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人类学并非对于"美"的纯粹凝视,亦非流于对其文化事项的收集,而是关于审美和艺术的物质基础,及其"美"之规定性的同构性的系统性研究。在美学与人类学的交流互补中,审美文化这一聚合性对象根据其表现形态、场域性和心理机制等层面,主要形构为如下三个方面:(1)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包括原始艺术抑或"艺术前的艺术"、日常生活中的艺术、仪式中的艺术,以及当代富于杂糅性和流动性的艺术形态;(2)地方性审美经验;(3)审美偏好。审美人类学是关于审美和艺术形构机制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在人类学与美学的契合与边界之处,审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理念与方法都将呈现出新的气象,并由此开拓出当代美学新的研究格局与未来。  相似文献   

2.
彭自成 《理论月刊》2003,42(11):41-42
理论创新应当做到审美自觉,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理论设计是一种“意象美”创造活动,智慧是创新主体所具有的美的精神形态,理论反思和批判是一种审美判断。美的本质在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理论创新是一种审美追求和审美自觉。  相似文献   

3.
王振复 《探索与争鸣》2023,(8):139-150+180
从原始巫性文化角度探析中华审美意识的发生,论证中国原始巫性文化的人文特质,揭示从原始巫性走向审美诗性的内在机制,是中国美学的一种“本土化”研究。中国巫性文化的本土特质包含五个方面:以“大巫”居于重要地位;作为汉文字、类比思维、实用理性的历史与人文前导,对于科学技术具有某种程度的“宽容”;以祭祀祖神作为“中国巫”的独特品类,蕴含“生生哲学”的人文机制;从“巫”向“史”,形成影响深巨的“巫史传统”;封建王朝一般都对“大巫”文化采取崇尚与肯定的文化立场与国策。而从原始巫性转嬗为审美诗性的可能在于:原始巫性本就蕴含诗性审美这一历史与人文基因;构成中国美学主要范畴架构的“气、象、道”中,“巫性之气”成为中国式的“作为文化哲学的美学”的本原本体,“巫性之象”成为中国式的审美意象、意境说的历史与人文根因根性之一,“巫性之道”因其“实用理性”而历史地构系于德性生命“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巫性的“吉凶”判断,与审美诗性的性质不一而结构相同,可证从原始巫性走向审美诗性之可能。  相似文献   

4.
颜翔林 《求索》2014,(1):4-16
庄子思想蕴含深刻的怀疑论特征,开创了中国古典怀疑论哲学与美学的先河。在解构与颠覆既定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同时,庄子追求建立“本真的自我”这一理想主体。“本真的自我”包含“智慧的自我”和“审美的自我”这两个主要内涵。相应地,求证自我构成了庄子怀疑论美学的逻辑基石之一。与此相关,主体批判成为庄子怀疑论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知识批判、话语批判、欲望批判等精神结构。庄子怀疑论美学的当下意义主要在于,启迪人意识到主体与知识的有限性,滋养敬畏自然与生命的伦理情怀,克服消费社会带来的功利与欲望之累,为诗性主体的建构提供充满活力的思想资源。然而,庄子怀疑论美学思想也隐匿某些消极内涵,一定程度上有碍于社会历史的正当发展。因此,我们在借鉴庄子怀疑论美学思想的同时,应对其有所扬弃。  相似文献   

5.
美学是卢梭浪漫主义“最根本的形式”。它是一种基于特定“情感”上的审美。它成为审美现代性批判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董伟武 《前沿》2013,(21):7-10
晚年马克思以高度的实践自觉和理论自觉顺应革命形势的新要求,实现了文化批判方式的重大转变,即从“一直向前冲”到“退回书斋”。这一转变具体体现在:一是将之前的“投身工人运动为主+退回书斋为辅”的文化批判方式调整转变为“退回书斋为主+投身工人运动为辅”的文化批判方式;二是将学术视角由“钻研经济”为主的经济学研究调整转变为钻研“历史资料”为主的人类学研究。而究其具体动因主要有三:一是为《资本论》的后续写作计划“备料打桩”;二是为东方社会革命寻找具体道路;三是打造世界历史理论,丰富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历史中,批判理论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推动了理论体系的有序演进,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标志性话语系统。随着马克思主义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后,被长期忽视的治理话语系统开始慢慢进入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者的视野。作为文化治理体系核心部分的审美治理,亦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另一个生长点,展现出值得深入开掘的空间。从整体上看,审美批判和审美治理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两条基本路径,二者不是矛盾冲突的,而是并行不悖、相互依赖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系必须同时包含二者,在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展开建设性理论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8.
民族志是人类学用于学科实践和研究的范式。它的转型和转变也成为学科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具体体现。在古典时代,人类学侧重于人类的原始形貌,“原始(野性)民族志”成了一种代表性类型。现代民族志则以反映客观事实的照相机式的“科学民族志”为标志。阐释人类学以释放主观性为特点的“实验民族志”成为近几十年人类学的代表性范式。近些年来,一种新型人类学范式悄然出现——博物民族志(“多物种民族志”)成为代表。作为新的价值追求,面对当今世界的“生态—生物—生命”危机,致力于建构以“三生话语”为主轴的民族志范式,突出了“边缘形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向丽 《思想战线》2021,47(6):151
“审美资本”和“审美资本主义”是当代美学研究的前沿议题,该问题阈源于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空间隐喻的再讨论,亦即,审美和艺术不只属于上层建筑,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在当代社会发挥出基础性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审美/艺术与经济如何基于人的情感结构而建构新型关系的纵深探讨。藉此,审美资本主义批判既是对于审美资本在当代社会转型和变迁中所发挥作用和意义的显现,同时也是基于审美资本的特殊性,对审美的资本化及其可能的旧病复发提出的批评与重构。  相似文献   

