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陈淞山 《台声》2014,(10):60-60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当天,前"行政院院长"郝伯村在新中华儿女学会举办的"抗战胜利纪念研讨会"中表示,"台湾前途从来不是台湾人决定的"、"台湾前途应由全体中国人决定",并强调"台独"不可行等。这番讲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台湾岛内一向标榜有说话的自由,但一遇到统"独"议题,立即无限上纲至敌我矛盾。就高阶政治的大格局而言,台湾前途事关重大,理当客观讨论。  相似文献   

2.
番批     
符史辉 《今日海南》2010,(11):45-45
琼人昔日称域外为番。历史上有众多的琼人,漂洋过海,到域外谋生。从那儿寄的家书,也就叫番批。曏候海外交通,主要靠火轮。番批也就由火轮传递。它是由一个叫批局的机构代理的。火轮好久才开一趟,番批也就得等着一批批捎回来。过去的番批业甚旺,一个大埠,就有十多家批局。番批一回,批局又分发到县城。那儿设有分理处,这么一级级地送到收方手里。送批人叫批客。有批定有钱,那钱叫"压批脚"。批客靠脚力吃饭,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被视为财神,获得尊敬。  相似文献   

3.
王湛 《两岸关系》2011,(11):68-69
十九世纪末,台湾原住民问题成为当时的行政当局治理台湾的过程中必须正视而无法回避的问题。晚清的台湾地方政府实行"开山抚番"政策,试图加强对原住民以及原住民地区的控制。但是,由于政策设计存在诸多缺陷,尤其是当时的清政府已日薄西山,力有未逮。加之,列强环伺,形势危急,时间有限。台湾地方政府"开山抚番"政策失败。  相似文献   

4.
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宋德福最近,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开放还只搞了十多年,有些干部、党员在考验面前就已经打了败仗。有的革命意志衰退了,有的走到邪路上去了,有的甚至堕落成为社会的蛀虫和罪犯,归根到底是这些人在世界观人主观上出了问题。"这番后深...  相似文献   

5.
个人是现代最重要的政治产品——读《每个人的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治理。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政治就是与人打交道。政治是一定数量的人的活动,每个人都是政治动物。在市民社会、自治社会尚不充分的时候,日常生活无法绕开政治逻辑。政治确定一个人的合法性存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主人可以不问当世的统治者是谁,但是,桃花源叙事终归成为一种政治姿态。  相似文献   

6.
新华 《今日浙江》2010,(23):62-62
"只要骂得对,学生在网上骂学校,有关部门不要删帖子"——最近,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的这番表态,一经上网便不胫而走,成为众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张琦 《前沿》2014,(17):176-177
我国经济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国内各行各业的改革进程,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而随着范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不断渗透,从"社会本位"到"人本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依然遵循科学社会观的引导,但是在改革的进程中逐步融入了"人"的概念和需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革新也逐渐从显性教育向显性与隐性教育结合的状态转变。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革新为基础,围绕"以人为本"的改革要求和效果展开讨论,以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革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曾长秋  曹清燕 《湖湘论坛》2011,24(2):121-124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可以提升人的内在精神力量和素质,具有属人性;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并由人创生,显示其属人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功能、价值中蕴含了"建设人本身"的元素,确证其属人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属人性决定了它必须为了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能够促进人之存在的提升、人之本质的生成和人性的完善,以及人之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9.
蓝法典 《求索》2013,(4):107-110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建构了一种以"德性"为核心准则的政治形态。通过对上古三代之治作相应的"原君"、"原臣"、"原法"的思想考察,他将公众对"德性"的认可视为权力的最早来源,将上古的"人者"视为最为符合德性政治的圣王代表,而将"养民"的宗旨视为"德性"之于公共领域的外在运用。这种坚持"德性"立场的政治批判思想与他的心学思想是一致的。《明儒学案》一书可以视为黄宗羲从内圣心学修养的角度对其外王德性政治思想而作的深化研究。因此,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与其说是一种启蒙主义的思想,或是颇具现代色彩的民本主义思想,不如说是一种基于儒家旧传统的对理想中的三代政治所作的重构性解释,其思想的特质即是:"德性"的存在乃是权力与政治产生的价值源头。  相似文献   

