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微管相关蛋门-2(MAP-2)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大鼠闭合性颅脯挫伤模型,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后0.5h、6h、12h、ld、3d、7d、14d7个损伤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应用免疫组化和蛋h印记Western blot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脑挫伤后各设定时间点挫伤脯组织中MAP-2的变化。结果免疫纽化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可见MAP-2阳性表达;实验组伤后0.5h,挫伤灶及周同MAP-2阳性表达下降,伤后6h阳性表达降至最低,伤后12h,阳性表达逐渐增多,伤后14d,仍保持较高水平;蛋白印记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统计学分析显爪:MAP-2的表达各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2h、3d及14d与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脑挫伤后14d内,MAP-2存脑组织挫伤灶及其周同呈现先减少后逐渐增多的表达变化,可作为推断脑挫伤经过时间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鼠闭合性小脑挫伤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XB  Hu Y  Xia K 《法医学杂志》2002,18(2):74-75,77,F003
目的探讨闭合性小脑挫伤细胞凋亡发生发展过程。方法采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法比较SD大鼠闭合性小脑挫伤不同时间损伤区和正常对照组小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伤后1h发现挫伤区少数凋亡细胞,4~6h达高峰,随后下降。在挫伤缘区域伤后1h亦发现少数散在的凋亡细胞,随着损伤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在6~8h达到高峰。结论闭合性小脑挫伤不同损伤时间细胞凋亡指数变化为法医学早期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了灵敏客观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飞骏  李元福 《法医学杂志》1994,10(2):88-88,90
心脏挫伤致死法医学鉴定二例黄飞骏,李元福(1.华西医科大学,成都6100412.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分局,成都610041)心脏挫伤(heartcontution)在法医实践小并不多见[1-2]。它是心脏闭合性损伤的一种,常见于胸腹部特别是心前区受到强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闭合性小脑挫伤病变发生发展过程。 方法 建立闭合性小脑挫伤动物模型 ,分别于损伤后不同时间组 5min、10min、3 0min、45min、60min、2h、4h、6h、8h、12h与正常组对照 ,观察其电镜变化。 结果 损伤后不同时间组 ,小脑蒲肯野氏细胞线粒体水肿、空泡化从轻到重 ,线粒体嵴逐渐消失。神经纤维髓鞘疏松断裂 ,神经原丝及微管结构模糊 ,并随着时间推移 ,其损伤越来越重。损伤后 3 0min ,线粒体胞浆中充满了游离核糖体。损伤后 1~ 2小时小脑蒲肯野氏细胞胞浆浓缩 ,细胞核开始发生染色质边集。个别细胞核发生核溶解。至 4~ 6小时小脑蒲肯野氏细胞细胞核坏死发展到高峰 ,然后逐渐减轻。损伤后 8小时 ,小脑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水肿 ,嵴消失 ,神经纤维髓鞘松解 ,胶质细胞核周间隙扩张。 结论 闭合性小脑挫伤后不同时间电镜变化 ,为早期损伤时间推断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了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兴彪  胡芸  林刻智 《证据科学》2004,11(2):126-128
目的 探讨闭合性小脑挫伤病变发生发展过程。方法 建立闭合性小脑挫伤动物模型,分别于损伤后不同时间组5min、10min、30min、45min、60min、2h、4h、6h、8h、12h与正常组对照,观察其电镜变化。结果 损伤后不同时间组,小脑蒲肯野氏细胞线粒体水肿、空泡化从轻到重,线粒体嵴逐渐消失。神经纤维髓鞘疏松断裂,神经原丝及微管结构模糊,并随着时间推移,其损伤越来越重。损伤后30min,线粒体胞浆中充满了游离核糖体。损伤后1~2小时小脑蒲肯野氏细胞胞浆浓缩,细胞核开始发生染色质边集。个别细胞核发生核溶解。至4~6小时小脑蒲肯野氏细胞细胞核坏死发展到高峰,然后逐渐减轻。损伤后8小时,小脑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水肿,嵴消失,神经纤维髓鞘松解,胶质细胞核周间隙扩张。结论 闭合性小脑挫伤后不同时间电镜变化,为早期损伤时间推断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了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综述:创伤性脑损伤的后果探讨[英」/StrattonM.C,etal//BrainInj1994;8(7):631本文将从病因学、疾病特点及预后三方面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以下简称TBI)进行讨论,重点是TBI对患者神经心理功能和人际交往的影响。自一国:脑损伤及其历响一、TBI的性质(一)TBI的神经病理学TBI可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定位诊断比较容易,脑组织损伤一般集中于外物的进入路径上;闭合性颅脑损伤较开放性颅脑损伤更为常见,脑组织所受损伤一般为挫伤、裂伤,脑损伤往往不仅仅局限于受创…  相似文献   

