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时期,有一位名震大江南北的“擦鞋匠”,他以“擦鞋”为掩护,组织了一支声势浩大的“鞋童军”,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此人名叫江民声,山东汉上人,早年家境贫寒,曾在日本开设的工厂当矿工,亲眼目睹日本人胡作非为,愤而加入秘密抗日团体“国民救国会”,参与组织了“哈尔滨民众救国自卫军”。后由于叛徒告密,他被日军北满宪兵司令部通缉,逃亡上海。此后,他辗转武汉、重庆等地,组织“鞋童军”继续抗日救国,上海、武汉的媒体曾广泛宣传其英雄事迹。
  擦鞋少将名扬沪港
  江民声逃亡上海后,举目无亲,身无分文,难以维持生计。无奈中,他只好向设在上海的“东北难民救济协会”求助,指望能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红是西部某县级市的城管局副局长,对于那些数不清的饭局,他和其他人一样都觉得累,但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市里有名领导感叹过.吃饭不是生理的需要,是感情的需要。”李红在廉政嘹望记者面前露出一丝苦笑。  相似文献   

3.
杜浩 《党的建设》2010,(7):30-31
那时虽显稚嫩,肩头扛起的却是群众的吃饭穿衣;此番人至暮年,但用开拓之举拓宽群众致富之路;鲜有豪言壮语,心里却装着群众,记着责任……他在——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他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论断诠释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人性化、民主化、民本化、执政化的新要求,是共产党人执政之魂。  相似文献   

5.
赵亚兴 《奋斗》2007,(1):58-59
人活着,总得要吃饭。天天吃饭,自然有时也会想到“饭从哪里来”这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有个皇帝,大概是想让太子从小懂得“稼穑艰辛”.问他“饭从何来”,太子睁大眼睛,傻呼呼地说“饭从米来”。大多数人恐怕还没糊涂到这个份上。头脑清醒的人,还是常提醒自己别忘了“吃百姓之饭”。河南内乡县县衙的三堂前,悬挂着康熙十九年由内乡知县高以永撰写的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相似文献   

6.
吴跃农 《学习导报》2013,(16):34-37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刨始人之一,但他从来没有摆过“老资格”。相反,每时每刻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如吃喝穿等小事上,显示了一位革命长者儒雅而自我要求极严的道德约束力。吃饭穿衣见精神,这个精神,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幸福。  相似文献   

7.
南山 《党史博览》2008,(3):4-10
以人民群众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常说,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勤政爱民,倾注民生,老百姓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带头捐钱给群众建澡堂;修建密云水库,他批评水库指挥部“见物不见人”;延安人民生活穷困苦熬,他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切,使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人民总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采撷周恩来总理生涯中倾注民生的几个片断,以纪念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似文献   

8.
什么样的村支书最受群众欢迎?如何当好村支书?依笔者之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吃透“上头”。村虽不大,但上联方方面面,下联千家万户,是农村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作为“兵头将尾”的村支书,要管理好一个村子,必须对党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等要全面了解,重点把握,成为群众所希望的“领航书记”。如果对政策、对市场、对科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上面开会大半天,回村宣传一支烟;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就难以说服群众,鼓舞群众,更难带动群众发展经济,安居乐业,同奔小康。——心系“下头”。村支书要有威信…  相似文献   

9.
孟子说:“心之宫则思”。毛泽东同志曾引用和肯定了这句话。据此,也可说:“口之官则言”,即人的口这个器官是用来说话的。当然,人的口还有其它用途,如吃饭、喝水等,但如果不说话,只是吃饭、喝水,那同其它动物又有多大区别呢?因此,人长了嘴巴,只要不是哑巴,就应该说话,特別是对那些错误的言论和损害党与人民利益的行为,就应该批评,就应该“说”。但现在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显然,这是群众  相似文献   

10.
李磊 《廉政瞭望》2010,(21):24-25
台湾的官太太们有福了。随着11月27日“五都选举”的逐渐拉近,“疼老婆”与否,也是谁能聚集更多人气的考核标准之一。大台中市市长胡志强在许多场合夸赞自己太太的勇敢、智慧及聪明,并公开表示,他是一个“疼妻、惜妻,但是也怕妻”的好老公。  相似文献   

11.
新风赞     
新风赞“有碗面条就行了”孙保民看标题,读者一定能猜出:又是说吃饭的事。的确,我们要讲的是山西地勘局常务副局长安俊生同志最近下基层吃饭的事。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是地勘局下属的地勘单位,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缓慢,人心涣散,队伍乏力,日子不好过。这不听说...  相似文献   

