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让人震惊的消息:2006年6至10月,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先后5名法官被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双规”或逮捕,其中包括1名副院长、3名庭长、1名已退休老法官;目前,深圳市中级法院已有20多名法官、8名律师被调查,另有几名律师“出国”,调查不断扩大,涉及深圳基层法院法官。为什么一个走在改革前沿的全国知名法院,会出现腐败串案,深圳中院的“沦陷”给世人深刻警示的同时,也使我们更多地产生疑问:中国法官为何如此腐败?中国司法怎么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官是正义的代言人,法官成为“司法蛀虫”,对整个社会无疑是加倍的伤害,对和谐社会的建构是致命的打击。任何不受约束的权力都容易被滥用,司法权力也不例外,如何从制度层面来约束司法权力,共同致力于构筑我们的司法良心和社会正义,是目前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以下本刊约请到几位关心中国法制建设的学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但愿广大法官从深圳中院腐败串案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2.
最近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让人震惊的消息:2006年6至10月,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先后5名法官被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双规”或逮捕,其中包括1名副院长、3名庭长、1名已退休老法官;目前,深圳市中级法院已有20多名法官、8名律师被调查,另有几名律师“出国”,调查不断扩大,涉及深圳基层法院法官。为什么一个走在改革前沿的全国知名法院,会出现腐败串案,深圳中院的“沦陷”给世人深刻警示的同时,也使我们更多地产生疑问:中国法官为何如此腐败?中国司法怎么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官是正义的代言人,法官成为“司法蛀虫”,对整个社会无疑是加倍的伤害,对和谐社会的建构是致命的打击。任何不受约束的权力都容易被滥用,司法权力也不例外,如何从制度层面来约束司法权力,共同致力于构筑我们的司法良心和社会正义,是目前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以下本刊约请到几位关心中国法制建设的学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但愿广大法官从深圳中院腐败串案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最近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让人震惊的消息:2006年6至10月,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先后5名法官被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双规”或逮捕,其中包括1名副院长、3名庭长、1名已退休老法官;目前,深圳市中级法院已有20多名法官、8名律师被调查,另有几名律师“出国”,调查不断扩大,涉及深圳基层法院法官。为什么一个走在改革前沿的全国知名法院,会出现腐败串案,深圳中院的“沦陷”给世人深刻警示的同时,也使我们更多地产生疑问:中国法官为何如此腐败?中国司法怎么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官是正义的代言人,法官成为“司法蛀虫”,对整个社会无疑是加倍的伤害,对和谐社会的建构是致命的打击。任何不受约束的权力都容易被滥用,司法权力也不例外,如何从制度层面来约束司法权力,共同致力于构筑我们的司法良心和社会正义,是目前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以下本刊约请到几位关心中国法制建设的学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但愿广大法官从深圳中院腐败串案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2006年6月至10月,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先后5名法官被中纪委、最高检“两规”或逮捕,其中包括1名副院长、3名庭长、1名已退休老法官,卷入调查的法官、律师多达数十人,调查还在逐渐向基层法院渗透。那么,一直走在改革前沿的深圳中级法院缘何成了腐败重灾区?记者来到深圳进行了深入的  相似文献   

5.
曾为“中国F1教父”郁知非担任辩护律师的张铁锋涉嫌行贿案,牵出安徽省芜湖市中级法院6名法官。律师和法官之间的“礼尚往来”暴露出司法环境中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6.
在本案中,法院抓人收钱搞"创收"的行为已不单单是法官个人腐败的问题,而是基层法庭在"经济创收任务"的压力下的一种集体腐败行为。在痛斥害群之马的法官之外,我们应当看到司法体制的种种弊端。如法院经费在同级地方政府的控制之下,导致司法权力地方化;司法机关内部管理体制行政化,法官的独立审判权受到极大干扰,等等。司法个案往往折射出整个司法体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而司法改革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法院是守卫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则是正义的最终屏障。当前,我国法官队伍总体情况良好,但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仍时有孳生。司法腐败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最大的腐败,也是最后的腐败[1]。"法官腐败"现象虽然只是发生在少数司法部门和个别法官群体中,却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降低了司法权威,侵蚀了司法公信,成为新一轮司法改革攻坚克难的重点领域。2014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黑龙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从严管理、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法院发生的一名法官与律师发生争执后将律师铐了起来一事,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据云南省高院不久前通报,铐押律师的法官已被撤销庭  相似文献   