7.
胸腹部受钝力冲击引起脑出血损伤并非罕见,但报道不多。胸腹腔受伤由于易造成肺、肝等脏器损伤而引人注目,但往往使人忽视了对脑的检查,作者曾遇一例,尸检头部未见受伤,但脑实质内有损伤出血,现报道如下:案例男性,21岁,劳动时不慎从二楼坠下,胸腹部撞击工地上钝物,受伤后4h死亡。死前曾出现恶心、呕吐、呼吸不均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户解见胸肋与胸骨体骨折,骨折断端原位纵隔血肿5×3cm,心肺无挫裂损伤,但左心室壁心外膜有散在点状出血。肝在叶被膜下挫伤出血2.5×1.2cm,回肠系膜散在挫伤出血,最大10×4cm,最小1×1cm,脾…  相似文献   

8.
闭合性腹部损伤并食管裂孔撕裂死亡一例廖运平四川省宜宾地区中级人民法院(644000)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肝、脾、肾破裂多见,但腹部闭合性损伤并食管裂孔撕裂.将胃推向胸腔,压迫双肺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实属罕见.现报告一例:张某,男,25岁,农民.1993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眶壁骨折的损伤特点,探讨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收集2010 2012年在某市公安局涉及单纯性眶壁骨折的130例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致伤物、眶壁骨折的部位和形态、眶内及眶周的复合性损伤以及伤后6个月回访等. 结果 130例案例中,青壮年男性伤者比例较高,主要为拳头击打,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的比例最高(81.5%),眶内及眶周复合性损伤致眼睑挫伤(挫裂创)和筛窦(上颌窦)积血最为常见,6个月回访发现眶壁粉碎性骨折30例伤侧眼较健侧眼球略有凹陷. 结论 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不宜评定轻伤,应待伤情稳定后再予以评定,全面详细的眼科检验是单纯性眶壁骨折鉴定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患者罗某,男.42岁。于2006年6月24日上午8时,从6米高处坠落,左胸背部着地,诉胸痛、胸闷、腰臀部疼痛不适,无昏迷,无大、小便失禁,送医院治疗。当即行胸部、上腹部、骨盆X线摄片示:(1)左胸部多发性肋骨骨折伴少量血气胸;(2)腰椎横突骨折;(3)骨盆多处骨折。CT示:(1)脾脏CT改变请临床追踪观察,外伤性脾损伤改变;(2)左侧第7至第12肋后段骨折,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血);(3)第1、2、3、4腰椎左侧横突骨折;(4)骶骨骨折;(5)左髂骨、耻骨及左髋臼骨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大鼠皮肤损伤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检测方法,探讨其在法医学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皮肤切创和挫伤组,分别在大鼠背部制作皮肤切创和挫伤,各组分别在损伤后0h、4h、8h取皮肤组织及对侧无损伤部位皮肤,检测NMR一维1H谱,观察受创皮肤的分子代谢产物随损伤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挫伤组、切创组背部损伤处皮肤的1H-NMR图谱在损伤后4h和8h分别检测到较多NMR波峰,波峰的高度和总面积也发生了改变,与对照部位皮肤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组织代谢产物有望用于损伤经过时间的法医学检验。  相似文献   

12.
复核鉴定是对原鉴定的认定或否定、补充。我室自1991年8月至1996年12月期间受理的1542例活体检验中复核鉴定有150例,占鉴定总数的9.72%。本文将150例复核鉴定情况总结分析如下:资料分析1.案件性质刑事案件143例,民事案件7例。2.复核鉴定时间距发案最短31天,最长4年,平均157天。3、伤情及原鉴定结论头部外伤69例,容貌毁损10例,各种骨折42例(肋骨骨折8例,肢体骨折26例,脊椎骨折6例,鼻骨折2例),耳损伤5例,眼损伤14例,外伤性血尿6例,外伤性癫痫2例,软组织挫伤2例。150例中,原鉴定重伤73例,轻伤70例,轻微伤7例。4.鉴定…  相似文献   

