景的史沫特莱正在西安,似乎碰巧遇上了事变,从而成为当时唯一在西安向世界报道事变的外国新闻记者。然而,从西安事变作为秘密战线一大杰作的角度来看,史沫特莱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岗位,绝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7.
占善钦 《党史纵横》2012,(11):44-47,50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一直是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对象。但是,由于各方资料披露的程度不一、内容各异等等,研究中存在许多谜团和差误,如西安事变中张学良释放蒋介石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西安事变发生后,应张学良将军的邀请,中国共产党派出的是“代表”还是“代表团”?笔者早在1983年曾著文指出,“中共代表团”之说,是一种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传统说法,因为当时只有“中共代表”,而无“中共代表团”。但至今在一些有关西安事变的史书论著①、回忆录和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中,仍然把“中共代表”说成是“中共代表团”,或称之为“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根据档案文献记载,在西安事变时,党中央只派了“中共代表”,并没有组成“中共代表团”。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与毛泽东、周恩来的来往电报中均未提出派团问…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西安事变61周年。提起西安事变,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杨虎城将军。杨将军是国民党著名的爱国将领,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中首先提出抗日的。1936年,他与张学良将军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第二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汇》2008,(5):F0003-F0003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是在“西安事变”主要旧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题纪念馆。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6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