9.
苗遂奇 《党建》2005,(2):21-23
●她,十几年来,断案上千件,没有一件裁判不公,没有一件被投诉或举报●她,创造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最大限度化解纠纷的办案方法,受到广泛称赞●她,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外表柔弱的女法官,以自己的铮铮铁骨担当着正义和公平权为民用:追求胜败皆服的司法境界1989年,宋鱼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市海淀法院工作,实现了当一名法官的梦想。作为当时海淀法院第一个法律系的本科毕业生,宋鱼水对“法官”的权力有着深刻的认识:“法官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公平和正义。虽然每个人的文化层次、生活背景不一样,但是人们本性中追求平等和正义的要…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将依法治国确定为自己理想图景的国度里,法院及法官理应成为向社会输送正义的中心,而不是处于社会的边缘,更不应当被边缘化。文章揭示了当前维稳思维下司法改革的困境,通过对法院改革的观察与思考,展望司法改革,以期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1.
“窝案”“串案”是当今腐败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也即人们常说的“群体性腐败”。反腐败之所以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原因自然很多、很复杂,然而其中之一,恐怕就是与这个越来越严重的群体性腐败有关。“串案”“窝案”成腐败“风景线”近两年来被揭露的大案要案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窝案、串案明显增多,从联成一“窝”、串成一  相似文献   

12.
朱薇 《党的建设》2011,(2):55-55
近年来,各级法院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呈高发态势,一些窝案、串案,清晰显示出了“小圈子”的官场病态——一些贪腐法官围绕某位核心人物,编织权力网,形成攻守同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小圈子”外,冠冕堂皇,正人君子;“小圈子”内,漆黑一片,  相似文献   

13.
“只有让公平和正义永驻人间,还社会一片蓝天白云,才是一名合格法官的理想和追求。”这段朴实的话语是合江县法院刑庭庭长张小霞出席县10次党代会时的发言。外表显得十分干练洒脱的张小霞,从事审判工作已经8年有余。由于她工作出色、为人真诚,先后被泸州市委、合江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泸州市政法委评为“严打专项斗争先进个人”,并光荣地出席了中共合江县第10次党代会。小霞的父亲也是一名法官。父亲在小霞如愿成为一名人民法官后严肃地告诫她:“法官是法律的捍卫者,是正义的化身,手中的权杖力重千钧,一定要用好审判权,担起神圣而艰巨的…  相似文献   

14.
人民法院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体现在法院工作中就是不断增强司法能力.全面提升法院的司法水平,确保人民司法事业“公正与效率”主题和“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实现。因此,各级人民法院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职业化法官队伍,提高人民法院公正、高效司法的能力与水平,充分发挥维护公平与正义的职能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正义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措施     
《先锋队》2010,(12):53-54
上海:法官配偶为律师须“一方退出” 上海法院规定,法官配偶为律师的须“一方退出”,进一步规范了法官与律师的关系。法官配偶为律师一方逐步退出,符合中央关于干部职务回避和干部配偶从业行为规定的精神,也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廉洁的关切。2009年。上海市高院机关和全市法院配偶为律师、担任审执部门领导的25名同志率先实现“一方退出”。截至2010年9月,  相似文献   

16.
史英 《廉政瞭望》2012,(11):38-39
高级法院副院长为了安全敛财,只与一个固定的律师和企业“合作”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他没想到的是,这不过是玩火自焚。 律师“哥们” 在一股人看来,法官和律师在不少时间里会处于对立状态,然而,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法院原副院长欧绍轩却和一名律师龚某结成了好“哥们”。 2004年7月,刚从钦州市中级法院院长任上调任广西区高院副院长的欧绍轩,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龚某。龚某曾在广西区高院工作,后来当律师。因为这层关系,两人很快熟络起来。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法治的发展提升了人们对法治社会约束力和调控力的期待,但法律却未能给人们带来所有合理的预期,人们开始困惑于法律的局限性。法官自由裁量权作为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弥补法律的局限性,为司法过程提供补充和救济,实现实质正义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自由裁量权本身的权力特性、行使过程中的客观因素以及法官的个人特性等一些影响因素决定了权力存在被滥用的风险。因此,研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正当行使,运用被合理约束的自由裁量权去弥补法律的固有缺陷对实现实质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法官与律师均为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法治社会中捍卫法律公正、维护社会正义的法律职业群体,在他们之间,理应建立起一种彼此尊重、平等合作、相对独立、互相监督的良性互动关系。然而,就我国司法界的现状而言,法官与律师却难以实现规范、有序的业务沟通,也缺乏正当、必要的学术交流。而某些法官、律师间的种种非正常关系甚至“幕后交易”,  相似文献   

19.
唐新华 《唯实》2002,(11):50-53
诉讼制度真正永恒的生命基础在于它的公正性。当代中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应以司法公正为目标 ,充分注入程序正义的理念。在具体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应通过确保法院和法官的独立 ,辩论主义的确立和法官释明权的赋予 ,直接言词原则的确立和司法公开原则的完善等来加强对程序正义的保障 ,从而最终实现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正在法治化的道路上前行,司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司法最主要部分的基层法院,解决纠纷的压力日益沉重,但不容乐观的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基层法院法官的素质与社会民众对于司法的预期存在相当距离.而续职培训作为一种致力于提升法官能力的制度安排,并不能很好的契合当前基层法院法官的种种迫切需要,应当在法院功能区分的基础上安排续职培训,最大可能地弥补基层法院法官在职业能力上的不足,以回应社会对基层司法的期盼和渴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