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和定位、美国是否衰落及衰落后世界的模样等关于美国国际地位的问题一直是政策界、学术圈讨论争论的焦点。罗伯特·卡根作为第二代新保守主义阵营的代表人物,其霸权思想从一种美国主义的角度界定美国的世界地位及美国和其他大国的关系,强调意识形态和自由主义世界秩序对维持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作用,为美国霸权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造势。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其霸权思想有其合理之处,亦有其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2.
自从国际关系擘作为一个制度性的学术性学科在20世纪早期觉醒以来,它的发展历程的一个纬度的"外史"就表现为国家知识霸权的变迁.国际关系学的国家知识霸权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国际关系学由最初的两战期间的英美知识共治,以英国为主的"英国知识霸权"转变到二战后的"美国知识霸权",中间夹杂美美间的知识交锋,主要是英国做知识上的反抗,再到美国一家知识独霸、冷战后的美国知识霸权与对美国知识霸权的挑战同时并存的"后美国知识霸权".  相似文献   

3.
陈安 《中国法学》2004,(2):153-164
本文概述2002—2003年“201条款”争端案的内容、进程和结局,并回溯到1994年的美国“主权大辩论”以及1998—2000年的“301条款”争端案,进行宏观的综合考察,指出“201条款”争端案实质上乃是晚近十年来美国单边主义与WTO多边主义大交锋的第三回合,是此前两次大交锋的继续和发展。三次交锋的实质都是美国经济霸权与各国经济主权之间限制与反限制的争斗;都是植根于美国在1994年“入世”之初就已确立的既定方针:力图在“入世”之后仍然推行其单边主义政策,以维护和扩大其既得的经济霸权。美国在“201条款”争端案中败诉之后,对上述既定方针毫无改弦易辙之意,其单边主义的霸权顽症可能随时复发,WTO多边主义仍然前途多艰。  相似文献   

4.
在2008年美国大选中,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历史性地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并于2009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美国从此进入"奥巴马执政时代"。奥巴马执政于世界经济危机不断深化之时,国内国际对于经济改革呼声越来越高。可以说,经济问题的解决程度关乎奥巴马政权的稳定乃至四年后能否继续蝉联美国总统的大局。在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下,奥巴马主张以"灵活智慧"策略开展国际多层次外交是明智的,但依然无法摆脱美国外交固有的霸权逻辑和国内外问题的掣肘。  相似文献   

5.
一、当代的国家主权学说在资本主义上升的时代,资产阶级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国家,反对封建势力,因此竭力主张国家主权学说。但是到了现代,在西方世界,主权已不再如过去那样受崇拜了。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后,西方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已不是受压迫的对象,而是压迫其他民族的国家了。如果它们继续强调国家主权学说,其势必成为推行帝国主义政策的障碍。特别是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恣意推行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扩大军事集团,加强军事同盟,他们利用“人权”作为幌子,干涉他国的内政,肆意践踏他国的主…  相似文献   

6.
杨卓明 《知识产权》2006,16(3):83-85
国际金融的扩张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金融全球化毕竟是一把利益与风险并存的"双刃剑",伴随金融开放的金融霸权便是这样一种显著的风险.#目前,美国的金融霸权正以更为多样和隐蔽的形式实现着其霸权的目的,设置金融专利壁垒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金融专利壁垒这一美国金融霸权新形式予以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我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陈斌彬 《河北法学》2012,30(7):117-124
利用美元的超中心地位,无限量地对外供给国际货币的美元霸权,已成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与世界经济不稳定的一大痼疾.因此,如何对之有效地加以制约则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关键.虽然以SDR为核心的超主权货币可彻底消弭美元霸权的负面影响,一劳永逸地解决“特里芬问题”,但SDR的先天缺陷及改革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近期内尚不具备可行性.相反地,基于危机后美元霸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失主导作用但又日渐式微的客观现实,扩大SDR篮子的计价货币种类与达成相应的汇率协调机制,建立起以美元、欧元和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在内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则是当前国际社会改革与制衡美元霸权的一个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上的霸权,抑制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专门针对中国制定了"421条款"和"422条款"——对华特别保障措施条款。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对我国实施特保措施将引发连锁反应,其他WTO成员也会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特保措施,这对我国相当不利。本文以期通过对美国特保措施的内容的介绍,以及对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的分析,使我们看到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贸易政策的缺陷,并通过积极地行动来应对美国采取特保措施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二战的胜利冷战的结束,让美国成为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都无可企及的超级大国,一些学者认为,"美国治下的和平"时代来临了。"美国治下的和平"观点以霸权稳定论及单极稳定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只有单极的霸权才能带来稳定;美国是当今世界体系中的霸权国;主张美国应该通过追求其超强实力实现国家安全和世界稳定。本文认为,此观点的理论基础是薄弱的,是站在美国立场上,为美国利益而服务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霸权导致大多数人丧失权力苏联的解体对于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福音。有人说,苏联同样有称霸世界的野心。这种说法也许对,但没有说到点子上.问题不在于苏联比美国更好或更坏,而在于,与两极或多极世界相比,单极世界是不是人类的福音?在美国的单极霸权之下,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显然是丧失了权利。事实也已证明;苏联解体后不久,美国已开始非常轻易地在世界各地大打出手,不受任何制约。可怕的不受制约的强制垄断者西方人说,美国的几次大打出手,都是为了制止暴行;如果没有美国去制止暴行;如果没有美国去制止那些暴行,受暴行…  相似文献   

