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犯罪心理分析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心理分析作为一种新型的侦查手段,其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都尚未成熟,如何使犯罪心理分析更具可操作性是值得探索的问题.犯罪心理分析的运用可概括为"犯罪心理痕迹--犯罪信息--犯罪心理描绘--侦查对策……",在此基础上具体开展侦查活动,充分发挥其在控制犯罪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犯罪心理画像作为一种辅助侦查手段,在侦查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侦查讯问的实质是一种心理战,在侦查讯问过程中运用犯罪心理画像尤为重要。对此,应该充分认识到犯罪心理画像应用于侦查讯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明确在侦查讯问过程中犯罪心理画像的内容,掌握在侦查讯问过程中运用犯罪心理画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犯罪心理痕迹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留下的一些行为、举止、言谈特征。犯罪心理痕迹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和稳定性。在侦查工作中,通过犯罪心理痕迹可以分析作案时间、作案空间、犯罪手段、犯罪工具,对帮助侦查人员发现线索、缩小侦查范围、引导侦查方向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发展已经进入了范畴构建的阶段,国外的司法实践中也已将其纳入整个刑事诉讼体系之中,对我国刑法的理论和实践都能起到借鉴作用。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既要在理论层面加强犯罪心理画像的范畴研究,又要加强犯罪心理画像的制度移植探索,以促使这一侦查手段在我国的侦查工作中尽旱发挥辅助侦查作用.  相似文献   

5.
邢书力 《人民论坛》2013,(2):144-145
犯罪心理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受犯罪现场影响,致使其自身行为、神态等特征体现在周围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特征总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将心理学引入侦查工作,丰富了侦查手段,提高了破案率,对现代侦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犯罪心理痕迹概念进行简单介绍,重点对其在现场勘查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犯罪心理痕迹广泛存在于犯罪过程之中,具有物质附着性特性,附着于认知载体、生理载体、现场物质载体等相关载体上。提取犯罪现场犯罪心理痕迹载体,正确解读附着在载体上的犯罪心理痕迹,有利于发现侦查线索,锁定嫌疑人的身份和范围,提高侦查破案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犯罪心理面部识别技术,是通过对犯罪嫌疑人面部生理特征及生理变化产生的心理规律的研究揭示犯罪心理与面部生理特征及生理变化的关系。犯罪心理面部识别技术是刑事侦查技术的补充,是犯罪心理在侦查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为预防犯罪、揭露犯罪、打击犯罪服务。  相似文献   

8.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运用中的科学化和法制化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要提高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科学化的程度,关键在于犯罪心理痕迹描绘和测试编题技术的改进.为了提高犯罪情景测试法的准确率,编题人员在掌握测试方法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必须对形成心理痕迹的相关因素、重要环节的心理痕迹描绘、采集相关因素技巧编题等重要问题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的实质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心理画像是借言语或文字进行心象描述,由心理特征群刻画犯罪嫌疑人形象。犯罪心理画像实质为侦查中对嫌疑人的一种分析,其独特价值在于,这类分析以犯罪行为资料和人格资料的积累为基础,以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规则与逻辑的研究为根据。犯罪心理画像对侦查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使之更好地扩展侦查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析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心理画像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现场重建是对犯罪客观过程的整体构建,犯罪心理画像则可视为对犯罪行为人主观精神状态及其个体特征的描述和再现。犯罪现场重建和犯罪心理画像各具优劣,目前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在实际侦查过程中必须有机整合,才能准确地刻画犯罪行为特征、动机特征和犯罪者的人身特征,从而为侦查活动服务。犯罪现场重建和犯罪心理画像的整合即为犯罪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