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危机传播研究是基于公共关系的视角,这种强调可控、可靠、可预测的危机策略并不适合当前复杂的危机传播过程和环境。本文从危机的复杂性特征入手,指出危机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适应性表征,危机传播乃是危机情景主体搜集、处理、传播信息的过程,具备复杂系统的特性。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面对的乃是危机复杂性和环境复杂性的双重境遇,而这种困境使得基于对称理论假设的危机管理范式面临失灵的危险。对此,本文提出利用组织团队学习来化解这一困境,将纷杂混乱的危机信息转换为危机情景知识,通过学习来强化组织应对危机的适应性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和谐警民关系视野下,“危机”和“危机传播”是绕不开的议题。依据危机传播的立场与价值观进行判断,杭州警方在处理2009年5月7日发生的飙车撞人事件中存在明显缺陷,主要体现在:对外发布信息内容不足、组织发言人选择不当、从公众利益和民意的角度处理危机力度不够。结合危机传播的意义、原则和基本观念分析,公安机关在危机中应保持开放性、快速反应、加强与传媒沟通、正确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坚持公众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3.
公众认知: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管理的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宁 《思想战线》2006,32(6):24-28
目前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机制中“官本位”的色彩还比较浓,对公众的危机认知心理的重视和把握还比较薄弱。作为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管理者,政府应该了解我国公众特有的危机认知方式,同时还要理解他们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的危机认知心理,这是保证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能取得较好效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求索》2007,(8)
公共危机管理上升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政府信息传播在危机管理中具有预测风险、积极防备、准确决策、解决危机、直面公众、保持稳定、消除公众心理压力、恢复公众信心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信息传播上主要存在着政府内部信息流动不畅,对外信息公开程度低、传播渠道狭窄、信息传播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我们要通过观念、法制、行政等途径来强化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5.
试论突发事件与政府传播——大众传播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中政府是危机信息的汇集者、决策者、发布者与解释者。实践中政府传播存在危机宣传、危机公关与危机传播这三种模式。必须建立与完善政府危机传播机制,才能更科学地提高应急处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余永清 《前沿》2010,(20):49-52
在当今危机传播中,政府的行为表现将直接关系到公共危机传播过程的走向,传统的政府角色已经难以适应危机传播模式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快角色转换的步伐,从传统刚性的控制者角色向柔性的协调者与沟通者转变,重塑政府在对外危机传播中的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停水”事件,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时,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酿成政府诚信危机。事件暴露了政府在应对危机传播时的“保守”与不足。反思对“哈尔滨停水”事件的传播教训,政府、媒体面对此类公共危机事件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危机动员与管理中,与电视、手机、互联网相比,有线广播是最纯粹的群体化传播工具,它不受时间、空间及使用工具的影响,避免像电视、网络等传与送的脱节和不在场的尴尬,可以实现无缝隙传播;有线传播具有同声传播特点,具有高度的感染性和动员效应;传播方式具有权威性和灵活性,可以做到因地制宜。越是在强调个性化传播的时代,越是需要发挥群体化传播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发生于2007年11月13日的“副教授遭警察枪击致死事件”为个案、以《新京报》在此期间的相关报道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通过检视广州公安机关在此次事件中的危机传播策略运用情况,为公安机关的危机传播实务提供了一个与理论依据相结合的参考平台。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角色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改革开放前政府绝对政治控制之下的政治宣传工具到改革开放后具有"双重属性"的大众传播媒介,大众媒介在公共危机传播中的角色逐步由单一的政治宣传者与鼓动员向信息传递与沟通者、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者、组织形象修复者等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透过媒介的危机报道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对唐山与汶川地震报道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角色的嬗变以及导致这种变化的深层的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11.
在SARS危机中,人们无法忽视媒体的巨大作用。媒体介入表现出其特殊的规律和特点,也凸现一些新的矛盾。发挥媒体的危机传播作用,需要把握正确的原则和形式。通过危机,人们获得媒体传播管理工作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12.
危机公关已经成为政府处置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生态环境下,随着媒体直接影响力的加大、媒体引申能力的增强和信息质量的下降,危机信息的传播更加多样、更为迅速。政府危机公关不仅是政府对电子生态环境的适应,也是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危机公关应遵循速度原则、系统原则、真诚沟通原则、承担责任原则和权威原则。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校BBS传播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高校BBS传播而导致的高校危机事件已多次发生。高校BBS传播源的失真传播,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群体感染的最终形成是高校BBS传播产生危机的主要条件。校内外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BBS自身的特性,是高校BBS传播导致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之所在。对此,我们应该并堵为疏,积极应对,采用正面传播、主动引导、巧妙转移、删封并用等方法来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4.
轩欣 《前沿》2011,(17)
网络时代,网络成了谣言肆意传播、蔓延的助推器,民众通过网络等手段传播、扩散谎言是公共危机事件产生的起点;公共危机事件随着谎言通过网络等的传播和蔓延而发酵、酝酿,最终酿成公众在现实生活的群体行为导致公共危机事件爆发。  相似文献   

15.
以"郭美美与红十字会危机"为例,回顾了因"郭美美"微博炫富照导致的中国红十字会长达半年的舆情危机传播事件发展历程,并运用危机公关5S原则对中国红十字会危机公关的应对情况作了评价;梳理了危机发展过程中红十字会应对危机的基本走势和实际效果,总结了危机舆情呈现出的信息扩散多元化、信息互动共享快以及信息传播失真等发展特点;提出了非政府组织应对网络危机的新媒体公关策略,即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在危机潜伏期进行舆情信息的收集,在危机发生后进行危机信息公开与舆论引导,在危机恢复期进行公关传播活动以重塑非政府组织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16.
杨勇 《传承》2011,(3):74-75,77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危机治理日益受到关注。政府通过危机公关唤起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对于公共危机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成长时间短,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较少,我国公共危机下政府公关存在着许多现实困境。为此,需要树立政府公关主体意识,设立专门的政府危机公关机构,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机制,培养政府公关专业人才,健全与多元社会的合作机制来提高危机公关及危机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危机治理日益受到关注.政府通过危机公关唤起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对于公共危机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成长时间短,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较少,我国公共危机下政府公关存在着许多现实困境.为此,需要树立政府公关主体意识,设立专门的政府危机公关机构,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机制,培养政府公关专业人才,健全与多元社会的合作机制来提高危机公关及危机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佘世红  刘艳子 《前沿》2013,(6):92-94
在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自主性和自由性,新闻媒体组织的突发事件在网络平台上会快速传播,这种突发事件往往会演变成危机事件。因而,"自媒体时代"的新闻媒体组织面临着危机事件的风险性较强。本文分析了"自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危机事件形成和传播存在的特征,并就我国新闻媒体危机管理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许莉 《人民论坛》2012,(36):26-27
在危机传播管理中,政府角色定位要准确到位,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实现政府职能的理性回归。要建立完善公共危机传播策略体系,集中智慧、群策群力,积极做好社会舆论向导;同时危机信息管理机制要坚持走"及时上报"到"即时播报"转换之路,从而有效控制危机,提高政府公众信用力,进一步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20.
张宁 《思想战线》2007,33(5):85-88
政府新闻发言是一种议题传播管理行为。这种议题管理包括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传播过程中的议题设置、议题培养和议题引导等多种传播管理行为。政府新闻发言在公共危机事件可以通过议题设置,实现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管理。积极有效的政府新闻发言体现了政府作为公共管理机关应该承担的公共信息告知、保证公众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知情权、稳定社会、引导社会舆论、强化社会管理等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