13.
骨挫伤是指外伤所致骨髓出血、水肿和骨小梁的细微骨折,没有骨折线和骨变形。因此一般X线和CT不能显示挫伤骨的骨质异常,由于磁共振成像(Magu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应用,使骨挫伤的诊断变得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400例与自行车有关的交通事故{骑车205例,推车195例}尸检材料进行研究统计,判断损伤部位、类型与骑推行自行车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对400例交通事故尸检材料中记载的尸表损伤进行分析,首先把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和交通方式作为三个分类变量,利用列联表分别检验损伤部位和交通方式之间的独立性,损伤类型和交通方式之间的独立性。在发现损伤部位、类型与交通方式之间不独立之后,我们把每一种损伤部位和类型(共21种)作为一个指标,进行两总体之差检验,检验每个指标在两种交通方式下差异是否显著。结果 通过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两种交通方式下差异显著的指标分别是:小腿骨折、大腿上段内侧挫伤、膝关节内侧挫伤、会阴部挫伤、小腿挫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找出两轮摩托车交通事故中多发于驾驶员而乘员较少发生的损伤特征,为查明案件提供线索。方法统计分析了有驾乘人员死亡的136例及有驾乘人员受伤的32例,以体表擦挫伤、挫裂伤或骨折作为统计对象,分别统计驾乘人员各部位发生损伤数并计算其出现的比例。结果驾驶员出现膝部损伤的比例(34.9%)高于乘员比例(i0.3%),而驾驶员膝部损伤大多数发生在膝部前侧。结论膝部前侧损伤的当事人应高度怀疑其为真实驾驶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2):187-189
目的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致死行人四肢损伤的特征。方法收集本区2016年至2018年交通事故行人死亡资料,对四肢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1例城市道路交通事故致行人死亡案例中,死者以男性居多;机动车(不包含摩托车)、摩托车所致行人体表损伤以擦挫伤(包括擦伤、擦挫伤)为主,电动车所致体表损伤以皮下出血(挫伤)为主,占体表损伤71.8%(P <0.05);机动车骨折率最高(35.5%,P <0.05),电动车骨折率极低(3.7%,P <0.05),四肢多发骨折好发于机动车,四肢骨折好发于左侧。结论通过对行人四肢损伤特征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无目击者或肇事逃逸交通事故处理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各种外力作用引起的脊柱过伸、过屈或过度倾斜,致椎骨脱位或椎骨、附件骨折,移位的椎体或突入椎管骨片,可压迫脊髓或马尾,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脊髓震荡、脊髓挫伤、脊髓断裂,经治疗可痊愈或遗留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截瘫。笔者在法医检案中应用核磁共振技术(MRI)对11例脊髓损伤预后及损伤程度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1资料分析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脊髓损伤中,男性8例,占72.7%,女性3例,占27.3%,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0岁。1.2致伤物及损伤部位本组案例均为闭合性脊髓损伤,间接暴力损伤9例,占81.8%,其中汽车急刹车致伤5例,高处坠落损伤2例,塌…  相似文献   

18.
85例成人闭合性脑挫伤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脑及脑干脑挫伤后组织病理学变化及与损伤时间的关系,并比较大脑与脑干损伤之间有无差异。方法对85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死亡的脑挫伤组织进行病理学GFAP、HSP70、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脑损伤早期出现的胞浆嗜酸性肿胀胶质细胞(ECSG)是脑损伤后一种早期应激性反应,挫伤部位淀粉样小体(CA)的增多及噬神经细胞现象也可在脑挫伤后早期形成,而脑干挫伤ECSG发生率高于大脑。中性粒细胞浸润、泡沫细胞及胶质瘢痕形成有一定时序性。结论ECSG在判断生前脑挫伤及推断脑挫伤时间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ECSG较多的部位,泡沫细胞及CA也较多,三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并提出CA是脑挫伤后反应性产物之一,可用于推断脑损伤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鼠脑挫伤后挫伤部位脑组织HIF-1α mRNA的表达随损伤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在脑损伤时间推断中的应用。方法以Feeney法建立大鼠闭合性脑挫伤模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脑挫伤部位HIF-1α mRNA的表达,采用2-△△Ct法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脑组织HIF-1α mRNA表达的倍数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IF-1α mRNA的表达在伤后1h即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伤后24h出现一次较小高峰,3~14d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脑挫伤后HIF-1α mRNA的表达随损伤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可作为推断早期脑挫伤经过时间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1案例案例1:某年4月29日,邱某被人踢伤右腰部而觉疼痛,CT诊断为右肾挫伤、肾周血肿。同年5月1日至11日的4次尿常规检查所见红细胞数分别如下:≥200/μL,0/μL,10/μL,0/μL。案例2:某年9月2日,王某被人用拳脚打伤全身多处觉疼痛。当天检查见头面部及上下肢有多处皮下出血及表皮剥脱,其余体表未见损伤。9月2日至16日的五次尿常规检查的红细胞数如下:两次4 ,三次3 ;腹部CT未见异常;医院诊断为输尿管挫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