10.
蔡艳山 《前沿》2012,(20):43-45
在康德的美学思想中,有两个看似矛盾的观点,一个是“美是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另一个是“美是道德的象征”.康德认识到审美判断的二律背反现象,他设置了“附庸美”这个中介,较好地沟通了这两个美学观点.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提出“美是一种价值的形容词”,是中国美学史上最早用价值论观点论述美学问题的学者。新世纪之初,又有学者提出将“美”归之于一种独特审美价值的“价值论美学”观,不仅成了当今美学领域的一道风景,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多少还为日趋衰退的现代美学赢得了一份迟到的尊严〔1〕  相似文献   

12.
罗祖文 《前沿》2012,(3):12-15
生态美学视阈中的自然审美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审美,而是一种“此在与世界”的关系审美;这种审美超越了传统艺术审美中距离与感官的限制,是一种身体感官全部介入参与的动态审美;而且,它还是一种欣赏与沉思相结合的深度审美。  相似文献   

13.
李颖  王洪波 《前沿》2009,(12):186-190
优美与壮美是文艺范畴中古典和谐美的典型形态。二者不仅相形相伴以形成和发展,而且在表现形态、审美特征、审美效果等方面相对而出、各执一端,同时又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最终统一于古代素朴的“和谐美”理想;作为历史上最早的文艺形态,优美和壮美成为探讨文艺范畴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审美信息形态三个世界论李欣复信息论美学及其与电脑的结合产生了各种电脑艺术,充分证明几千年争论不清的美的本质与个性不过是一种人的感官可把握品味的形象性信息而已。根据这一成就,我们借用清人郑燮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三象不同说①,可以从...  相似文献   

15.
季中扬 《求索》2008,(7):176-178
所谓“快感文化”思想,特指关于非压抑性文明的一种文化思想;在这种文化中,快感不再服从政治、经济、道德、美学的需要,它能够无阻碍地得到满足。在西方美学思想史上,自席勒以降,尼采、弗洛伊德、马尔库塞、乔治·巴塔耶相继阐发了“快感文化”观念,形成了一个思想传统。在后工业社会中,由于媒介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兴起,当代审美文化出现快感化倾向,但这并非“快感文化”的实现,相反,“快感文化”思想作为一种文化批判理论,可以为我们批判性地思考当代审美文化的快感化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     
<正>低碳美学是由中国学者创建的当代最前沿的新型价值论美学理念。它批判地吸收了古典美学中的“陶冶”与“净化”特质和现代美学体系中的“审美无功利性”的核心理念,重建了“自由情感的生产、传播与消费”这一崭新审美本质,并将自由情感的价值正负、大小和高低作出了规定,从而将以本体论为核心的美学  相似文献   

17.
近代学者在西学东渐的历史境遇下为思想启蒙而提前进入审美现代性的构建。现代美学之审美无功利、审美主体化和美学独立性在王国维和丰子恺那里集中体现在“静观”人生所构建的审美境界中。只是二者在个性、哲学根基和对童心诠释等方面存有差异,以致中国现代美学同时出现了以美灭欲的排斥生活和以美观物的体验生命两种审美倾向。近代审美境界的理性建构不仅为个我的觉醒和人的尊严艰难地争取生存空间,同时也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构建提供了方法路径参考。而王国维的自杀和丰子恺的倚重宗教则反映了缺乏个体价值支撑的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8.
汪莎 《求索》2013,(8):101-103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美学的奠基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建构了他的美学体系。他对审美与艺术的剖析在西方关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他通过审美判断和艺术中关的密切联系分析出美的本质问题。辨别判断之美与艺术之关运用审美判断进行区分并详细说明了四个切入点,因为它是分析艺术之美的基础。艺术之美的根本点是判断之美,也就是取决于审美判断并高于判断之关。它与通过审美判断而得出的判断之美都是以无功利、无概念的形式为基础,但是并不是所有事物通过审美判断都能成为艺术,因为艺术是审美过程的提炼.是以美为根本点的最终形式。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1,(12):3-3
美,是个会意字。金文字形,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本义:味美。当代:美的基本形态泛指艺术美和现实美。很美,加了个副词很,当作更高更快更多更好说,高指一层。是谓,很美完全褒义。  相似文献   

20.
李泽厚所谓儒家马克思主义或后马克思主义,以工具本体和心理本体为基础,重视个体存在的独特性,阐释自由直观(以美启真)、自由意志(以美储善)和自由享受(实现个人审美主体性),重新建构了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其建设性体系无疑是哲学、伦理学和美学的重大创新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