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是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条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进行旅游开发,开发的必要性及意义是什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旅游价值、面临的现状以及开发的意义三个方面来回答。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现代文明的发展,我国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竣的挑战和严重的冲击,世居我国南方的瑶族受到影响不小.本文从我国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着手,探讨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陕西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红艳 《前沿》2011,(2):160-162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陕西自古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就有着优良的传统和积极的探索,其涉及范围几乎囊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方面,在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官方与文人学者均做出了很大贡献,并从中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何忠志 《传承》2008,(2):102-104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现代文明的发展,我国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竣的挑战和严重的冲击,世居我国南方的瑶族受到影响不小。本文从我国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着手,探讨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蒙景村 《人民论坛》2012,(11):116-117
水书习俗、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是水族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该文在分析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传承机制,为水族地区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宋效奇 《前进》2013,(10):49-5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为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展示的一项极具战略眼光的文化传承工程,也是一项世界性的重大课题。这里,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谈几点认识和想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现实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迫切。在对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我们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保护主要依赖于传承主体的实践,而时下的遗产保护却侧重于外部给予,从而造成活态遗产形态的丢失.因而文化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特别强调"家园生态"的维持与重建,以及地方文化持有者的重要作用.笔者以"畲族小说歌"为倒,试图阐述"家园遗产"理念对于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为传承和保护先人的智慧与文明所付出的努力和行动。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3,(2):91-91
周凯、张慧娟在《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破坏、灭失等威胁,如何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议题和使命。从传播学的视野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国际间进行的是理念的交流和传播,而在国家层面是法律与政策的宣传,在微观层面则是传统技艺的有效传递。目前,与具有先进保护经验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保护理念和措施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在法治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遏制违背保护原则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状况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海萍 《前沿》2011,(13):164-168
本调查报告在广泛吸收同类研究基础上,借助笔者2010年9月对佳木斯市敖其村、同江市街津口渔业村有限的调研,就当前小民族——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现状、面临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并就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措施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权制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仍然是不容乐观的,当前面临的瓶颈问题就是传承权的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拥有的传承权,是指传承人有权利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承给自己选择的传承人,它是一种新型的私权,同时也是传承人的义务。传承权的基本要素包括:传承权的主体是传承人;传承权的客体是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外的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权的内容包括下一代传承人选择权、传承方式选择权和惩戒权。传承权的实施主要强调国家保障传承权实施的义务,以及传承权与相关权利的协调运行。  相似文献   

12.
许海峰 《前沿》2014,(5):234-23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文化的根与魂,高校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主场所,具有在人才、科研、场所等资源优势。高校如何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其具有哪些作用,目前还存在哪些不足、该如何进一步发展等问题值得思考与研究。因此,本文将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参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的保护与传承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必的梳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身体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范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视域的引入,有助于推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文化形塑以及"神授传承"等关键议题的深入讨论,同时也能反思当前"传承人"保护的紧迫问题。中国本土传统中文化的形塑与传承,与"身"、"体"、"践"、"行"、"习"等一系列"身体"命题密切关联。因此,可将"身体"视为一种方法来呼吁遗产研究的范式转型,从而探讨在西方遗产话语之外理解何为"传承"的另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历经波折的湖北汉绣,在众望所归中被列入了中国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汉绣保护与传承的具体工作仍旧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传统工艺"以艺养艺"的优化发展,是保护与传承汉绣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最终认定,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这一官方认定制度,在激发传承人文化自觉的同时,也挫败了其他非官方认定传承人的积极性,重构了传承生态.现代社会的技术手段、信息传播、人员流动、资源交换以及消费者、市场等等复杂因素,都促使传承人在保守传统与适应创新之间做出适应现代社会变迁的选择.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经验以及对保护的“完整性”与“活态性”的认识,“体系外的文化与体制外的文化持有者”对于完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的保护过程中,需要区分传承母体共享的“非遗”与脱离传承母体的“非遗”,应该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特点的基础上理解其“本真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姜又春  刘慧群 《前沿》2009,(10):171-174
文章从全球化背景中回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认识,认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源自对本土文化意识的回归。从本土文化意识的角度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在于保护培养传承人与传习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大学教育日益普及化的今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当从民间走向象牙塔,发挥大学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深入开展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促进乡村振兴、传统文化传承,更好地服务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海口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到海口市群众艺术馆、龙华区骑楼老街等地现场调研,并前往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称“新疆”)考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应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学科专业特色、教学与科研优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主动适应新时代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要求,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教学、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双创教育等领域。针对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还存在不落地、不生根、不发芽等方面的问题,高校需要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逻辑机理,系统化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体系,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传统传承方式向现代传承方式的转型,从而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最大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9.
陈黎  徐功献 《传承》2013,(6):108-109
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开封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从开封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让开封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及其元素动起来、活起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变成现代城市竞争所必需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硬支撑。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现予公布。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3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318号)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