12.
他,数年如一日,以义务擦鞋的方式传播雷锋精神; 他,带出了48名残疾青少年徒弟,走上了自谋职业之路; 他,免费为市民擦鞋,将雷锋精神与奥运精神结合起来,感动了22座城市; 他,就是菏泽市优秀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张玉贵。  相似文献   

13.
64岁的赵新举有一手令人称赞的理发手艺,20多年来,他免费为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居民群众理发7000多人次。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却生活简单甚至清贫,但他很知足,“有吃有喝过得去就行,给大家理发,我就图个好心情,睡觉安生,吃饭香甜!”  相似文献   

14.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严刑峻法著称,但他注重官员教育的一面,却往往被人忽视了。朱元璋即位之初,就告诫来朝的府、州、县官员,要“约己而利人”,切勿“薄人而厚己”。洪武二年,他诒谕群臣,宣布要“严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他先后编定《大明律》、颁布《祖训录》、《臣诫录》、《醒贪简要录》等大批律令文告,对官员既是一种约束,也是教育。那带血腥味的“剥皮实草”,其实也是一种“警示教育”。对身负监督之责的监察官,朱元璋要求他们“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毋委靡因循以纵奸,毋假公济私以害物…  相似文献   

15.
上任第一天     
寒云 《正气》1996,(11)
上任第一天寒云成金龙当副局长的时候,有句话说得直言不讳:“我若当上局长,首先让伙计们美美吃一顿。”此话虽有点开玩笑的意思,但言中有心,当然也可看作是他的第一号任职宣言了。谁知心想者,事竟成也。老局长荣退之后,成金龙便荣升正职。上任第一天,喜形于色的成...  相似文献   

16.
记得开始看到当年孔圣人路过“盗泉”虽口渴而不饮的故事时,总觉得圣人也太死心眼儿,不就是因为此泉其名恶才拒饮之?喝水连泉名都要计较,太没有必要了。后来看了《乐羊子妻》中的一段话:“妾闻志士不饮盗泉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方才明白了自己的浅薄。在那世风污浊的年代,孔夫子口虽渴却不饮“盗泉水”,意在“不污其行”,给世人做个样子,并非故作姿态,自命不凡,实  相似文献   

17.
基层干部是惠民政策的“代办员”。是群众矛盾的“调解员”,是和谐社会的“助推员”,所从事工作虽繁杂琐碎但举足轻重。不少基层干部在处理低保、社保、征地拆迁等涉及利益纠纷的问题时,容易被利益受损方误读,造成“上级不满意、同级不配合、群众不认可”的状况。因此,要当好一名基层干部,.心须紧扣群众脉搏,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在服务群众中赢取支持和信任。  相似文献   

18.
联系群众,不失明。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在于他勇于放下架子,坚持“从群众中未,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善于倾听各方面的意见,既不唯我独尊,刚愎自用,又不脱离群众,优柔寡断,从而集中群众智慧。顺应时代,审时度势,因时因事因地果断决策,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知人善任,不失实。提拔使用干部,应做到荐贤进能,唯才是举。“校短量长,惟器是适”。不分亲疏,不带个人感情,既要看实绩,又要注意公众舆论,“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使之“上下相年,德才称位”。勤政敬业,不失职。领导者在日常1作中要身先士卒,以…  相似文献   

19.
江苏无锡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已年逾78岁,仍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谈锋犀利,不乏幽默,一点也看不出是个年近八旬的老人。他有些什么健身之道?面对人们好奇的提问,吴老总会饶有兴味地谈起他的“十二字健身经”。管住嘴。年轻时的吴仁宝有一斤的酒量。20多年前,华西村声名鹊起,前来参观学习的各方人士络绎不绝,吴仁宝日益感到“时间赔不起,身体吃不消”,毅然戒了酒,并决定一律不陪客人吃饭。但又要尽地主之谊,他实行“跑场”,吃饭时,只见他从这个餐厅跑到那个餐厅,双手抱拳:“大家吃好,吃好”。“跑场”过后,径直回家吃老伴做的家常饭去了。…  相似文献   

20.
庆晨 《党员文摘》2007,(6):22-22
最近读了一篇小说,其中有一段群众讨厌领导与他们在一起吃饭的情节引起我的注意:一位大机关的局长和一群下属到一个海滨疗养院度假,本来这位局长可以享受另餐的。可他为了表示“联系群众”.主动同大家一起吃饭.结果令同桌人都不舒服。作者借主人公之口作了这样一番描写和议论:“和局长坐在一起大家都很拘束,他要是夹了哪个莱,哪个菜半天都在他面前放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