10.
过番     
<正>偶尔翻到一本写华侨史的书,看到许多华侨当初为生活所迫,远渡重洋,背井离乡,成为异乡异客,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是我又回来了,从华侨变回了归侨。我常常会想起我的童年,我的过番史也许就是许多有一样背景的人的缩影……  相似文献   

11.
彭天明 《传承》2013,(6):38-39
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即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从而形象地概括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思想发展历程的考察,从中去拮取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白少华  蒋天道 《传承》2012,(9):56-57
自王弼注《老》之后,《老子》就被历代学者视为是专讲玄理思辨的专著,却忽略了老子周史官的特点,忽略了他作为一个政治思想家,一个社会观察者在面临政治剧烈变动下所展现的智慧。《老子》的政治思想是入世非出世,对现实社会持批判的态度。《老子》"君人南面之术"乃是帝王政治思想,《老子》就是"帝王之学"。  相似文献   

13.
殷丹 《求索》2011,(7):101-103
关注"人"是中西方文化及政治理念的一个重要而可贵的共同点。儒家文化关于人的思想是丰富的,它集人的内在修为、外在处世于一体。在历史的进程中,"人本"思想不断内化于中国的德性文化之中,但它并未在社会主义体制建立之前成为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理论依托;相比之下,西方在"人性恶"和"政治恶"的前设之下,却进行了政体反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都兰军 《前沿》2011,(23):89-91
在荀子看来,"化性起伪"产生了人与人之间道德善恶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儒家所倡导的贵族等级礼制的道德基础。因而从政治上看,贵族等级礼制的本质就是对恶的克制,是善者对恶者的统治,政治与道德是相统一的。但是,由于荀子用政治原则规范道德范畴,忽视了道德的独立性,因而从道德的角度看,荀子的政治原则并不能真正实现善者对恶者的统治,其理想政治制度也不能实现最理想的道德境界。因此,荀子的"化性起伪"说存在着政治与道德的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15.
春节前夕,菲律宾将涉及跨国诈骗的24名嫌犯(包括14名台籍人)遣送大陆,在台湾岛内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波,引爆"外交"、"司法"纷争,挑动两岸"主权"、管辖权争议,风波至今是余波荡漾,尚未完全平息。  相似文献   

16.
金华  阿计 《公民导刊》2010,(10):70-70
中国是个口号大国,放眼望去,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都有许多颇具中国特色的口号。应当说,一些代表了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口号,比如"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等等,对于普及社会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国家民主法治进程,有着积极意义。但有些口号,貌似表达了某种法治理念,却有违常识,极易使人跌入陷阱。  相似文献   

17.
刘士文 《前沿》2011,(21):30-36
"普世价值"的争论既是政治异见的交锋,也是社会思潮冲突的缩影,还深刻体现出哲学派别的分歧。"普世价值"缘起西方,但西方普通人、政治人、宗教人士对此概念沿着客观性、实践性、主观性路线有不同解读并在变化。中国对该词的理解已经不同于西方,有了"中国特色":或指西方模式;或指自由民主人权;或指人类共同的利益。不同人群间难于对话。"普世价值"争论已经复杂化,应该分别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18.
何云亭 《前沿》2009,(9):144-146
人类的文明史,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人类的管理史。本文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探索出教育管理的历史变化轨迹:即从"政治人"时代的求善管理,到"经济人"时代的求真管理,再到"文化人"时代的整合管理,并由此展望了教育管理整合的历史趋向。  相似文献   

19.
曾红宇 《理论月刊》2010,(6):175-178
建国以来,我国思想道德教育应和着时代发展的脉络,在教育导向上经历了"政治人"、"经济人"、"人是人本身"的演进趋向;在教育方式上经历了多样性、单一性、开放性的更替趋向;在教育理念上则经历了"灌输"论、"认知"论、"生活世界"论的递嬗趋向。对建国以来我国思想道德教育发展趋向的分析,将为新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由于特殊时代背景及政治因素,对康区藏人的称谓呈现了多元化和相对纷杂的情形。民国时期康区藏人的称谓主要存在四个系统,四种称谓承接历史传统的“番”和最具民国特点的“康”两个称谓及其语境,并总结了民国时期康区藏人称谓的若干特点。从康区藏人称谓,可以窥见在民国这样一个特定过渡时期,民族的区分、识别与认同实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