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及时有效的化解群体性事件,部门之间的联动非常重要。文章以成华区在“构建处理群体性事件的部门联动机制”的实践与探索为例,探索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部门联动机制,从而切实提高地方党委、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是新时期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频发的群体性事件,总体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发展生产力,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坚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群体性事件;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干部处理群体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反映,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对于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正视矛盾是处理群体性事件的首要前提;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妥善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反映,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对于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正视矛盾是处理群体性事件的首要前提;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妥善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和社会各利益群体不断分化既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重要社会背景,也是当前诸多矛盾问题产生的深刻根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要求反思以往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做法,重新认识和把握群体性事件的规律,寻求其应对策略与处置机制.在政治文明的高度有效处理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下的紧迫需要,而公众舆论与传媒影响日盛的现实,则使得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化解和处理途径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与机制以做出保证.  相似文献   

6.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际,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出现了农民闹退社、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群体性事件。为稳定国内局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刘少奇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把群体性事件纳入人民内部矛盾之中;辩证地看待群体性事件;解决群体性事件须从干部作风入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到实处。刘少奇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警示我们对于群体性事件这样的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只有透过表象,抓住问题的实质,才有可能获得实践上的正确应对和理论思考上的有益突破。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事件具有群体性、利益性、组织性、复杂性、过激性、公开性等特点。处置群体性事件,需要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规范公共参与行为;完善司法保障机制,使冲突在司法渠道内解决;完善应急处理机制,使群体性事件处置法治化。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已进入了一个相对高发阶段,能否恰当处理农村群体性事件,事关民心向背和社会稳定.本文在深入分析农村群体性事件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广播和电视这两大农村主流媒体在农村群体性事件防范和化解中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不少地方发生了规模较大的罢工、罢课和请愿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如何处理群体性事件,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面对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对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进行了初步探索。深刻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群体性事件的理念与实践,对其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于在当前群众性集体事件的大幅度增加时党如何处理群体性事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56年和现阶段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没有本质区别,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刘少奇正确分析了当年群体性事件的性质,从共产党自身找原因,敏锐看到了分配不公的问题。刘少奇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和见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启迪我们处理当今的群体性事件要有新思维,要注重在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应该强化对官员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在农村一些地方或多或少地发生,并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为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本文分析了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及其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探索》2017,(1)
西方国家在处理和控制日常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实践中产生了众多的理论流派,在帮助政府处理和控制群体性事件方面发挥了重大的理论支撑作用。文章重点评析了国外解释群体性事件的价值累加理论、社会挫折理论、资源动员理论、政治过程理论、社会建构理论、从众理论等六种理论,并简要分析了其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涉警群体性事件作了概念界定;分析了涉警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并提出涉警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7,(3)
在当下群体性事件已经广泛引起政界以及学界的关注。我国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数量多,影响大,时间长,解决难,危害大的特点。同时社会转型和基层治理失范是现阶段我国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针对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在处理时呈现出压力型、妥协型和协商型三种倾向,究竟哪一种方式解决群体性事件更为合理,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及预防处置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对群体性突发事件采取事前调控、事发控制和事后处理的策略,以期构筑起适应我国当前形势并行之有效的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实现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的美好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模型提出了理论假设,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及其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诱发因素模型。我们运用SPSS15.0和AMOS7.0处理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证明价值累加理论中的六个因素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结构性诱因、结构性紧张与怨恨、普遍情绪和共同信念、触发因素、行动动员和社会控制能力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均具有显著影响,这六个因素之间也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党执政以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和生成原因各不相同。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注重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注重解决群众的物质利益诉求;21世纪初期以来,注重在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总结党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后处理这类事件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乌坎事件显现出我国群体性事件有如下主要的新趋向:由自发松散型趋向于组织严密型;由一地矛盾冲突趋向于多地串联与互动;由单纯泄愤型或经济诉求型趋向于经济政治复合诉求型。这些新趋向的出现会给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带来更大的难度和挑战,不过,它们的出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众见识增长和公民意识增强的另一种体现形式,因而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群体性事件的新趋向再次证明维权才能维稳、政府应当正确对待民众的诉求。  相似文献   

19.
农村群体性事件是影响我国农村以及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几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并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该问题的研究对于新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村群体性事件是影响我国农村以及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几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并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该问题的研究对于新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