11.
广告话语霸权是以经济资本自我扩张为内在动力的,广告话语编码者通过对企业或产品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等进行加工,完成承载了特定"知识"的广告话语.广告话语本身就是一种"温和的暴力",再通过与大众媒体结成"合法化一权威",经过对简单断语的重复灌输,最后建立起广告话语霸权.实际上,广告话语只是媒介和资本所借用的"躯壳",其所显露的霸权本质上是媒介和资本的霸权.媒介和资本通过广告话语霸权这一形式获取并分享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并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其对中国发展空间的打压,使得东亚地区秩序的建立与维持更加复杂.该文从有关霸权的国际关系理论出发,分析霸权与国际秩序、地区秩序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影响,并反思大国崛起对维持国际秩序及地区秩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历来重视封国家主权的维护与强化。晚近美国经济主权的维护和强化主要通过贸易政策的演变,主导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并在区域合作和双边条约的基础之上得以扩展,呈现出法制化的特点。美国经济主权的强化,实质上为美国在全球推行经济霸权的目标服务。反对美国经济霸权与坚持自身经济主权应当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艰巨的时代重任,也是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中国家对抗发达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一年一度的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发布会在上海如期举行.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在会上发布的《2007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报告》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电子信息全行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实现销售收入达4.75万亿元,全行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超过7%.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继续保持着基础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体系助长美国取得霸权地位,并对国际社会输出其霸权文化,尽管此种情况提升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但却产生抗拒论与融合论两种争辩。抗拒论主张,输入国家为保护自身的主权,以文化本土化的策略来维护国民的国家认同;融合论认为,由于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执行者,所以能将全球化压力转化成自身需求,这种全球在地化的现象能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本文指出这种争辩的关键点是,将能动性以及社会结构视为两个分立的维度,致使忽视他们的互补性。由于文化资本主义符合权力菁英的经济利益原则,这能使文化保存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此种取向可提供更好的平台,地方居民得以藉此发挥文化创新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6.
高颖 《法制与社会》2011,(12):117-117
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一直是美国的基本战略目标,而自由贸易区协定战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美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障碍,阻碍了自由贸易战略的继续推进。这些障碍既与国际环境和其他国家有关,也与美国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战略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现代法学》2019,(5):182-194
特朗普上台执政以来,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开始从以往对"制度霸权模式"的偏好,转向现在对"权力霸权模式"的偏好,将对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制度化程度的选择,从"规则倾向性"降至"契约倾向性",从而为谋取自身现时利益最大化释放了美国权力优势运用的空间,构成对现行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全面反动,并投下了最大的变数。然则,脱离霸权统治,回归治理本位,以"制度导向"为模式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仍将得以存续和发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立基于国家间合作伙伴关系及互利共赢原则而创建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为此提供了良好的方案,以"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经济治理新体制的探索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8.
王闻扬 《法制与社会》2011,(30):137-138
近几年来,拉美政坛掀起了一股左翼“旋风”,左翼政党纷纷登上了拉美各国的执政舞台,这些左翼势力掌握各自国家的政权后,大多采取了一些针对美国霸权的对抗政策。这不但影响了拉丁美洲各国的国内政治环境,而且也有力地冲击了美国对拉美各国的控制,本文将具体地分析这一政治现象,探讨其根源以及对该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教育史学的跨学科性质,它一直受到历史学和教育学的双重影响,并处于学术取向还是职业取向的两难境地。反思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我们可以认识到,教育史学的发展不应脱离历史学“母”学科主流,同时也应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传统教育史学和新教育史学各有其利弊,对于教育史的再认识是教育史学发展的基本形式。随着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外国教育史学的未来发展可有两条并行不悖的路线:一是继续教科书传统,以满足师范教育的需求;二是摆脱学校教育史传统模式的束缚。加大学术研究的力度,提升教育史家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近几个月,通过参加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感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律师的无尚光荣和肩负责任的重大。我认识到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时代的要求,执政党地位的要求,也是保证党内纯洁性永葆坚强战斗性,实现伟大理想的新要求。作为一名退休党员,学习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更应迫切,尤其是退休后仍在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